摘要:电视消息是迅速、简要、广泛、新颖地报道新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和事态的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消息具有时效的快速性、内容的简要性、题材的广泛性等特征。电视消息的演进经历了发轫(1958~1975)、发展(1976~2002)和成熟(2003~)三个时期。
关键词:电视消息;定义;特征;源流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25-02
一、何为电视消息
电视消息是迅速、简要、广泛、新颖地报道新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和事态的新闻类
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消息可进一步细分为电视短消息和电视长消息两种子形态。电视短消息是指长度1分30秒(含1分30秒)以内的电视消息节目形态。有学者将其特点归纳为“五个一”,即一个事件、一个时效、一个现场、一个动态、一个主题。以小见大,视角独特,主题鲜明,视觉冲击力强,是电视短消息的魅力所在。电视长消息是指长度1分30秒(不含)至汽车电视节目4分钟的电视消息节目形态。电视长消息具有四个特点,即题材重要、内容浓缩、立意深远、手段丰富。弘扬主旋律、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是电视长消息的魅力。
二、电视消息的特征
(一)时效的及时性
电视消息以时效取胜。力争及时地把事实性新闻信息和意见性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观众对水均益在1998年12月19日报道的《巴格达遭空袭》可能记忆犹新,该条电视消息报道就是当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在一线战场实拍到的现场报道,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国内,当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条新闻信息,如果报刊、广播和网络都已报道过,电视再作动态式的消息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在新闻传播的竞争中,时效性竞争处于首要地位,因为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要求,总是习惯于先知为快。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接受新闻信
息的时间有限,有限时间里的选择,首要因素也是满足先知为快的心理。电视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是时新性和时宜性,即新闻既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亦是适宜当前形势需求的报道,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较之电视新闻专题和电视新闻评论等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消息更强调突出时新性。
(二)内容的简要性
电视消息的文字稿也应是字字珠玑,言简意赅,高度浓缩,在简练的文字、语言和形象中,包含尽可能丰富的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但“新闻消息短,但不是短而空、短而轻、短而浅、而应是短而实、短而重、短而厚、短而丰满[1]。”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消息的长短与信息量并不完全成正比。优秀的电视消息报道要力争做到短而信息量大,而不是无病呻吟地拖长时间。优秀的电视消息应该做到字字有用,句句精练。电视消息中,一般性的送往迎来,庆功展览等会议新闻,由于事态本身是礼节性或程序化的,除广大众关注的重要时政活动,一般都可用简讯集纳作动态报道。总之,从电视消息特点出发,要做到能短则短。
(三)题材的广泛性
电视消息的题材十分广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方面。
作为电视消息最常见的播出载体的集纳式电视消息栏目,不仅要力争在节目时间内容纳更多的消息,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而且要拓宽视野,扩大报道范畴,广泛反映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央视《新闻联播》曾多次调整节目,贯穿于其中的总的原则是扩大报道领域,增加观众关心的,与观众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新闻信息,减少与观众距离远的、可视性差的新闻信息,尽量剔除枯燥无味的新闻信息,使《新闻联播》真正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国内外要闻总汇类的集纳式电视消息栏目。
三、电视消息的发展源流
(一)发轫时期(1958~1975)
中国早期的电视新闻节目脱胎于新闻纪录片。根据长度和时效,当时的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新闻片和纪录片两种,分别为后来的电视消息和电视专题报道的源头。
早期的电视消息采用的是新闻纪录片的形态,即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以电影制片方式制作,用电视手段传播。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当天播出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是中国第一次播出电视新闻节目。1958年5月7日,北京
电视台播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视台寄来的电视新闻片,是中国首次播出的国际电视新闻节目。1958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电视新闻节目,播放了4分钟的《图片报道:东风牌小轿车》,反映了中国自己生产的东风牌小汽车的情况。图片消息是中国电视消息的最初形态,它将新闻图片分切组合再加上解说,而图片则大多选自新华社的新闻图片。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由“本台记者”孔令铎、李华等拍摄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杂志创刊》是电视记者自己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节目,也是第一条电视消息。1958年9月2日19时30分,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栏目开播,播出的主要是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片。
自1958年9月30日起,《电视新闻》改为19时播出,是北京电视台当日播出的第一个节目。它也是北京电视台第一个完全自办的新闻栏目。在最初原定每周播出四次,实际却并不固定的电视播出中,《电视新闻》的时长和次数也同样是不固定的。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简明新闻》栏目开播,这是一档口播消息栏目,起初安排在晚间节目结束前播出,每次时间长度约5分钟,稿件基本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提供,由中国首位电视新闻播音员沈力播报。但是由于强调电视新闻的形象性,在北京电视台,口播消息还不被重视,经常被取消,甚至长期付之阙如。由于简便易行,在地方电视台,口播消息和图片消息往往成为主流。1959年4月30日,中央广播事业局与捷克斯洛伐克广播电视委员会签署了广播电
视合作协定,确定双方每月交换一至两次新闻报道材料,特别是反映两国人民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材料。1960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实行栏目固定播出,《电视新闻》的时长和播出次数都相对固定一下,即每期10分钟,每周播出三次,每条电视新闻片长约两至三分钟。1960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同日本共产党人主持的电波新闻社签订了电视新闻交换合同。1966年8月1日,广播事业局宣布取消播音员报名、电视新闻片记者署名的制度。1971年8月8日,北京电视台开始不定期播出《国际新闻》栏目。1971年8月2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增播北京地区天气预报。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彩电视节目,同年10月1日转为正式播出。
(二)发展时期(1976~2002)
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的开播,电视消息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76年3月29日,全国电视工作会议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会议的一个议题就是创办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技术条件的进步、电视队伍的扩大,成为《新闻联播》栏目创办的有利条件。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的协作下,向全国十多个省、直辖市传送信号,由这些电视台同时转播,该节目即《新闻联播》的雏形,但
当时仍叫《电视新闻》。节目全部为国内图像消息,每天19时播出。试播当天,在约30分钟的时间里,共播出了7条新闻。1978年1月1日,《电视新闻》正式更名为《新闻联播》,恢复播音员出图像向观众播报节目,仍是每天19时播出,时长约为20分钟。《新闻联播》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各地方电视台共同协作举办的面向全国的一档全国重要消息总汇栏目。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向全国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传送该节目的信号,栏目中地方消息占到60%以上。由于录像设备当时尚未引进,所以《新闻联播》创办之初,是以电影胶片直播形式播出的。1978年12月起,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仅有的两台电子新闻采访设备,使录制的新闻节目两三小时后即可播出,告别了手洗电影胶片的技术落后状态。1979年9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天增加了一组最新国际简讯的口播消息,并且适当配发有部分新闻照片或背景资料。消息及相关材料由新华社提供,一般每天编发8条左右,约千字,共计5分钟,以《国际新闻》为小标题出现在《新闻联播》中。以前的《国际新闻》更名为《国际见闻》,主要承载一些时效性不强的非消息类的内容,每周播出两三次,于1982年停播。1980年7月7日起,中央电視台第一套节目首次在《新闻联播》中播送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1980年10月20日起,为了解决国内新闻来源,及时报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新闻,中央电视台通过微波干线收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电视台新闻节目,在重新编辑后在《新闻联播》中播出。1981年4月13日至21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会议做出两项重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改版,把国内新闻、口播国际新闻、通过卫星收录的国际新闻截然分开的做法改为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两大部分。之后这一节目编排形态被长期沿用。同时对栏目的标志和音乐、演播室背景、新闻提要、气象预报图表等进行了改进。总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闻联播》依照电视新闻传播规律,革新了传播内容和形式,更新了编排思想和技巧,组织了一系列影响重大的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赢得了观众的持久关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1996年1月1日以来,随着演播室直播的实现,《新闻联播》的时效性和新闻性进一步提高。
(三)成熟时期(2003至今)
随着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中国电视消息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逢整点都有电视消息播出,分类消息主要有财经、体育、文化、国际四大类,长达200分钟,是整点消息的有效补充和深化。新闻频道的开播使电视消息更突出
时效性和大信息量,实现了滚动式、递进式、更新式报道。在此后的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消息的优势日益凸显。
参考文献:
[1] 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