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保险公司记录下的百年历史
    旧金山大地震、泰坦尼克号沉没、“一战”、“二战”、“911”……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了应对潜在的、未知的危险,古人求助于巫师和占卜,现代人则发明了保险公司。众所周知,这种公司主要从事收取保费、赔付损失等业务。鲜为人知的是这种公司还有一个与钱没有直接关系的“附加业务”――记录历史。
  因为保险公司与人类一道,行走于危险与平安之间,它们的历史,即是人类历史的一段。
  比如有着126年历史的安联保险集团……
  天灾不断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
  安联是一家来自德国的保险公司。
  虽然在财富500强上的排名不过三十来位,但这家公司一向被认为是“深藏不露”的企业,言外
之意是其经济实力不止于此,故而在一些财经杂志上,会直接称其为“全球最大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稍微严谨的则会加上一个“之一”。
  然而,更加“深藏不露”的,是它的历史。
  据说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有了类似保险一类的东西,但绝无保险公司的存在。这方面的先行者是英国,因为其海权一度极盛,成千上万艘船舶航行于七大洲四大洋,相应的海难风险也是成千上万,保险公司随之而出乃是大势所趋。
  反观德国,自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以来,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政治上的统一都尚未完成,何谈商业上的繁荣,更遑论发展保险业了。所以在英国保险市场风起云涌之时,德国的保险业则基本上是毫无动作的。
  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俾斯麦。
  这位“铁血宰相”不仅有一套纵横捭阖的外交本事,在列强环伺之下以不到十年时间统一德国,
更在内政上有深远的目光。当统一之后的德国开始迅猛工业化时,他也看到了同样迅猛扩大的工人队伍,以及恶劣工作条件对他们形成的巨大危险,这种危险导致许多熟练工人移民去了美国,因为那里虽然没有保险,但工资更高。俾斯麦并不认为依靠发展英国那样的私人保险公司就能一举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方案是提高福利,并通过诸如《工伤事故保险法》一类的法案迅速建立起一个社会保障体系来。
  但他并不反对私人保险公司的发展。
  俾斯麦大费周章地从国家政策层面建立保障体系,这本身就说明保险之市场,蔚为可观。
  何况德国原本就有广泛的民间互助传统,中世纪以来的大量组织长期扮演着“准保险公司”的角,在对于保险的接受上,德国人并不存在太大的心理障碍。
  于是私人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而起。
  这其中以德国慕尼黑的保险业最为发达,在19世纪的最后十来年中,从这座德国南部最大城市、曾经的巴伐利亚公国王都走出了两家世界级保险巨头:一家名为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另一家即是安联。
  后者又源于前者,是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高管卡尔?冯?西门与他的银行家朋友威赫姆?冯?弗里克所创。此后百余年间,两家公司之间也是关系复杂、多有纠缠。
  虽然来自慕尼黑,但安联的注册地是在柏林,因为那里是德国统一之后的首都,而巴伐利亚公国早已不存在了,注册的时间则是1890年2月5日,主卖海上保险。三年之后,安联的分公司就开到了保险之乡――英国伦敦。六年之后,安联的第二家分公司又开到了法国巴黎。这些分公司的经营者,皆有绝佳经营才华和深厚的背景,比如巴黎分公司经营者纳哈姆就是安联创始人卡尔?冯?西门的侄子,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让安联公司的年报中特意增添了法文版本,因为其拉来的法国客户实在是太多了。
  但这种成功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背景――德国的崛起。
  伦敦,一个国际局势舆论集散地,当时正在流行“德国威胁论”;巴黎,则是长期与德国对立的敌国之都,法国人曾发誓要报普法战争之仇。一家德国保险公司却能在这两地很快打开局面,没有强大的祖国做靠山,以当时欧美列强的野蛮作风,不难想象会有何等飞来横祸的出现。
  一时间顺风顺水的安联,很快又进入了美国市场,这可是一片保险业的沃土。特别是在纳哈姆于1904年掌管安联之后,有成功海外工作经历的他,全力推动在美业务。
  不料遇上了一场巨灾。
汽车之家创始人
  1906年4月18日,星期三,凌晨5点12分左右,一场震级超过里氏八级的超强地震袭击了美国旧金山,这座人口超过四十万的国际大都市立即陷入火海之中。之所以会形成火海,除了地震造成的天然气管道破裂外,还在于人为破坏,其中有为了阻止火势蔓延而主动烧毁一些房屋的应急之举,也有为了骗取保险的趁机纵火之徒。因为当时保险公司只为房屋投保火险,要想“发灾难财”,只有自己痛下狠手了。
  于是接下来的赔付成了一道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难题――区分到底哪些是毁于天灾?哪些是毁于人祸?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正在美国做得风生水起的安联。说来也是倒霉,安联公司直到1905年才开始卖火险,不料才过一年就遇上了“旧金山大火灾”。在按照当时币值也高达300余万美元的赔付总额面前,连许多美国本土保险公司都迟迟拿不出一个解决方案来,而当时伦敦金融杂志则以奇怪的口吻写到:“旧金山价值不菲的废墟让保险公司集体昏厥”。
  安联却并未“昏厥”,在一些公司以提高保费,拖延赔付等手段来降低压力时,安联很快就完成了大约30万美元的赔付,展示了德国公司的力量与速度。
  这种表现显然大大有助于接下来的业务扩展,在纳哈姆的雄心指引下,以及德国向海外输出资本的推动下,安联开始进入荷兰、意大利、北欧、东欧,乃至亚洲。
  1910年,安联进入中国。     同时安联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险种,比如机器损坏险,这种明显是与德国工业化过程中机器设备剧增相关的保险,是安联独一无二的产品,一直卖到1924年,这一垄断地位才被打破。
  不料又遇上一场巨灾。
  “泰坦尼克”号之沉没。
  因为那部电影的流行,让世人皆知曾有一艘大船沉没于冰海之中。但甚少有人知道,沉没之后保险公司赔了多少钱。当时主卖寿险的英国保诚保险为这次灾难中的三百余名死者,赔付了大约15000英镑(当时币值)。而还未开始卖寿险、主卖海上保险的安联,则要赔付多得多的金额,因为它所保的,是一艘排水量六万余吨、造价高达七千万英镑(当时币值)的
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
  具体赔付金额大约属于公司高度机密,至今不为人知,但根据公司当时都开始通过股东拿出私人资产搞“众筹”的方式,可以判断这笔金额的规模,一定巨大到了惊人的程度。
  但安联竟然挺过去了,然后,又是春天。
  到1914年,安联超过五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于海外,对于当时而言,这是一种颇为可观的跨国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