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山东-临沂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四书五经
B “六艺”
C 程朱理学
D 七艺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则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
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因此,本题选A。
2.按照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教学的学科基础中,能够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的是()
A 伦理学
B 心理学
C 实践哲学
D生理学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是因为他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
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因此,本题选B
3.同学叫小明出去玩,可他正在做作业,最终太克制了自己,谢绝了同学的邀约。这主要体现的心理过程是()
A知觉过程
B 思维过程
C 意志过程
D情感过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含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包含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
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
理过程。题干中小明克制自己,谢绝学生的邀约,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这体现的是
意志过程。因此,本题选C
4.赵老师认为: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将会对学习化学、物理等学科有积极影响。这种现象属于()
A负迁移
B 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类型。根据迁移内容不同,学习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一般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
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也将影响到化学中的
审题活动。因此,本题选C
5.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尝尝采用启发式策略,主要是为了()
A保证问题解决的正确
B 提高想象力
C 缩短问题解决和策略的时间
D提高机动水平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需要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
式解决问题。它可以保证问题得到解决,但费时费力,而且并非所有问题都可以使用算法式。启发式以一定的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搜索方式解决问题。这类策略简单省事,效率高,但不能保证问题成功解决。因此,本题选C。
6.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守纪行为时,老师便撤销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惩罚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负强化是指当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概率的过程。题干中,通过撤销一个批评,来提高学生守
纪行为发生的概率,体现负强化。因此,本题选B
7.在师生关系上,我国古代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民主平等,这一事实反映了教育的()
A历史性
B 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
D永恒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
质、目的、内容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具有历史性。题干中古代教育
强调师道尊严,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民主平等,这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特点。
因此,本题选A
8.李强经常在同学们中表现出贪玩、不在乎考试的样子,但在私下里却偷偷努力,拼命学习。从李强的表现来看,其自我价值动机倾向的类型极有可能是()
A 高驱低避型
B 低驱高避型
C 低驱低避型
D高驱高避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自我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澄清了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描述,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也就随之将学生划分为四种: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和低驱低避型。高驱高避型这类学生
又被称作过度努力者,他们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表面来看,他们很优秀,但事实上他们严重地受着紧张、冲突等精神状态的困扰。这类学生平时表现出贪玩,不在乎学习的样子,私下却偷偷努力,这样,考试成功更能说明他们能力过人,一旦考试失败,也能到很好的借口。因此,本题选D
9.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小组间隐匿学习资料的现象,这体现了教育的()
A 正向显性功能
B 正向隐性功能
C 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形式,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教育的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
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中王老师发现小组间隐匿学习资料的现象,这是伴随小组竞赛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与个体发展,属于负向隐性功能。因此,本题选D。
10.在中国历史上,为集中权力统一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体现()。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B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C 教育相对独立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D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变革。(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
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一个国家的教育领导权受政治的控制。(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谁能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到什么程度,是由这一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上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使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题干中,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体现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变革。因此,本题选B。
11.在学校文化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如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影响着学校的
发展,这种无形的力量属于学校的()
A 精神文化
B 制度文化
C 规范文化
D物质文化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标准,学校文化可以分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观念文化)。其中,学校的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
化的核心,它又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以及理想成分四个要素。学校的物质
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所学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
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因此,本题选A。
12.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明显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学思想的中国近代学制是
()。
临沂现代A 壬子癸丑学制
B 癸卯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沿革。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明确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因此,本题选B。
13.赵老师在教学中不太讲究结构,喜欢学生相互作用,喜欢采用讨论的方法,从以上
表现看,赵老师的认知风格及可能是()
A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反思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认知方式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场独立型是指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场依存型是指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
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场独立型的人适合独立
自主的探究学习,场依存型的人适合合作学习。题干中赵老师在教学中不太讲究结构,喜
欢学生相互作用,喜欢采用讨论的方法,这体现的是场依存型。因此,本题选A。
14.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不可倒转,这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遵循儿童心理
发展( )规律
A连续性
B 顺序性
C非不均衡性
D阶段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特征。个体身心发展特征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题干中从具体到抽象,体现的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因此,本题选B
15.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凡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就教师职业的历史
发展而言,这属于教师职业发展的()。
A非职业化阶段
B 职业化阶段
C 专门化阶段
D专业化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经历了非职业化阶段、职
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四个阶段。职业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
会阶层的演变,出现了私学,同时也就出现了独立的教师行业。其中影响和规模最大的儒
家和墨家,学生成百上千。题干中句子翻译为: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这体现的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此,本题选B。
16.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教学中的每一项任务力求做到极致,按照
马斯洛需求理论,李老师达到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 尊重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安全的需要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
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本题选C。
17.教学中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要求教师在提问做到()
A提问明确具体
B 提问层次性
C提问趣味性
D提问时机合适
[答案解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