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1009 8976CN22 1322/C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1卷第4期
J.ChangchunInst.Tech.(Soc.Sci.Edi.),2020,Vol.21,No.4
 16/38
59 62
DOI:10.3969/j.issn.1009 8976.2020.04.016
非遗“青岛琅琊瓷”源流及活态传承路径探析
收稿日期:2020-09-06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基于生态美学视域的福建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AS160833)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第二批(2018)院级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VI设计》(项目编号:yz180603)
作者简介:李宗妮(1986—),女(汉),山东青岛,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实践。
李宗妮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350012)
摘 要:作为古琅琊郡及齐鲁文化重要的工艺美术载体之一,青岛琅琊瓷的发展沿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
究价值。它不仅见证了琅琊自然地域的历史变迁,也概览了琅琊地域人文社会演进的今昔之貌。本文借助于古文献资料、考古记载以及田野考察等方法,立足琅琊瓷本体历史的发展,回望其诞生、演进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语境;总结琅琊瓷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经济模式兴盛的经济时代,尝试探析当代手工艺瓷器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多元路径。关键词:琅琊瓷;地域文化;传统工艺;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G122;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8976(2020)04 0059 04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众的伟大创造,对非遗的活态传承是在非遗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一种传承方式。当前,活态传承已经成为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流方式,在民众中推广“非遗”的价值观、文化意识和历史意义,让民众主动参与“非遗”的传承,具有重要
意义[
1]
。琅琊瓷作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勤劳和智慧,它继承了千年古瓷大气、厚重的特点,又结合现代时尚,让彩更加艳丽符合现代人审美,同时融合了南方瓷器玲珑剔透的特质,其历史渊源和艺术高度不输于其他出名的瓷器,除本身的艺术内涵外,琅琊瓷更具深层的文化承载力,它是琅琊文化的承载体和体现者,肩负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是青岛西海岸本地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印记。在历史脉络中,琅琊瓷曾一度销声匿迹、无人问津,随着现代制瓷工艺的发展,一代代文化工作者追寻着历史文脉,不断尝试、
恢复、创新着各种传统的制瓷工艺,致力于琅琊古瓷
重现人间。本文在对非遗“青岛琅琊瓷”源流分析的基础上,对琅琊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琅琊瓷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期为琅琊瓷的活态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二、琅琊瓷的源与流
“琅琊”一词,从广义上涵盖了今山东半岛的东南部,北靠沂蒙和泰山,西部与中原相接,而狭义上则专指秦朝时最早在山东地区建制的“琅琊”———琅琊郡。作为古陶瓷艺术发祥地之一,古琅琊郡的制瓷历史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
址[2]。这里出土有代表龙山文化的泥质黑陶杯、鸟
形红陶和泥质黑陶蚌形响器等古物,反映了该地当时极高的制陶工艺水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文载,秦始皇在二十八年曾东行至郡县,并迁入三万
民众于琅琊[3]。因当时战争和生活之需,琅琊瓷作
为他们生活日用、贸易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器具及商品服务于当地民众。此后,琅琊瓷因此地“琅琊”而得名,并随一大批烧窑专业户的出现而逐渐得到发展。
目前,关于青岛琅琊瓷的研究专著几乎未见,涉及其历史记载的著述也多见于古籍、当地的历史地图集
、地方志及文史资料中,如《水经注》《山海经》《中国历史地图集》《山东通史》《胶南简志》和《胶南文史资料辑》等。从考古学角度出发,依据考古收集的材料对琅琊瓷器的历史分期、文物属性展开讨论的著述,如青岛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青岛考
古》,文物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以及烟台大学博士论文《青岛地区汉古发现与研究》等,以上研究成果对考察琅琊瓷历史发展概况具有重要的材料佐证作用。此外,佟海燕的《琅琊文化史略》一书,从地域文化研究视角,为界定琅琊瓷器的文化属性提供参考。基于以上已有研究,本文立足琅琊瓷本体,以琅琊瓷历史发展的线索为脉络,探究其发展的源流问题,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入手,思考与探析琅琊瓷器在当代的多元发展模式与文化价值问题。
(一)自然环境和港口文化奠定了琅琊瓷生成的基础
1.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琅琊古瓷的生成条件自然脱离不了其所处的时代语境。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对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4]。从地理区位来看,古琅琊背靠库山,面向海湾,从东北至西南依次与古镇口湾、龙湾和琅琊台海湾相邻。据古文献记载,琅琊早在齐桓公时期即为齐国有名的港口,当时的琅琊港口凭借其发达、便利的自然条件沟通了南北地域和琅琊地区,陆运、海运的交通优势更促进了多地经济、文化以及多民族信仰观念的融合与交流。
2.繁荣的港口商贸文化
早在春秋时期,琅琊港口就已作为中国五大港口之一发挥着海陆交通的枢纽作用[5]。它不仅沟通南北内陆,南抵江淮,北达幽燕,商品货物大多在此流转,同时也连接中国与日本等国。当时的琅琊港口主要用于南北通商,凭借其快捷高效的流转优势将沿海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南方诸如福州、宁波等地海港,继而再销往内陆,同时,诸如南方的丝织品、陶瓷、竹制品和文化用具等手工艺制品也批量运往琅琊等北方港口。此外,郑禄红在《青岛地区汉古与研究》一文中,也提出琅琊古瓷的制作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港口的便利条件[6]。基于以上几点,笔者推断出现在先秦时期的琅琊古瓷,其制作原料大多可能是从南方地区的窑厂运到此地的。
(二)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了琅琊瓷发展和兴衰
1.帝王将相文化
琅琊地区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小,无酷暑严冬,因近海,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的温润舒适,适宜生产生活和疗养度假。琅琊地区政治经济的强盛不仅得益于宜居的自然环境,更在于历代的帝王将相文化。在社会人文历史上,先秦时期诸帝王曾先后出游或巡访至琅琊。在先秦时期,齐桓公、齐景公曾出游至琅琊,寻问管仲曰:“我游犹轴转遚,南至琅琊”。《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辅周室,歃血盟”[7]。吴越争霸,越王曾
迁都于琅琊,至秦朝时,秦始皇也曾多次东游到琅琊,重铸高台、记功刻石,并率三万民众迁徙至此[3]。历代帝王和文人的驻足,成为当时文化、艺术融合交流的聚居之地,为琅琊古瓷的稳固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前提。
2.人文社会文化
琅琊地区位于齐、鲁的交会之处,琅琊文化的影响加上齐鲁文化的滋养,使得该地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既不同于齐文化,又不同于鲁文化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即琅琊文化。琅琊作为东夷文化的中心地域和源头之一,不仅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又成为吴越文化的承载地,使琅琊文化在本就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基础上容纳吸收,成为多种文化和思维体系碰撞融合的产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这片土地上的琅琊人既具有鲁人的尊儒重教之情,又兼具齐人的睿智进取之风。
琅琊古瓷承接琅琊文化的古老根脉,在成为民众日常实用品之余,也承担起商贾交流、生产生活,以及满足民众审美与实用结合的文化符号。琅琊古瓷历经峥嵘岁月的侵蚀与打磨,在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下,延续着琅琊文化的古老血脉,且正以崭新的姿态和容貌再次问世于当代,并逐渐被当地政府、考古学家及历史研究者所关注。
3.南北方制瓷技术的交流
众多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琅琊古瓷的生长与壮大。然而,西汉时期,琅琊地域发生数次地震、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加上当时的人们难以摆脱战乱的阴霾,因此导致艺人流离失所、窑厂被毁、技艺失传,该地制瓷业历史曾一度中断,琅琊郡治所因此往西北内迁至东武县(今潍坊诸城市),尽管具备诸多极具优势的自然、人文因素也终究未能抵住历史的“金戈铁马”。至此,琅琊古瓷渐渐沉寂于历史长河中而无人问津。
近20年来,随着整地改田等基本建设的展开,琅琊境内也出土了大批的文物,尤其在琅琊沿海一带,发现有新时期时代的石器、玉器、骨器;商周时期的石器、陶器、铜器等;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古钱币等;以及流落民间的瓷器、漆器、名人书画、文房四宝等传世文物。在夏河城周围还发现多起成组的釉陶器和些许瓷器,经专家鉴定,这些陶瓷器大部分是南方生产的,以景德镇的产品为最多。由此可推断,琅
6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4)
琊古瓷在早先选料、制作上就与南方瓷器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系。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得益于琅琊海运的发达,为南北物资的置换和交流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三、琅琊瓷的现状及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琅琊瓷现状
琅琊文化的魅力浸润于古老悠久的琅琊古瓷之中,如今的琅琊瓷传承着曾中断的文脉以“琅琊系列”的新瓷样貌重现于当代。在琅琊这方水土间,今昔瓷器的联系千丝万缕、脉脉相通。一代代瓷器爱好者和文化工作者也致力于寻琅琊古瓷的历史发展文脉,不断尝试、恢复、创新着各种传统的制瓷工艺,留住尘封已久的古瓷文化。现任西海岸艺术交流中心、青岛市琅琊与徐福文化研究会会长,曾担任过人民美术出版社《国画》主编的钟安利,于2010年4月在黄岛区(原胶南市)发起设立了琅琊陶瓷研究所和西海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致力于将古老悠久的古琅琊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并发扬。在现代制瓷技艺不断的创新试验中,琅琊铁红、琅琊天青、琅琊云岫、琅琊新彩等当代新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类,已被列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瓷秉承古人制瓷经验,借鉴现代烧制工艺,致力于创新和传播更具地方特的新瓷工艺文化。钟安利会长在考察古琅琊郡的制陶遗址基础上,重点走访调研了景德镇等制瓷重地,请来了景德镇有名的制瓷师叶建明,指导并创制琅琊新瓷。当代新瓷有别于古瓷的制作技艺,同时又异于当代景德镇产出的瓷器样式。据笔者实地考察,现今琅琊窑的制瓷原料仍主要取自景德镇,小型瓷器在琅琊本地制作,而原料和体型较大的胚则是由景德镇基地运来。虽然两地瓷器的原材料相同,但在制作地域、技法、题材上却有极大不同。首先气候上,黄岛空气较湿润,但风大却较干爽,使胚模在成形后有较好的可塑性和柔韧度,另外黄岛温差得宜,气压充足,使得新瓷烧制出有别于瓷都的“琅琊铁红”和“琅琊天青”等特殊样式的
瓷器,从新瓷的绘画内容看,它多画当地山水风景、小景写生、历史人物和习俗故事等。其次,决定新瓷独特性的因素还在于烧制工艺,新瓷从选土到烧制成品共需要72个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72道工序中制胚、作画、上釉和烧窑又是最关键的,其中尤以烧窑最为至关重要,入窑烧制时的摆放位置、温度和氧气等条件是否合适,以及每个烧窑者不同的烧制习惯和方法都会得到效果不同的成品。可见,看上去并无二致的两件作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纹路、彩上存有不同之处,也正因为复杂的制作工序,手艺人相异的手感与各自秉持的制作理念,使得新瓷具有一种艺术独立性。
自琅琊新瓷问世以来,它以其细腻温润的瓷质、质朴亮丽的釉、古雅灵动的器型,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在2013年的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中斩获2项金奖、4项银奖、4项铜奖,在韩国青州双年展中获得国际奖章。琅琊新瓷作为琅琊文化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文化的物化载体与代表符号,致力于打造成该地历史与现代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的人文景观,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发展拓宽多元发展的视域和路径。
(二)琅琊瓷活态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年文化振兴政策的热潮下,政府以及当地文化单位高度重视本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尽管琅琊瓷又重新回归到了大众视野,但不得不面临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存与发展难题。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同以往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活跃于百姓生活中的陶瓷日用品逐渐失去
了其生存的社会与人文空间,如日用陶瓷制品渐渐被塑料、不锈钢等器皿所替代等。再者,新时代产业模式的升级,陶瓷技艺与制陶人也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局限性问题。至此,琅琊瓷的保护和发展仍存在较多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困境,面临着诸如生产的模式单一化,缺乏系统的产业化和品牌化,专业制作及研究人才匮乏等问题。
四、琅琊瓷当代发展路径探析
自青岛西海岸新区列入国家级新区行列,紧随国家文化振兴的浪潮,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资源平台,政府以及当地文化单位高度重视本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琅琊瓷如何突破仅仅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设立法律法规等措施得到保护的发展瓶颈难题,重建琅琊瓷文化振兴、文旅结合的价值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发展于当代的路径与可能:
(一)结合文创产业,助力琅琊瓷文化传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琅琊瓷的造型、审美及功能都面临着转型与升级。在新时代文明的话语制衡下,历史上以民间日用为主要造物目的的琅琊瓷,亟需寻求一种符合当代生活日常和大众审美需要的产品形式,推动琅琊瓷从生产制作的单一模式转型为契合当代审美观、文创结合的多领域开发方式。
首先,致力于文旅结合的模式,依托区级以上琅琊台传说、胶州剪纸以及琅琊瓷艺等非遗项目,把陶
 李宗妮:非遗“青岛琅琊瓷”源流及活态传承路径探析
瓷生产区打造成具有当地特文化的产业园区,结合主流媒体的流量传播,介绍手工制瓷的工艺与人文历史。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展示的方式,再结合文创产品的衍生设计,将陶瓷的文化传播与创意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结合起来,实现琅琊瓷系列发展的
新路径[
8]。其次,以当下现代设计体系的发展和文创产业的兴盛为依托,引入现代创意设计进入现代生产。工艺是传统的,而造型设计是时尚的,营销方式是现代的。如拓展琅琊砚台等陶瓷手工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利用新的设计方法和创意理念开发出“琅琊新瓷”,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实现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设计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使琅琊瓷更加符合当代市场发展规律和审美规律,拉近消费者与传统工艺产品之间的距离,为琅琊瓷向产业化、品牌化的跨
越开拓出新的天地[
9]。(二)发展体验经济,激活琅琊瓷文化的活态传承
受大工业机器文明的影响,琅琊新瓷作为现代人审美观下而创造的地方性特工艺品,它的审美观赏价值极大地超越了早先琅琊瓷器的实用性维度,人们更多地关注其外在的审美性以及手工制瓷技艺的体验性,这亦可视为当代工艺美术及手工艺制作对于发展地方文化所作出的价值拓展与补益可能。
琅琊新瓷作为琅琊文化后起之秀的代表,不仅对传承和传播琅琊文化给予具体、适时的助力,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实践性的尝试。在当下产品经济逐渐上升到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时代,琅琊瓷的线下体验
可以考虑面向民众提供D
IY场所,人人都可参与并体验动手设计与制作过程。如景德镇开设了许多陶
瓷D
IY工作室,游客假期可以全天体验陶瓷制作。通过体验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传统工艺爱好者和
发烧友,更重要的是当代人注重在同化的社会追求
一份属于自我的存在感与仪式感。自己烧制的作品不一定最好,但它是最亲切的,很多民众愿意使用,这就焕发了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民众对
传统手工艺文化内涵的理解[
10]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琅琊瓷产生、发展等源流问
临沂现代
题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依据新时代文明的文化需求与发展趋向,探求一条体验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活态发展路径,为琅琊瓷今后的传承发展之路拓展更多的可能性,为保护和传承本土工艺文化积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参考文献
[1] 齐超.基于研学旅游的福州油纸伞非遗活态传承研究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17.[2] 高广仁,栾丰实.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
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8.
[3] 佟海燕.琅琊文化史略(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2010:15.
[4] 周光云.寿州窑陶瓷手工艺的文化生态及其保护[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22-26.[5] 刘艳杰,朱楠.青岛:山水之间识琅琊[N].光明日报,
2015-7-9(005).
[6] 郑禄红.青岛地区汉古与研究[D].烟台:烟台大
学,
2013:12.[7] 彭煜文.胶南简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2:183.
[8] 邱春林.手工技艺保护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18:2.
[9] 元晓飞.体验经济下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及发展路
径[J].艺术教育,2020(4):186-189.
[10] 张琰.河南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创
新性研究[J].大观,2019(7):123-124.
TheOriginandLiveInheritance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QingdaoLangyaPorcelain”
LIZong-ni
(JinshanCollege,FujianAgricultural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12,China)
Abstract:AsoneoftheimportantartsandcraftscarriersofancientLangyacountyandQiluculture,thedevelop
mentandevolutionofQingdaoLangyaporcelainhastheimportanthistoricalandculturalresearchvalue.ItnotonlywitnessedthehistoricalchangesofLangyanaturalregion,butalsogaveanoverviewoftheevolutionofLangya shuman
societytotoday sappearance.Withthehelpofancientliterature
,archaeologicalrecordsandfieldinvestigation,basedonthedevelopmentofthehistoryofLangyaporcelain,thispaperlooksbackonthenaturalandhumanhistoricalcontextofitsbirthandevolution,summarizestheexisting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Langyaporcelainincontemporarysocie ty,andtriestoexploremultiplepathsof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inlivingtransmissionofcontemporaryhandicraftporcelainintheeconomiceraofflourishingcultu
ralcreativeindustriesandexperiencedeconomicmodel.Keywords:Langyaporcelain;regionalculture;traditionalcrafts;contemporaryvalue
6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