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沂蒙红文化的早期传播模式
沂蒙山,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的沃土。沂蒙红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能流传至今离不开当地人们的的早期传播模式——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出现传播的早期发展阶段,多是口语传播。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受一定条件的制约,一是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传播范围小,速度慢。二是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类大脑的记忆力。这种人际传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老区人民通过这种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口语传播,用这种口耳相传的早期传播方法,把珍贵的红文化流传下来。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红文化遗产,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纪念地以及红歌曲,红文学、红影视等文艺作品及其题材等诸多方面。饱经战火洗礼的沂蒙人民,用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血肉之躯践行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这种社会关系之下,沂蒙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信息”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双向沟通和交流,传受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协同
操作,共同完成信息的沟通和传播。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人民获知沂蒙红文化的有效手段,沂蒙红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也鼓舞着一代游一代的老区人民。
二、大众传播时代下的沂蒙红文化
相比较传统媒体缺乏反馈的传播机制,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互动性,它真正实现了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的信息传播者的演变。在大众传播时代下,传播的“权力”不只是掌握在少数人和少数媒介机构的手中,每一个受众都有自行选择任一媒介进行大众传播的权力,这也是从“传者本位”到“受者本位”的转变。同时新闻源的获取不再变得匮乏而神秘,公民新闻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介平台上,成为了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新媒体的互动性为沂蒙红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增强了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也有利于人们在文化交流和互动中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基于数字技术的因特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在当今世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交互式传播模式”也在网络传播的潮流中兴起和壮大,这使得“点”对“点”以及“多点互动”的人际传播模式得到创新,可以站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高速复制与传播。“交互式传播模式”同时具有大众传播模式在速度上的优势和人际传播模式的灵活性,以此达到更加高效的传播效果。大众传
播时代媒介的多样化和以微博、等为代表的“微传播”的迅速发展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避免了信息的同质化传播,更多的民俗文化通过、微博、网站推送等形式实现“多点互动”,获得信息反馈,在文化传播上取得良好效果。
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畅想》是临沂大学红育人工程“三三三六”工程中“三进”项目之一,旨在传承创新红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沂蒙精神特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畅想》以民族管弦乐为主体,融独唱、合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全曲由《沂蒙小调》、《沂蒙颂歌》、《沂蒙畅想》三个乐章组成。以《沂蒙山小调》、《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多首沂蒙红歌曲为素材进行编创。乐章之间既有对比,又有主线贯穿,构成一部完整的机体,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热情讴歌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沂蒙畅想》由80名乐手和200余名合唱队员组成,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以及动画制作、电脑激光灯现代科技”,为受众呈现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在演唱期间,《沂蒙畅想》利用LED大屏幕这一新媒体的生力军,发挥其画面面积大、视觉效果震撼、充分吸引受众眼球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成功吸引了光明日报、临沂大众网、琅琊新闻网等
众多媒体进行报道。不仅如此,《沂蒙畅想》迈出国门,走向韩国。富有民族传统彩的乐器与沂蒙文化的艺术融合,让韩国青年进距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彩。
临沂现代《沂蒙印象》共分“山高水长”、“蒙山脊梁”、“沂水胸怀”、“沂蒙放歌”四个章节,综合运用声、光、电、水、景、人、服等各种科技和艺术手段,用歌曲与舞蹈的形式,全新演绎了沂蒙红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沂蒙精神的伟大内涵。《沂蒙印象》不仅被临沂大众网、琅琊网等媒体报道,获得老区人民的一致好评,而且成功在泉城济南演出,借助山东广播电视台进行传播,获得广泛赞誉。《沂蒙印象》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通过对沂蒙红文化传承创新,使受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悟当时当事,获得主观感受,“美轮美奂的精彩场景、扣人心弦的舞蹈表现、气势磅礴的音乐效果、情真意切的演员表演”,沂蒙红文化在新媒体中以新的生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