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一、文言文
1.诗歌鉴赏 
题寺壁
[宋] 冯京
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吁嗟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项羽
[宋] 张耒
沛公百万保咸阳  , 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注释]①冯京,北宋大臣,曾三元及第。当时没有考中,客居余杭,因事被官府通缉拘捕,处
境困窘,题小诗于所居寺壁。②栖迟:飘泊失意。③吁嗟:叹息。④刘邦曾带兵攻占咸阳,秋毫无犯。咸阳,秦朝都城。
项王亭
[唐] 李德裕
    嗟乎!楚声既合,汉围已布;歌既阕而甚悲,酒盈樽而不御。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季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岂非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
    追昔四隤临沂现代之下风烟将暮大咤雷奋  , 重瞳电注,叱汉千骑,如猎狐兔。谢亭长而依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剑而已矣,彼帅兮犹惧;虽霸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周视陈迹,缅然如素。听乔木之悲风,谢高秋之零露。因献吊于兹亭,庶神灵之可遇。
(节选自《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2012年6月第1版)
[注释]①项王亭:在安徽和县乌江。相传项羽失败,逃至此谢绝亭长好意,自刎而亡。②阕:
终了。③季:刘季,即刘邦。④四隤:山名,在和县北面。⑤重瞳:传说项羽眼睛里有双瞳仁。⑥缅然:悠久的样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题寺壁》《项羽》皆七言绝句,两诗都借写古事议古人,都重在评价项羽。
B.《题寺壁》《项羽》两首诗中都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使感情强烈。
C.《题寺壁》中韩信与项羽有相似经历,都曾困窘落魄,作者借韩信来衬项羽。
D.《项羽》中沛公与项羽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欲借此证明“柔仁”胜“暴强”。
(2)结合划线句中“喝”字赏析此句。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围布          既伏剑而矣      赞叹不
B.亭长而依然      高秋之零露      闭门
C.霸业之无成      故余愚          麻雀小,五脏俱全
D.缅然如          天下缟          银装
(4)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天下侯伯自我而宰(  )
A.控制,支配    B.制定,规定
(5)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 
追 昔 四 隤 之 下 风 烟 将 暮 大 咤 雷 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季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
(7)根据上面诗文,分条概括项羽怎样才有可能转败为胜。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
    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选自《战国策》)
【注】①誂:逗引,诱惑。②昭阳:人名,楚怀王时相国。③孝己:商朝高京武丁之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轸楚之秦         去:离开
B.请为子车          约:大约
C.则欲其为我人也    詈:骂
D.视寡人曰          孰:仔细地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B.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C.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D.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
②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
③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
B.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
C.留二万钱/与渊明
D.渊明/不解音律
(2)解释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延之临(________)
②渊明遣送酒家(________)
③忽弘送酒至(________)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②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4)陶渊明对王弘的态度如何?从哪些方面可知,请概括。   
4.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节选)
    (乙)诸葛亮与司马懿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
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资治通鉴》节选)
注:①司马懿(yì):人名②辛毗(pí):人名③仗节:手持符节④佐治:辛毗的字
(1)解释下列画线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②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
③亮挑战________④亮乃懿巾帼妇人之服________
(2)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制之
A.咨臣当世之事
B.先帝不臣卑鄙
C.伤先帝之明
D.光先帝遗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4)(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诸葛亮的品质,(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________;(乙)文主要体现诸葛亮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
(选自《墨子·贵义》)
(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断子手足                   醉翁意不在酒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
C.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怒乎
D.诲女知之乎                   投诸渤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的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甲】文则用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