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临沂现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dù)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的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那个小村落里,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mò)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笼lóng河畔bàn度落寞
B.轻笼1ǒng河畔pàn镀落漠
C.轻笼lǒng河畔pàn镀落寞
D.轻笼lóng河畔bàn度落漠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咄咄逼人心绪人声鼎沸
B.贮蓄喜出望外盔甲混为一谈
C.粗犷各得其所奥秘截然不同
D.诀别人迹罕致脑髓花团锦簇
二、选择题
3. 依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冬奥会是一场体育盛会,_____是一场文化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
_____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北京在为世界呈现了一届______的夏季奥运会之后,又为世人呈
上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季奥运会。北京冬奥会见证了中国人民的_____热情和不懈努力,也为当下的全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创造新的契机。
A.更彰显无与伦比饱满
B.也张扬无与伦比充满
C.更张扬花枝招展充满
D.也彰显花枝招展饱满
4. 下面一段文字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组织开展“青春百年”主题活动,使我们树立了为青春踔厉奋发的信心。
B.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融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为一体,遭受了观众好评。C.低温虽然会使海面结冰,而且会影响船舶主机的正常运行。
D.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5. 选择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
A.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B.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D.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B.“寒舍”“敝校”“愚见”是古代常见的谦辞,“惠顾”“高邻”“劳驾”是敬辞。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三、句子默写
7.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论语》)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四、综合性学习
8.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关注体育盛会,培养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我创作】师生观看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比赛后,老师创作了一首小诗。为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老师请你续写最后一句。
冰,让水有了棱角
雪,让冰有了形状
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宣传】你的学校将承办全县的运动会,请你为这件盛事写一则宣传语。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什么?“次”的词性是什么?10.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俄而:
(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
(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4)元方入门不顾顾: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3.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穿越时空,请你跟谢道韫和元方面对面交流,你很想说什么呢?请选择一位,表达你的心声。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望春风
①一夜之间,田野山间的野菜被微风吹绿了——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一片。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春天终于如约而来。
②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
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
③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
④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
⑤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
⑥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
⑦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随着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
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
⑧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马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4.文本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15.文本形象地描绘了疫情缓解后乡村中哪几幅劳动场景?请简要概括。16.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两位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17.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疫情。文中两位老人在疫情还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