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乌商行项目建议书
                                                      胡彦琦
一、运营诊断
1。业务模式
  该行主要集中在对公业务上,但并没有客户进行主动营销,对乌市的主要大型企业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便进入这个市场。
2。信贷流程
  1信贷员素质较差,没有对企业作详细的贷前调查,对企业提交的财务报表也没有真正深入分析。
  2)乌商行内部并未对信贷员进行统一培训,以帮助信贷员进行知识更新。
  3)乌商行没有对乌市主要大型企业进行调查,统一开发客户;各个支行自行开发客户,经常出现不同支行为争取同一客户致使业务招待费用上升,事倍功半,内耗是目前在存款、贷款流域都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点可能与总行对各支行的考察指标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制度上的一个漏洞。(其他银行如招行、交行在此方面就有比较好的做法。)
4)乌商行对贷款企业发放贷款,是通过单笔贷款额的划分来做的。单笔贷款额超过100万的,上贷审会;这种单笔贷款额审批,而不是通过累计贷款额管理的办法,可能会容易让企业钻空子。(其他银行都是通过累计贷款额的办法来进行管理的。
招行汽车贷款5)乌商行总体上没有对自己的贷款客户作信用评级。信贷员或信贷管理部科员在受理或审查贷款时,对贷款对象信用级别的判断主要依赖企业贷款卡中显示出的贷款情况。乌商行缺乏一个量化的标准来对贷款对象进行信用评分,以帮助信贷员判断。乌鲁木齐当地的银行如中行在1998年就开始由各支行对自己的贷款对象每年做一次信用评级。
6)乌商行在对公业务领域的规定不够细致,其他银行如交行的贷款规则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更强。在贷后检查领域规定也不够仔细。(建议可将其规章与交行对比);对私业务领域的的规定就更为简单,在贷后检查领域没有书面性的规定以指导规范信贷员工作。
7)对公业务:信贷员一般缺乏主动寻优质客户,而是等待客户上门借款;而且在乌商行是由信贷员一人受理,并开展贷前调查(风险加大);贷前调查也比较简单,一般在时间上自用一天时间,而且有些信贷员只拿客户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不能做到充分分析。另外,有的信贷员不负责任,甚至没有到企业现场实地开展调查,这样贷款的风险加大。信贷员贷前调查完成后,需要给出一个贷前调查报告,但实际上,这个报告质量很低,很多信贷员么没有认真分析企业状况并填写调查报告书。有的信贷员只是将原来的调查报告将借款人名称换一换,借款金额换换就了事。信贷员一人受理,支行通过后就报到总行信贷管理处复审,总行信贷管理处一共8人,人手有限,复审阶段任务较重。所以建议在支行有两人来受理。
8)贷后检查阶段,规定信贷员首贷发放后15日内检查贷款用途,以后每季一次检查,并填写书面调查表,存档。2003以前是由总行信贷管理处对此档案进行不定期抽查,2003年开始有稽核部对档案进行检查。但此做法并没有成文,只是在行务会议上提及。(迄今为止,
稽核部每年末需对所有支行存款贷款都进行检查,检查重点为有无违规现象,有无按照规定发放贷款并进行检查,主要是一个事后检查)。信贷员对贷款客户的贷后检查,很多也就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风险预警作用。
9)在个贷领域,尤其是住房按揭,乌商行规模很小,所以在贷后检查没有相应规定,部分信贷员也就没有按月或按季进行检查,通常是在欠款的信号下,才做出反应。管理上可能有点滞后。这也许也是汽车贷款方面有较多不良贷款的原因。
10)对公业务贷后检查中,对企业欠息等信号,信贷员由于缺乏有关知识或技能,没有快速反应或采取措施。从2002年贷款台帐中可以看出,许多贷款到期之后没能偿还,90%采取了展期的方式。据信贷员反映,只要企业情况不要太差,一般都能展期。
11)在对新增不良贷款的清收中,一般有支行处理,但事实上,支行人员有限,法律程序不熟悉,可能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3。组织结构
1)人力资源:2002年底-2003年初,曾对本行支行进行了一次买断工龄,分流员工。但实际
上,流失的主要是一些骨干员工。这些骨干员工很多去了交行或招行。科技部、资金部这种现象较为明显。
2)薪酬制度:据反映,信贷员工作辛苦,职责重大,但行员等级一般为八级、九级;而总部其他办公室人员责任相对较轻,考核没有这么严格,行员等级比较高;此种收入结构对信贷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行员的积极性。
3)绩效考核
4)部门设置: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全行一共17个职能处室,有些职能没有明确划分。比如说在贷后检查过程中,稽核部与信贷管理部都可检查,这样可能会出现信贷管理部依赖稽核部去检查。在贷款清收过程中,据信贷员反映,可以由支行自行起诉等,也可以移交风险管理处来进入起诉程序。具体看行长的处理意见。这种做法缺乏明确规定,会产生一些问题。
4。科技力量
1)内部网络系统。支行内部以及总行内部没有实现联网。有些客户资源在本行内不能做到共享。比如说,有的支行并不清楚同一贷款客户在本行其他支行的贷款情况。另外,总部没
法做到直接通过电脑来看到支行信贷的状况。像招行,如果贷款企业欠息,在总行立刻就可以看出来。信贷得到有力的监控,而这一点,乌商行就没有做到。
2)数据库:乌商行内部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可以供内部在业务发展方面参考。如在客户数据的收集方面,是一片空白。另外,也没有对全国或全疆大型企业的状况作出性质或行业的判定;在现有贷款台帐上,对客户的统计方面,行业性质上有些混乱。如同一企业的性质,在此台帐居然反应不一致。
3)银行卡:目前乌商行只有雪莲卡,用于支付燃油等费用,并没有实现一张卡集中数种功能,以方便客户使用。
5。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