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从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历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海开埠时,曾有几条马路,人们的出行主要依靠中国古代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也逐步有人用大牲畜代步或人力车。随着生产的发展,外人把汽车、电车引进到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机动车与人力车都占有市场。
明清时代,上海已是“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上海的交通运输、车轮航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官僚、地主外出,用的是轿子;一遍人运载,则用小车,即单轮羊角车。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租界的形成,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还给市政卫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曾不止一次地增加小车捐税和纳税执照。如1871年1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规定:“自新年起,小车换新执照,每张给钱二百圆,方准在洋泾浜营生。”1888年3月,公共租界决定4月1日起,“租界内小车每月捐加至一千圆。”残酷的剥削,迫使小车工人进行了多次抗捐门争,1897年的小车工人罢工,曾经影响全市。这是,人力车已有进口,1874年3月,法租界公董局颁布了“一号”人力车营业执照。人力车又称黄包车,当时报纸还登有“外国小车出赁”的广告,说是“新到洋车,格外奇妙”。
跟随市场的开拓,人口的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也逐渐发展。1881年7月30日,上海怡和洋行向法租界公董居要求设立电车。次口,公董局召集纳税人大会,“听取关于设立电车的意见”,“确定在法租界筹备电车交通"。
1873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人力车(黄包车),曾风靡一时,在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初,马车曾在上海流行,19世纪70年代,马车逐渐由私人代步工具发展或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其。1911年,江北小车在上海问世。1923年上海出现三轮车,俗称脚踏黄包车。20世纪40年代后,三轮车成为当时主要的人力载客工具。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上海三轮车总数已达1万辆左右,并逐步取代黄包车。
光绪27年第一辆进口汽车到上海。光绪34年上海出租汽车行问世,民国15年发展至51家,成为当时一个新兴行业。民国17年,成立上海出租汽车同业联合会。此时的公共交通从公共租界扩展到全上海市区。
民国16年,上海经营的公共交通线路覆盖面更大,双层公共汽车出现。至民国24年,上海出租汽车有了拥有200辆以上汽车的大车行。1941年上海曾出现木炭代燃汽车。
抗日战争期间,公共交通业无法营业。民国30年以后,出租车行业用木炭瓦斯代用也很困难。民国37年,汽车行达到57家。
上海解放时,公共交通行业拥有公共汽车402辆、有轨电车331辆、无轨电车166辆、小火车35辆,营业线路44条,其中公共汽车线路23条,无轨电车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352公里,线路密度每平方公里0.5公里,每天平均载客66万人次。全市出租汽车370辆,营业三轮车26570辆、人力车3659辆。1950年上海曾改装成功自燃煤炉车。
50年代,上海公共交通增辟线路17条,开展了保养场等后方基地建设。1958年至1965年,上海公共交通业重点开发研制自制的大型客车,公交线路和场、站向市区边缘扩展。铰接式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试制成功并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客运能力。1960年下半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大部分被改装成煤气车。一直到1963年我国汽油自给后,公共汽车才恢复使用汽油。至1965年,全市公交车辆增至2282辆,其中铰接式车辆367辆,线路达到118条。1958年始辟通宵线路,逐步形成了市区、新村与各工业区、车站、码头的通宵交通网。郊区各县新辟线路41条形成了向郊县和卫星城镇辐射的公交线路网络。场站建设逐步向郊县伸展。期间,公共交通发展速度下降,主要公交线路拥挤,行车秩序不正常。当时建成了北区客运站和西区客运站。有轨电车因运行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于1975年淘汰。
1976年至1999年上海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很快,特别是1991年以后,发展速度和成就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期间建立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建立内部股份制企业和集体股份制企业等。为鼓励多家经营,发挥社会积极性,上海开辟了许多专线,在解决“叫车难”、“乘车难”、“公交线网空白点”,新建居住小区和边远地区的交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至此,公交车出现了正常班次、高峰车、妇婴车、中小学生专车、定班车、专线车、通宵车等,车型有双层大客车、大客车和中小面包车,发展很快。至1995年,上海公共交通车辆比1949年增长479倍;出租汽车服务车次达到比有纪录的1952年增长298倍。
至1999年,上海已有公共交通车16928辆,其中空调车2469辆;其中,常规公交10948辆、客运专线5980辆;公交营运线路1106条;公交运营里程83665万公里;公交客运量242048万人次。
上海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发展,体现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乘车已不再拥挤不堪,公交车的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上海汽车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