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者:***
来源:《商情》2014年第28期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汽车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大量涌入我国汽车产业,民族工业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上展开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围绕汽车金融所展开的服务,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焦点。汽车金融是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核心,是围绕汽车生产、汽车销售环节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金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金融 研究现状 模式
        一、国外研究现状
        汽车金融20世纪20年代起源自美国,当时主要的业务是汽车厂商向购车者提供汽车销售的分期付款业务,经过近百年的推广,汽车金融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汽车金融服务已成为
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最具价值的环节,目前发达国家贷款购车比例高达70%左右,汽车金融已经成为汽车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带来很大的冲击,汽车行业也不例外,2008年至2009年间,欧洲的汽车销售额下滑了20%,很多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威胁。金融危机引发了汽车金融产业的重组,也推动着产业的升级,诸多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转移发展的重心,由传统的汽车贷款向附加值更高的汽车服务和类似的银行业务发展。
        综观国外汽车金融的百年发展历史,汽车金融基本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这3个阶段体现了汽车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汽车金融的“泛化模式”
        这是汽车金融的初期形态,是以增强汽车消费市场的成长性、拓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总量、助长汽车消费能力为直接目标的信贷融资模式,其实质是以信贷工具为基本手段来达到汽车消费量的扩张。“金融对汽车产业的泛化”是从横向来衡量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的渗透和影响。金融作为现代产业和经济的核心,经历了从最初游离于汽车产业之外来提供有限服务,
到完成同汽车产业的混合生长,最终以汽车产业的支配性力量引导整个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汽车金融一般是在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能规模,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汽车消费能力难以跟上汽车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基于对汽车产业愈来愈大的非规则流动资金的有效管理需求的情况下出现的,通过产业资本同金融资本的相对专业化的分工及融合生长,旨在发挥金融的作用来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金融的泛化过程,就是汽车金融沿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及消费的轨迹,理顺汽车产业内部的资金流动和融通关系,形成最佳的资金运动路线;同时沿着汽车营销的链条,按照汽车生产商、汽车经销商、汽车消费者、汽车服务提供商的顺序,形成优化的金融资源运动路径。以上两者资金运动形式的统一,构成了汽车消费体的增长和扩大的市场化力量。在汽车金融的“泛化模式”中,汽车信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汽车消费信贷,发挥金融“过桥”作用,帮助大部分不具备现实汽车消费能力的客户提前实现对汽车的消费;通过对汽车直接消费和汽车关联消费的带动,发挥金融的“杠杆”放大乘数作用,推动全社会的金融资源向汽车产业优化配置;发挥金融投资的现金流量管理作用,对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特别是流通和消费环节以非规则形态存在的大量现金流进行投资收益化的匹配和管理,达到节约、效益和风险管理的作用。
        (二)汽车金融的“深化模式”
汽车金融
        这是汽车金融的发展形态,是汽车消费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出现的以销售市场整合和营销规模效益化为基础的金融运作模式,其实质是在汽车金融量扩张的情况下的质的提高。“汽车金融的深化”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针对汽车消费者和相对狭小的汽车消费市场,从信贷等单一的金融工具逐渐发展到以综合应用金融工程的技术性手段,对汽车消费者提供投资服务,以增强对汽车的消费能力,扩大汽车消费及汽车金融产品的流通量;其次是对汽车生产厂商,主要通过间接方式参与汽车集团统一的资本运作和投资银行行为,从汽车金融公司的角度提供相关服务,帮助汽车厂商优化公司结构,挖掘汽车产业的创利能力,以适应汽车产业全球化、金融化的需要。这一现象是以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的汽车产业兼并重组,汽车金融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以及汽车信贷产品的证券化为标志的;最后是针对汽车金融公司自身,按照金融深化的要求,从汽车金融公司的制度体系、运作管理体系等方面完善和发展。
        (三)汽车金融的“混合模式”
        这是汽车金融相对完备、成熟的形态,是建立在以实现汽车产业金融化为目标的汽车金融的“泛化与深化”有机统一的形态,同时是汽车金融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汽车产业全面扩展
、渗透和深化的过程。“混合模式”实现了量和质的统一,是以汽车产业全面金融资本化为标志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汽车金融的发展历时十几年,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初始阶段,汽车金融的理论研究也是非常少。在近年,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汽车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凡个方面:一是讨论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是靠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还是利用资金实力雄厚的银行,比如王再祥在《汽车金融》一书中指出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是国外汽车金融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两者的优劣势比较明显,一个是专业性较强,与汽车产业关系密切,业务更专业也更贴近消费者;一个是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并且来源资金成本较低,可以提供较优惠的贷款利率,并且在我国目前,银行所占汽车金融的份额还是远远超过汽车金融公司的;二是有学者提出如何应对国外汽车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发展的问题,包括准入条件、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我国汽车金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不具备与国外发达国家汽车金融公司竞争的能力。韩东进和赵新军在《汽车金融业如何应对外资的挑战》一文中提出如何既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又能够为我国的汽车金融机构带来发展的
契机;三是关于如何完善我国汽车金融的宏观环境,主要是信用体系的建立。如陆婷婷和邱海洋在《构建我国汽车金融个人信用体系的讨论》一文,提出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琦. X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对公业务客户贷后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邱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4).
        [3]林吉红.浅谈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之路[J],中国外资,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