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随着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的开展,孩子们对汽车、马路上的设施的兴趣越来越浓。孩子们的热情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家长们纷纷参与,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材料。我们将幼儿装饰和美化后的材料投放在建构区中供幼儿游戏。
实录: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很快投入游戏中,他们分好工,分头“施工”:有的用不同颜的纸板拼贴“道路”,有的用积木拼搭护栏、红绿灯,有的用废旧纸盒、瓶子等搭建高楼,能力强的陶然书写路牌,周佳辰几个则运用废旧材料在制作车轮、反光镜、方向盘等汽车零件……20分钟后游戏场地被布置得满满的,建构区里的安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开始显得无所事事,有的还在“马路上”追逐、嬉戏。只有周佳辰他们还在角落里“埋头苦干”,乐此不疲。分析:
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开始审视所投放的现有材料:它们基本上是用半成品做成的成品材料,虽然经孩子们的手收集和加工,但由于基本成型,其本身的创造性和变化的空间都不大,孩子们玩的时候只有一种行为——选择和摆放,而且我们投放的材料大型的较多,孩子们在进行简单的搭建后,场地就占满了,故在新
鲜感过后孩子们对此游戏就没了兴趣。反之,这些材料对于制造汽车来讲,不再是成品与半成品,而是操作性很强的材料:车轮、反光镜、方向盘等配件都需要他们寻、切割加工,大大提高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行为,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
游戏的重复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外显特征,重复机能也是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而眼前这些中班孩子的重复则改变了小班时的那种重复意义,他们已经使摆弄变为有意的操作、探索了。车轮、反光镜、方向盘等配件的加工制作,使游戏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孩子们在与现有材料的无数次的撞击后,得到了成功的、需要的满足。有了这种游戏性体验,现有游戏材料也成为他们持续稳定游戏行为的重要因素:“埋头苦干”,乐此不疲。
反思: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持,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基础,它既能充实幼儿的建构活动、满足幼儿日益发展的智力和体力的要求、又能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突发奇想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性。在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兴趣、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小型材料的数量,尽可能提供纸板、纸头、雪花片等形象不真实的材料代替现成逼真的材料,可给孩子的游戏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地探索。在不断的反复操作中,孩子们一定会对游戏产生极大的兴趣,而继续游戏的心理将驱使他们向游戏的纵深发展,从而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以及空间知觉、数、形等的能力。
在自主性游戏中,孩子的情绪是愉快的,但是,有价值的游戏活动,不仅仅是让孩子感到高兴,更要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相信在材料的调整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获得一份快乐,一份满足和一份自信,那时我同样也会获得一份快乐,一份满足和一份自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