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方法指导】
1.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无明显上升或下沉运动
(2)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空气有明显上升或下沉运动,A地受热较多,上升;B、C地受热较少,下沉
•先有空气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3)热力环流等压线特点:
A.同一水平面:高压向高处凸,低压向低处凹;
B.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的气压值永远大于高空)
C.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属性相反。
D.近地面气压低气温高,气压高气温低。(热低压,冷高压)
E.所谓“高压”“低压”,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
(4)图示如下:
垂直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受冷地区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热上升,冷下沉,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形成热力环流的第一步。
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水平运动。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组成热力环流。
3.常见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有:
(1)海陆风
A.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B.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A.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B.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C.地形逆温: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山谷气温低高空气温高的逆温现象。
D.夜雨的成因:河谷地区,夜晚山风倒灌,冷空气在谷底堆积,谷底水汽被迫抬升降温,水汽易凝形成夜雨。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A.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城市中心区受人为热源多等原因影响,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郊区较中心区气温低,形成高压。
B.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拓展练习】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古城昼夜风向变化显著,夜间降雨日数多。2021年1月24日上午,小明和几位周学到大理古城游玩,12时左右到达洱海西侧某大学古城校区时,感觉风力梢大,风向稳定,略有寒意。图1为大理古城周边地形,图2为古城校区位置,图3为沿北纬25.7°线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剖面图。
(1)请在图2中用箭头绘出古城校区(黑点处)12时的主导风向,并说明该风向的判断理
由。
(2)请在图3三种不同线型上用箭头标注气流运动方向,并简述绘制的理由。
【答案】(1)(东南或偏东风)
理由:12时,(古城校区)陆地升温快于洱海(湖泊),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洱海表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从洱海向古城校区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偏东风)。向古城校区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偏东风)。
(2)
东风37理由:大理古城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受山谷风和湖陆风影响;夜间盛行山风和陆风。
【解析】(1)12时,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地面形成低压,相反,湖面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由湖面吹向岸边,形成湖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如图:
(2)大理古城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山谷气温高,坡上气温低,气温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晚上,湖面气温高,岸边气温低,湖面气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