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前言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八十年代末的零起步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作为今天从事公路行业的工作者,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科研和施工工作。今天的课程即鉴于此目的,和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公路发展方面的探讨与交流,也将此作为我们今后开展更深入学习交流的一个起点,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出更好的成绩。
本次课程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公路的起源、世界公路发展情况、我国和自治区公路发展现
状、国家和自治区公路发展规划、我集团路桥产业发展形势及未来前景、我国部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工程项目简介。
第一章公路的起源及发展
一、公路的起源
(一)世界公路的起源
路,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常言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事实。而路中的马车行道,马路、公路、高速
公路,则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科学进化的不断更新产物。
全国高速将统一限速标志公路的历史应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人为修建金字塔而建设的路,应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次之是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伦人的街道,比中国公路要早很多。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波斯帝国大道贯通了东西方,并连接起通往中国的大道,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丝绸之路,这可算是二千五百年前最伟大的公路了。古罗马帝国的公路曾经显赫一时,它以罗
马为中心,向四外呈放射形修建了二十九条公路,号称世界无双。所以产生了至今人们还常用的外国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
公路的修建也有个不断提高技术和更新建筑材料过程。最早当然是土路,它易建但是也易坏,雨水多些,车马多些,便凹凸不平甚至毁坏了。欧洲较早出现了碎石路,这比土路前进了一大步。再后出现了砖块路,也比中国早很多。
在碎石上铺浇沥青是公路史上一大突破,则是近代的事了。
(二)我国公路的起源
中国自古有驿站驿路,但是真正第一条较先进的公路,是1906 年铺设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
根据史书记载和出土的文物考研,于我国商代甲骨文中出现的“行”与“车”字为最多。殷商时,称道路为“行”,西周早期出现了“道”字,到中期又出现了“路”字。西周的道路,分为城邑、野外两大类。秦汉时期,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驰道标准为“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魏晋南北朝时,规定在车马
大道上“一里臵五尺之铜表“,以标明里程。北周时,令诸州夹道一里植一槐树,十里植三树,百里植五树,以标志道路的里程。隋唐宋辽金时代,随着经济大发展,官府更加重视车马大道的修筑、养护及管理,除车马大道的
称呼外,由于货物流通量大增,人、车、马流量巨变,为满足需要沿途需设站,便又称之为野外(长途大道)大道为驿道和驿站。唐太宗下诏要求“率土之内、道路无壅”。唐广德元年及大历元年(公元763—766年),代宗两次下诏,明确规定要地方官员巡视道路,管好道路,并重申,不得在官路上耕种及砍伐树林,路树缺损要及时补植。北宋辽金时代,由国家工部主管,地方则在州、县下设户曹、司户具体负责。元明清时代,从元代起,虽然水路航运迅速发展,但对道路交通也十分重视,不但全国设省管理道路交通,地方的府、州、县设专人管理。并发诏令“道路整修后要及时检查”。清代时,将管理的官名“尚书”和“左右侍郎”改为“大臣”,即交通大臣。对御道的修治则更为详尽与具体,制定了施工与养护道路规范的《东道纪略》大清会典。
从车马大道、邑道、驰道、驿道、官道、御道发展到公路(开始称马路),直到今天的一级、二级、高级公路和全封闭的高速公路,都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公路的概念
(一)定义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意指公共交通之路。道路和公路在意义范围内是有区别的,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二)公路的等级划分
1、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县、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1)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2)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
(3)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4)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5)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2、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
交通量25000-55000 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
交通量45000-80000 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
交通量60000-100000 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
交通量15000-30000 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
交通量25000-55000 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 3000-7500 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 1000-4000 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1500 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200 辆以下。
第二章世界公路发展情况
一、世界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
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此数据不太准确),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回顾历史,国外发达国家公路的发展大致都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正处于第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普及阶段。这期间随着汽车的大量使用,大多是在原有乡村大道的基础上,按照汽车行驶的要求进行改建与加铺路面,构成基本的道路网,达到大部分城市都能通行汽车的要求。
第二阶段从30年代到5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改善阶段。这期间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公路交通改善需求增长很快,各国除进一步改善公路条件外,开始考虑城市间、地区间公路有效连接,着手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规划,英、美、德、法等国都相继提出了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并通过立法,从法律和资金来源方面给予保障。
第三阶段从50年代到80年代,是各国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高速发展阶段。这期间各国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规划的实施与建设,并基本形成道路使用者税费体系作为公路建设资
金来源的筹资模式,日本等国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还通过组建“建设公团”修建收费道路来促进高等级公路发展。各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为公路运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