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实施四、课程教学条件
五、课程特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课程性质与地位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是针对汽车机 电维修工岗位的任职要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流程和方法要求开发的一门课 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 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
3、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汽车零件识图、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在学生具 备这些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后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电控系 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的等专业能力。为“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1、课程建设历程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段。
第一阶段:在专业教学改革和探索实践过程中,在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汽车维修 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有《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实 践能力的培养。此阶段的课程模式为理论课+实践课课程模式。
第二阶段:基于项目的课程模式,将理论与实践何为一体,实施一体化教学,因此,将课程 内容分解成七个项目,通过7个项目的实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第三阶段:在学习研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后,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 计要求,根据《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特点,以故障现象为载体,此阶段的课程模 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2、课程设计理念基于我市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现有专业实训条件和课程团队现状,按照基于工作 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流程和方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设计课程,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社 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1)、职业岗位分析主要岗位包括汽车维修工、服务顾问、备件管理。
次要岗位包括汽车销售、汽车保险、旧车评估。
发展岗位包括车间主管、服务经理、技术总监。
(2)、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车间主管、一线技术工人的座谈,对汽车 维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并行程了汽车驾驶、汽车一级维
护与保养、发动机无法 启动故障检修、发动机排放超标故障检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典型工作任务。
(3)、学习领域即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召开专业教师与实践专家研讨会,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要求,构件专业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学习领域、专业核心领域、专业拓展领域三个部分。公共学习 领域主要设有职业道德、实用英语等课程;专业核心领域主要设有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 器设备检修、发动机机械系统结构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检修、汽车故障 诊断与排除等课程;专业拓展领域主要设有汽车配件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等 课程。
(4)课程目标确定基于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确定了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a.会分析判断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原因及部位b.能正确使用检测仪器设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修
c.能按照规范正确操作,保证维修质量d.能按照环保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弃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方法能力主要包括:
a.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b.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所需信息
c.汽车保险查询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d.能从个案中寻共性,不断累积维修经验
社会能力主要包括:
a.具有较强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b.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c.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d.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5)、学习内容设计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法要求,在调查研究、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 上,通过专业教师、汽车专家研讨的方式确定了本课程岗位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
1本课程岗位共组哦任务主要有:与客户交流沟通,了解车辆故障。查阅车辆技术信 息。故障车辆试车与检查。填写维修工单并派工。根据车辆故障选择检测设备。利用仪器进 行检测与诊断。根据检测诊断结果进行零部件拆检。装配、调整、维护车辆。竣工后车辆试 车与维
修质量检验。向客户反馈检修信息及注意事项。跟踪服务等。
2本课程学习目标主要有:学会与客户、领导、同事交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掌握 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原理。能根据车辆故障现象分析故障产生的部位及原因。会查阅车辆相 关技术信息。熟悉岗位工作流程。能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检测诊断。能正确进 行拆装、检修、装配与调整。会记录工作内容,能制定检修技术方案及检修技术报告。了解 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环保知识。
3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有: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发动机技术信 息资料查询。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拆装用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制定检测技术方案。车辆维 修质量检验。废旧物利用与处理。交流与沟通。检修报告成果与展示。除此之外,在学习过 程中,将职业道德、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贯穿于每个学习内容当中。
(7)学习情境设计针对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特点,从单一到综合、从简 单到复杂、以故障现象为载体,将学习内容设置为5个学习情境:即燃油供给不良故障检修、 点火异常故障检修、近期不良故障检修、排放超标故障检修、综合故障诊断与检修5个学习 情境。其中情境14成并列关系,他们与情境5呈进阶关系。为了便于组
织教学,又将每 个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单元,通过5个学习情境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综合 能力的目的。
三、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方案
通过多个平台实施课程教学。
网络平台:利用课件、任务工单、电子教材、视频资料等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5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原理和检 修方法。
一体化教室:通过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来完成5个学 习情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弄清楚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域原理、初步掌握检测仪器设备使用 及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方法。这里我们通过一个任务实例来表述我们的课程实施过程。 任务名称一一桑塔纳轿车发动机在接通启动开关后,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正常转动,但不能 发动,且无着车征兆。
资讯 教师给学生展示故障车辆,并明确工作任务。将车辆维修资料、维修工单、任务工单
分发给学生。采用PPT课件分析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接受学生关于车辆信息的咨询。
学生通过咨询客户(教师扮演)和使用车辆信息系统填写维修工单内容。通过查阅维 修资料、教材以及视频资料填写任务工单内容。
决策 教师为学生提供所需检测设备,并提示设备安全注意事项。为学生分配故障车辆。接 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学生分成4个工作小组,并选定组长。根据具体故障现象和工作任务要求,选择合适 的故障读码器。
计划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故障排除和检测的工作计划。将制定的工作计划与教师 讨论并定稿。
老师审核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实施学生用故障读码器读取系统故障、根据检测结果填写任务工单老师监控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检查。
检查 学生检查发动机不启动的故障是否排除。
老师监控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评价 老师对各小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注意事项。
学生按教师意见修改工作计划,并进行工作任务总结。
校外实训基地:情境5是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可以将此情境单独安排 在校外实训基地,在技术人员和企业能工巧匠的指导下,通过故障实例、实际故障检修任务 来完成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 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车辆的实际故障引入为切入点,学生可以通过故障现象 来查阅汽车技术资料级维修相关技术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在加血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
故障现象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部位,并提出排斥故障的技术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头脑风暴法: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各自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 行交流和研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以行动导向的方法为主线,始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 者、组织者和咨询者,让学习的过程贴近于真实的工作过程,实现教学做合一。
3、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将图像、文字、声音、是平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电控发动机运行台:通过实物故障演示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仿真软件:模拟实车故障,解决了多人同时操作的问题,可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对知识、技能、行为、团队协作沟通、责任心、独 立计划、实施、自我学习、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成果呈现等全面的能力评价,最终形成以 职业行动能力为标准的的全方位考核机制。
多元评价,建立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
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与沟通,建立学生评价机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课程教学条件1、师资条件
a.双师结构b. 专兼结合
c.年龄结构d.职业资格结构
2、实训条件a.仿真实训室
b.先进的实训设备c.生产性实训中心
d.顶岗实习基地五、课程特与创新
特一: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工学交替
突破传统的模块教学和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结合职业能力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
特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取消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场地全部设置在实训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