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开发区总体规划概述
2.1.1开发区位置、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
(1)开发区位置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昌北新城区,东临江西母亲河--赣江;西倚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梅岭;北毗江西最大的航空港--昌北机场;南携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红谷滩。与南昌母城昌南城仅一水之隔。有新八一大桥、赣江大桥、南昌大桥三桥沟通与母城的联系。开发区在南昌市的区域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开发区航拍图见附图2
(2)规划性质
本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前提下,在经历了14年快速发展的阶段后,通过调整发展观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本次规划提出开发区的性质为:以现代工业为主导,具有文教科研特的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区。
远景目标: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红谷滩、红角洲、凤凰洲互为补充、相互呼应,成为工业发达、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的昌北新城区。
(3)功能定位
坚持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确定的以“四个基地”为目标的基本定位,即: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基地;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低成本的扩张生产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基地;留学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同时充分考虑宏观产业政策的变化,利用南昌总体规划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和综合优势,尽快发展城市商务、旅游、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昌北地区除红谷滩之外另一个有影响的城市中心区。
2.1.2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目标及指标
(1)人口规模
近期(20052010)人口规模22万人。
远期(20102020)人口规模30万人。
(2)用地规模
昌北大道以南,昌西大道以东,港口大道和广兰大道以西,玉屏大街和新建县以北地区(含蛟桥镇、老工业基地和大专院校)。规划区面积为52.43km2(201045km2)。规划范围见附图4
(3)经济发展战略
20042010年间,预计开发区GDP年均增长19%2010年,开发区预计实现GDP 2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2
20102020年间,预计开发区GDP年均增长15%2020年,开发区预计实现GDP 8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7021
(4)社会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公共事业,建设宜居环境,落实科学人才观,实行人才强区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结构转型,大力促进人口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空间发展战略
按照南昌市总体空间结构调整的格局,在实现区域整合的基础上扩大自身优势和特,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逐步改善开发区的空间格局,促进开发区空间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调整。
(6)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安全。在生态健康的基础上,形成区域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水库等生态敏感地区。制定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资源。
(7)开发区建设目标
近期(2005-2010):大力促进开发区增长方式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长转变,以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配套设施的完备高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开发区城市建设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区发展框架和基础。
远期(2011-2020):在自身建设发展较为成熟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外延增长潜力,通过区域整合增强自身发展空间和潜力,以成熟的理念和运作方式实现现代化综合产业区的发展目标。
2.1.3开发区总体布局规划
2.1.3.1南昌市总体规划对开发区总体布局的影响
《南昌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统筹安排,对经济开发区的总体要求是:“规划用地面积52.43km2,到2020年总人口为30万,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重点发展机械制造、轻工食品、电子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昌北城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合区”。
在南昌市总体规划层面确定的位于本开发区或在本开发区外围的市级重大基础设施有:
(1)交通设施
对外交通设施:南昌昌北机场;铁路北站;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绕城高速公路;乐温高速公路;西外环;北外环。
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交通4号线。
(2)市政基础设施
供电设施:盘龙山220KV变电站;纸业集团220KV变电站;麦园220KV变电站。
供水设施:双港水厂(现有)、牛行水厂。
排水设施:红谷滩污水处理厂、白水湖污水处理厂。
垃圾处理设施:麦园垃圾填埋场。
2.1.3.2现状土地特点
开发区的已建设用地达到31.34平方公里,占已批用地43.95平方公里的71.3%,占规划用地52.43平方公里的59.8%。存在问题主要是:居住用地比重偏低,公共服务设施比例偏低,目前看来,土地的外延扩展潜力有限,内涵式更新难度较大。
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年底)见附图3
2.1.3.3开发区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的要点
(1)工业用地:本开发区是以工业为主的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合理规模和布局是构成开发区整体结构的重点。应当根据产业发展重点和合理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2)居住用地:提高居住用地的比例,成套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住宅小区,改善开发区工业区的单一形象,提高开发区的宜居性。
(3)综合交通设施用地:保证公共交通用地,做好前期轨道交通用地的选择和预留,配套停车设施和对外客货运场地用地。
(4)公共绿地:完善绿地系统,尤其是保证公共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
(5)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大力加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近期优先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供应,提高开发区的生活、工作、居住的便捷性。
2.1.3.4开发区总体布局结构
(1)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两翼”的总体规划结构,“一轴”是指以昌九大道、庐山南大道、京九铁路等为主体的南北对外交通轴线,依托这条轴线构造未来昌北城市新区的公共发展带;“两翼”是指以南北发展轴线为分界,将开发区划分为东西两翼,东部主要包括白水湖组团,西部主要包含原有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
(2)组团划分
组团划分的原则为:城市空间结构拓展与调整要求:功能的相对完整性;铁路、主要交通干路的隔断。规划区划分为四个组团,见附图5
①枫林组团
用地规模6.60km2
性质定位:综合核心组团,发展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功能,并设立开发区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运营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器。
②黄家湖组团
用地规模24.40km2
性质定位:精密机械工业、信息产业、科技研发及配套居住基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制造业、计算机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生物工程等产业。规划有配套的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区。
③梅岭组团
用地规模7.35km2
性质定位:综合物流组团及生活服务区。结合汽车及重型机械制造发展仓储物流业。同时主要为黄家湖工业组团作商业、居住配套。
④白水湖组团
用地规模14.08km2
性质定位:白水湖现代制造业基地及其商业、居住配套,发展新型建材、造纸业、精密仪器大中型制造业等,同时结合赣江国际码头规划保税物流及加工区。
各组团规划规模(2020)见表2.1-1
2.1-1  各组团规划规模(2020)
组团
用地规模(km2)
人口规模(万人)
枫林组团
6.60
5
黄家湖组团
24.40
11.5
梅岭组团
7.35
6
白水湖组团
14.08
7.5
合计
52.43
30
(3)规划用地结构
规划用地平衡表(2020)见表2.1-2
2.1-2  规划用地平衡表(2020)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总用地面积(km2)
占总用地比例(%)
R居住用地
R
7.61
14.51
R1
一类居住用地
0.00
0.00
R2
二类居住用地
7.40
14.11
R22
中小学用地
0.21
0.41
C公共设施用地
C
9.19
17.53
C1
行政办公用地
0.11
0.20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0.12
0.23
C3
文化娱乐用地
0.39
0.73
C4
体育用地
0.14
0.27
C5
医疗卫生用地
0.12
0.23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6.96
13.27
C7
文物古迹用地
0.00
0.00
C9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1.36
2.60
M工业用地
M
13.42
25.60
M1
一类工业用地
3.07
5.86
M2
二类工业用地
10.35
19.74
W仓储用地
W
仓储用地
1.11
2.11
T对外交通用地
T
0.99
1.89
T1
铁路用地
0.19
0.36
T2
公路用地
0.25
0.48
T4
港口用地
0.55
1.05
S道路广场用地
S
8.23
15.70
S1
道路用地
8.15
15.54
S2
广场用地
0.08
0.16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0.62
1.18
U2
交通设施用地
0.13
0.25
G绿化
G
8.82
16.82
G1
公共绿地南昌汽车配件
2.70
5.15
G2
防护绿地
6.12
11.67
D特殊用地
D
1.40
2.67
城市建设用地设计
51.39
98.02
E水域和其它用地
E
1.04
1.98
E1
水域
0.98
1.87
E6
村镇建设用地
0.06
0.11
总计
52.43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