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社会中机动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机动车排气污染也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叙述了机动车排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机动车排气污染;人体健康;环境质量
进入21 世纪以来,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用具,这无疑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机动车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社会机动车的两面性,既要看到机动车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也要看到机动车排气污染给我们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带来的严重后果。从即刻起就要高度重视机动车排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危害,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防护治理工作,使人们不仅能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成就感,也感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喜悦感。
一、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
一些固体颗粒和有机酸等,其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据统计,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总量是4607.9万吨,相比2010年增长3.5%,是1980年排放量的30倍。我国许多城市大气污染正在由第一代煤烟污染型向第二代机动车尾气污染型转变。
二、机动车排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机动车排气污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功能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刘美娟[1]等研究也得出,沿街居住会使儿童持续喘鸣发生率增加,随着交通干线与住房距离的缩短,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1.co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co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呼吸道吸入之后通过肺泡逐渐进入人体血液,并立即会与血红蛋白相结合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大了约三百倍,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会导致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并阻碍o2的释放,引起组织缺氧,导致低氧血症,从而导致头疼等病症。如果co
血红素占到人体内血红素总量的60% ~65%,人就会立即死亡。大气中co 的含量如果达到1 / ( 10×104 ) 时,人体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中毒;当含量已达到1%时,人最多只能活2分钟即死亡。
2.so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s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车用燃油中含s量很高,会形成大量的so2。广泛使用的国ⅰ、国ⅱ燃油,含硫量的标准分别是800 mg / kg、500 mg / kg。现在,世界上各大汽车制造厂在2011年7月1日后开始生产国ⅳ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但是我们可能在3年~5年后才可能用上国ⅲ或国ⅳ燃油。这主要是源于中国燃油标准与机动车排放标准不相匹配,甚至是严重滞后的,这不仅影响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还会影响尾气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导致其净化能力逐步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机动车的损坏。so2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so3,吸入大量高浓度so2可能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水肿或痉挛导致窒息等,严重时会对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
3.nox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nox是一种毒性物质,其毒性大约是含硫化合物的3倍。nox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会形成hno2和hno3,对肺组织活动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了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最后引起肺气肿,亚硝酸盐还会与血红蛋白相结合,最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的缺氧。
4.固体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固体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就更大了,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不仅会在肺组织沉积,严重的更可能影响血液系统。并以血液为载体带入人体其他部位(如骨骼和牙齿等)而沉积。一些重金属化合物还会阻碍血红素的合成,侵扰血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甚至损害脑细胞而导致脑损伤,尤其是儿童,严重者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和儿童生长,甚至出现痴呆症状。对于孕妇而言,pb还能透过母体进入胎盘,危及腹中胎儿。目前,中国广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已不存在汽油中含铅等问题。但是,其他抗爆剂的隐蔽使用也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如含mn抗爆剂等。
三、机动车排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据统计每万辆汽车一天排放出一氧化碳3000kg,碳氢化合物2000kg ~4000kg,氮氧化物50
0kg~1500kg。机动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参与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臭氧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相结合而形成的蓝烟雾(可能引起眼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光化学烟雾会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会降低能见度从而影响交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源头,会造成更大的环境问题,酸雨直接破坏农作物,使草原、森林、土壤酸化、还会加快建筑物腐蚀。我国机动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比较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明显增加,防治尾气污染迫在眉睫。
四、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建议
1.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法规建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规定的基础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防治手段的不断提高,各地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有关法规,成立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加强对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控力度,提高机动车污染物监测的公信度。
2.全力减排,逐步淘汰高排放车辆
采用年检、路检、入户抽检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强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对没有取得合格证的车辆进行处罚,建立机动车冒黑烟举报处罚和奖励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广。对在用机动车实施环保标志分类,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及格率,加速淘汰“黄标车”和旧车辆,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区域、时间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对老旧机动车淘汰和优惠补贴经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鼓励倡导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给予一定补贴等。
3.提高燃油品质
2011年7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的机动车尾气国ⅳ排放标准,目前已推迟整整一年有余,现在各汽车厂商都已掌握和制造了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甚至更高标准的发动机。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却是国ⅰ和国ⅱ的燃油,这些油品含硫量分别是国ⅲ燃油的5倍和3倍多,是国ⅳ燃油的16倍和10倍更甚,燃油品质的滞后也给机动车尾气防治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增加了机动车运行成本,给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带来了危害。因此,高品质的燃油是机动车环保技术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各地区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燃油质量标准,质量检测部门加强监督和抽查,
保证机动车燃油质量达标。
4.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