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
【授课单位】【总学时】46
【教材】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之一,汽车保险与理赔这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向客户介绍推销保险、计算保险,办理事故车定损及理赔,让学生掌握汽车保险的基本险种、汽车保险承保与理赔的基本流程,并结合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与理赔方面的实务操作,进行工作任务引领式的项目实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1.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向客户介绍推销保险、计算保险,办理事故车定损及理赔,让学生掌握汽车保险的基本险种、汽车保险承保与理赔的基本流程,并结合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与理赔方面的实务操作,进行工作任务引领式的项目实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为需要,突出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的基本思路是要求学生在了解汽车保险、理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定的基础上,依照每一工作任务涉及的内容设定应知、应会目标和鉴定标准,结合汽车保险、理赔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运用汽车保险与理赔的相关知识,培养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保险的含义、核心概念、职能和作用;
(2)掌握交强险的概念、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等知识;
(3)掌握汽车保险合同的定义,了解汽车保险合同的形式;
(4)掌握汽车保险产品的内容,以及汽车投保的条件和原则;
(5)掌握核保的概念、方式、工作流程及核定保险费的方法;
(6)掌握投保单的填写内容、填写要求、签发保险单的流程;
(7)掌握汽车保险理赔的原则、特点及业务流程;
(8)掌握接报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9)掌握现场查勘的方法、准则和流程;
(10)掌握车辆定损的主要内容;
(11)掌握交强险、商业保险赔款理算的方法;
(12)掌握汽车保险未决赔案、拒赔案件的处理办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帮助客户分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帮助客户正确规避风险;
(2)能够掌握各个险种的特点和车险产品的异同;
(3)能够为客户详细讲解汽车保险承保的内容;
(4)能够帮助车主分析其机动车面临的风险大小;
(5)能够正确为客户核定保险费;
(6)能够按照流程完成签发保险单的工作;
(7)能够为客户讲解汽车保险理赔的一般流程,便于客户遇到事故后正确索赔;
(8)能够初步完成接报案的相关工作;
(9)能够完成立案相关工作;
(10)能够初步执行车辆定损和核损工作;
(11)能够独立计算交强险和各商业险赔款;
(12)能够向被保险人耐心解释拒赔案件的原因。
3.素质(思政)目标
(1)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汽车保险意识;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
(4)践行追求卓越、至善至美的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5)养成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
(6)养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提升职业素养;
(7)提升整体意识、责任意识、保险意识;
(8)提升诚信意识、服务意识、时间意识;
(9)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分为12个部分,内容包括汽车保险的基础知识、汽车保险的险种、汽车保险合同的签订、制订汽车保险投保方案、汽车核保政策、保险单的填写和签发、汽车保险理赔的相关知识、报案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查勘立案的相关知识、车辆的定损核损、赔款理算和核赔结案,其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要求及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实施
4.1 教学条件
我校十分注重建设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活动室、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数据库等。
同时,我校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为本课程的教学出谋划策。汽车保险理赔知识
4.2 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采用讲解、多媒体演示、场景模拟法、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知识应用的机会。
(1)讲解法:主要用于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行业岗位知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
(2)多媒体演示法:在讲解过程中,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3)场景模拟法:针对所教内容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训练来提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4)讨论法:根据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讨论,使其在讨论中逐步提升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5)翻转课堂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上对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享和讲解,并对其讲解进行补充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