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常用充电方法研究
作者:徐华中 杜虎
来源:《硅谷》2014年第19
        介绍了马斯对锂离子电池充电特性的理论研究。根据该研究,从充电过程角度对常规充电方法和快速充电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锂电池充电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锂电池;常规充电方法;快速充电方法;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042-02
        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高、体积小等优点,是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的首选,使用最为广泛[1]。锂电池对电压的精度要求极高,要求误差小于1%。当前使用较为常见的是额定电压为电动车电池充电3.7 V的锂电池,该电池终止充电电压为4.2 V,允许误差范围为0.042 V[2]
        1 锂电池充电的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马斯针对电池充电性能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得出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6]
        1
        式(1)中:充电过程某一时刻的充电可接受电流;
        充电开始(t=0)时锂离子电池可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
        充电时可接受的电流衰减常数,与电池状态及结构有关。
        由上式可知,在充电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条呈指数规律下降充电曲线,只有小于该接受曲线的电流才是电池允许的充电电流,该曲线也称为最佳充电曲线[5]。马斯还指出,利用瞬间停充或大电流放电可以消除极化现象,提高充电效率,这也是快速充电的理论基础[4]
        2 单体锂电池充电方法研究
        锂电池有恒流-恒压充电法(即常规充电方法)和快速充电方法,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2.1 恒流-恒压充电方法
        该充电过程为首先以C/15C为单体电池的容量)的涓流充电。当电压达到到恒流门限2.5 V时进入恒流充电,此时以1C的恒定速度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当电池电压达到恒压门限4.2 V时进入恒压充电,充电电流不断减小,当电流降低到C/10C/15时,终止充电[4],如图1所示。
        1 恒流恒压充电法
        2.2 快速充电方法
        常规充电尽管可以实现充电效果但没有解决充电时的极化现象。依据马斯的理论,下面介绍两种可以减轻极化现象的方法。
        2.2.1 脉冲充电法
        此方法与恒流-恒压法的区别是当电池电压达到恒压门限4.2 V时,进行脉冲充电。此时充电电源间歇性的对电池以恒定电流充电,依此可以减轻极化现象,如图2所示。随着电池逐渐充满,停充时间越来越长,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占空比也越来越小,当占空比小于5%10%时,停止充电[3]
        2 脉冲充电法
        2.2.2 变电流间歇充电法
        该充电方法是建立在脉冲充电和分级定电流充电的基础上的,区别是将恒流充电阶段改为限电压变电流间歇充电,如图3所示。
        3 变电流间歇充电法
        充电过程为先采取较大电流作为初始充电电流,电压逐渐上升,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时停止充电;保持一会停充后,减小电流继续充电,当电压再次达到截止电压时停止充电,如此往复34次就可以将充电电流减小到一定的截止电流;最后用给定的截止电流充电至截止电压,充电结束[3][5]
        3 各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现将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1 充电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充电方法
        恒流恒压充电法 充电速度快,硬件结构简单 不易控制,产生析气量
        脉冲充电法 无大量析气且不发热,充电速度快,充电量足,电池寿命好 极板活性物质易脱落,能量转换率低
        变电流间歇充电法 无大量析气,能量效率高,充电速度较快 控制硬件复杂,造价高,常用于大功率快充情况
        4 结束语
        根据马斯提出的锂电池充电原理,我们对锂电池的充电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该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充电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充电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价值,为充电方法的继续研究提供
        思路。
        参考文献
        [1]胡清琮,陈琛,王菁,等.基于恒流/恒压方式的锂电池充电保护芯片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20084.
        [2]徐进.锂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和测试[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
        [3]罗卓.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389):76-77.
        [4]吴斌.嵌入式移动系统中电池充电算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5]林佩君.串联电池组新型均衡充电系统的研究[J].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12.
        [6]王坚,秦大为,季宝华,等.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J].电池工业,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