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解析
作者:李小荣,李新元,万晓华
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22期
李小荣1,李新元2,万晓华1
(1.蒲城县农广校,陕西蒲城 715500;2.蒲城县种子管理站,陕西蒲城 715500)
摘 要:高产、高效是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小麦玉米轮作栽培这项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技术涉及秸秆机械还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诸多领域的问题。对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所具有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解析说明。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
小麦玉米轮作栽培这种模式是一项对于秸秆机械还田,小麦、玉米播种、收获、施肥等问题进行全面覆盖的生产技术体系。这项栽培技术的运用,对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结构的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不但对于减少劳动工序、节省机械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使农业活动高产、高效的目的得以实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1.1 小麦品种的选择
选择了郑麦366、豫麦34等强筋小麦;选择了郑麦58、新麦18等优质中筋小麦。
1.2 整地施肥
在进行整地施肥这一过程中,应该对土壤进行深耕或者深松达到25cm,对于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应该要进行广泛推广,对上一茬留下的玉米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耕前必须施以足够的基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同时,对化肥进行适当利用,将凭产定氮法作为氮肥使用数量的依据,依照测土定磷、钾的方法来决定磷、钾肥的使用数量,基肥与追肥的科学比例应该是4:6,与此同时,应该对配方肥以及复混肥进行适当运用。
麦轮胎 1.3 对小麦进行适期播种
针对半冬性小麦品种,一般可以在10月5~15日期间播种,对于弱春性的小麦品种可以在10月10~20日期间播种。针对成穗率比较高的小麦品种的种子用量每公顷土地可以达到90kg~120kg;而对于成穗率相对较低的小麦品种,可以适当的往后推迟其播种时间,并增加播种数量。
1.4 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
为确保全苗,在小麦出苗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查苗、补苗活动。在12月上旬期间,可以对深度为0~20cm、含水量少于20%的麦田土壤进行冬灌。等到开春之后,应及时地对麦田进行中耕,将地温提升上去,把杂草予以清除,以实现麦苗健康生长的目的。拔节末期可以进行春灌活动。对于处于孕穗期以及灌浆初期的小麦可施以小水灌溉,与此同时,小麦的防倒伏工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高产田地每公顷土地可以追施尿素75kg~120kg。
1.5 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问题
针对处于起身期的小麦应该进行纹枯病的防治工作,将每公顷750mL的20%三唑酮乳与750kg的水进行配比得出的喷雾可以对白粉病以及条锈病进行预防。对于扬花初期的小麦可以运用50%多菌灵或者70%甲基托布津对赤霉病进行防治。10%吡虫啉或者50%辟蚜雾等可湿性粉剂可被运用于麦蚜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化学除草工作应该在2月份的上旬期间进行,马乳油、巨星等是较为有效的除草用剂。喷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说明进行。
除此之外,由冬春旺长导致的冻害也是小麦生产面对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项难题应该对小麦播种运用全面的栽培管理技术。
1.6 及时对小麦进行适当的收获
收获工作应该在小麦的蜡熟末期进行。收获小麦的同时,也应该增加秸秆机械的使用力度,尽量增加还田面积,通过小麦高留茬以及麦秸麦糠覆盖来把还田数量进行增加,这样,土壤所具有的有机质含量能够升高。
2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2.1 玉米品种的选择
对济单7号、郑单958以及浚单22等具有高产优质特点的玉米杂交品种进行了选择。
2.2 玉米的抢时早播
抢时早播是播种夏玉米时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可以于5月下旬~6月上旬这一期间,在小麦收获前的3~7天对套播玉米进行播种,6月上旬小麦收获之后运用抢时铁茬机械对直播玉米进行播种。从玉米品种所具有的特点出发,来决定播种密度的大小。每公顷5.7万~7.5万株之间是比较适宜的范围。
2.3 苗期的玉米管理
当玉米苗处于三叶期时,应该对其进行间苗,处于五叶期时应该进行定苗。把小苗以及弱病苗予以消除,保证玉米苗做到既全且齐,又匀又壮,对苗的体整齐度进行提升。中耕要保墒防旱,使玉米的幼
苗能够健壮生长并具备发育的根系。2~3次的中耕松土活动可以在苗期进行。对于处于拔节期的玉米,应该把弱株以及小株进行拔除,确保玉米苗体的整齐程度,使其体密度较为合理。对于处于拔节初始阶段的玉米应进行深中耕培土工作,这样气生根才能得以下扎,根系的吸收范围方能变得更为广阔。
2.4 对于玉米的肥水管理
肥力水平较高的前提下每公顷土地可以施用300kg的纯氮、90kg的五氧化二磷或者120kg的氧化钾。在玉米的拔节初期可以一次性开沟使用所有的磷肥、钾肥、有机肥以及20%的氮肥。当玉米进入到大喇叭口期时,应该对其重新施用孕穗肥,对总氮量的60%进行追施,这样玉米才能穗大粒多。在玉米籽粒灌浆的初始阶段,应该运用浇水撒施或者条施的手段对20%的总氮量进行追施,同时也可以运用磷酸二氢钾或者尿素来对叶面进行追肥,这样的做法会使玉米叶片在后期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以及更长的功能期,玉米粒的重量得以增加。玉米在大喇叭口时期到抽雄后的20天对于水有着很大的需求,一定要及时浇水,使土壤的含水量田达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
2.5 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问题
为对粘虫、蚜虫以及红蜘蛛等虫害问题,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病害问题进行防治,玉米一旦出苗就应马上对其喷药。另外可以使用病毒康等用于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对产生粗缩病、矮花叶病的田块进行控制。玉米抽雄期应该着重留意对大、小斑病,锈病以及弯孢菌叶斑病等进行防治。对于处于花粒期的玉
米一定要加强弯孢菌叶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等病害以及红蜘蛛、蚜虫等虫害的防治工作。玉米播种后出苗前3叶前,应该对都阿合剂或者乙阿全剂之类的除草剂进行运用,以实现对土壤的化学除草。
2.6 对玉米应该进行适当及时的收获
严格依据玉米的成熟标准来对玉米进行收获。以下是表明玉米已经成熟的一些标志:苞叶变得干枯、叶变得发白、黑层已经出现、伤口变得松开、籽粒乳线已经消失。另外适当地晚收玉米也是被提倡的。
3 结束语
对于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以及大力推广,不断创新农业耕种手段,在进行农业活动的过程中,对品种选择、种子播种、幼苗护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诸多环节都应该投入大量精力。利用农业机械的创新来带动农业技术、农艺制度的创新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得以科学地衔接,最终实现农业活动高产、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春玲,侯军红,关立. 优质强弱筋小麦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10(7):116~117.
[2] 王水柱,任怀民,张献丽. 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2012,11(8):102~103.
[3] 吕松杰,李改玲,李兰菊,等. 超矮秆、超高产中玉王玉米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2,11(8):117~119.
[4] 刘文杰,张春芳,祁忧民. 玉米栽培种植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12(9):111~112.
[5] 王志芬,吴科,等. 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0(4):126~128.
[6] 李洪梅,白洪立,王西芝. 不同收获时期对夏直播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6):180~182.
作者简介:李小荣(1978~),女,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李新元(1978~),男,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万晓华(1986~),男,技术员,本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