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间隙与段差原则
1.内饰和外饰的段差与间隙的要求是不同的;
2.如果制造公差装配公差可以很好的控制,内饰件间隙可以越小越好;内饰件之间的段差重要性次于间隙的重要性,因为内饰首先要保证封闭,不能在搭接处露出钣金;有时可以牺牲段差来弥补间隙,比如门槛装饰件与立柱下饰板的搭接,产生段差而消除了间隙;
3.外饰件的段差越小越好,比如前保与翼子板之间的段差,国内很多车型已能实现0段差;但前、后保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是要求存在的:0.2----1,因为前后保与车身存在一定间隙的情况下,当前后保受到撞击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对车身的损坏,毕竟钣金件要比塑料件贵的多;
4.一般仪表板与前风窗玻璃大约为5-10mm的间隙。与A柱内板为1-2mm,与前车门为6-8mm;
5.一般通过扫描样车点云,描出样车结构断面,测出间隙值,制成间隙公差表,样车、小批量生产时再根据车型定位、定价与生产工艺给出实际公差;但真正生产出来可能就会有差距,主要是跟工艺有很大关系;一般作结构设计时,间隙就给出,但设计间隙不一定跟实际准确,要
考虑干涉,造型等因素。所以结构设计过程中,会有很多修改.不是结构设计修改,就是造型设计修改。但一般的间隙都有约定俗成的值,也就是经验值!比如车门中心板与本体的间隙就是零,开关面板与本体的间隙一般是0.5mm。但是材料的收缩率不一样,有时候控制的就是不一样。在装配的过程中也肯定会有装配误差之类的,就更有一些不同了,各种车辆的要求标准也不一样,但是最终的设计目标都是达到最佳装配的效果,最好是零公差。
6.间隙是与产品定位紧密相关的,定位没设计好,你的产品做的精度再高那还是无法保证间隙面差的;
7.能不留缝的就不要有缝,避免缝的出现;有缝的地方尽量要采用合理的结构去遮盖,用翻边或者帽檐结构去避免直接看到缝;都无法实现的时候,从视觉效果上解决,避免视线直接观察到。内饰件
8.间隙应该根据产品的具体位置来定,还要考虑到装配。一般单边都是在0.2mm。间隙的目的就是控制成品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以及成型公差;
9.汽车内饰件固定件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5~1mm,活动件之间的间隙一般为2~3mm,配合面差一般为1~2mm;
10.间隙大小不比间隙不均重要 关键是间隙看起来要均匀 设计时还要注意留电镀、喷涂、皮纹等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