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思考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和支撑,如果没有独立强大的零部件工业,就不会有完整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随着汽车产业“井喷式”的发展后,进入了一个激烈竞争下的理性平稳增长期,导致国内整车市场进入以价格战为主导的商战中,成本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也是生存的基础,而在汽车总生产成本中,零部件占70%——80%,因此,只有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才有整车成本的降低,才有竞争力,才有汽车产业发展。
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我市汽车零部件工业,提升我市汽车零部工业的竞争力,使我市汽车产业在竞争中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一、长春汽车零部件工业
(一)汽车零部件工业概况
2004年,长春市拥有各类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310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亿元。近年来,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的投入和与德、日、美、法等国和地区的零部件企业合资合作,建立合资独资企业71户,全市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20 项,总投资181亿元,形成了富奥集团、四环股份、PQ35平台等一
批较大规模的集团企业和拳头产品,从而实现了在结构上、装备水平上有较大调整和提升,产品涉及发动机、变速箱、保险杠、电线束、减震器、底盘、汽车电子、内饰
等9000多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实现出口与国外主机厂OEM配套,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配套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春汽车配件1.零部件工业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没有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发展模式。
所谓发展模式就是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主机厂与配套厂、配套
厂与配套厂之间的关系上。主机厂与配套厂的关系应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运作。这取决于两者目标的一致性,即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前提下,只要价格可以、技术标准达标、质量可靠、服务到位,两者的合作即可成交。而我们往往要受到隶属关系和行政分割等因素的影响。
我市较大规模的零部件配套厂商,从组织形式上大部分隶属与主机厂为中央直属亲缘关系,其它还有省属、市属、区属、无隶属等等。在这种体制下,必然有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对主机厂与配套厂的关系、配套厂与配套厂的关系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作,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发展模式。就造成了零部件企业在跨地区、跨集团间的企业兼并、资产重组、上规模、上档次产生一定的困难。必然导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重复建设,"散、乱、差"现象存在,使零部件工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成
本以及服务等方面竞争能力不强。
2.零部件工业总量小,发展滞后,跟不上整车的发展。
全市310家零部件企业,超5亿元企业11户、超亿元企业只有53家、超千万元企业147家,规模以上企业222户,占71.6%。2004年总产值260亿元,仅占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19.5%,也就是1/5。而2003
年,全国实现汽车产业销售收入9290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为3003亿元,约占总量的1/3,而在2004年,零部件产业实现的销售额已经基本上与整车销售持平。可见我市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7,由此推算,我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3.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弱,国产化率和配套率较低。
从一汽集团长春整车基地采购份额看2003年为423.4亿元,其中KD进口171.4亿元,占40%,外地156.7亿元,占37%,长春市88.4亿,占20.9%。从采购比例分析产品,KD进口的40%零部件主要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和现今没有国产化的零部件(变速箱、自动变速箱、安全气囊、驱动桥、减震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等)这充分表明了我市在技术含量高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处于被动的局面,技术也还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没有实现国产化。
研发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绝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零部件企业的配套产品开发仍依赖主机厂或购买国外技术。即使像富奥这样大型公司,2003年研发经费投入为1035万元,仅占销售收入的0.2%,而其它企业更是微乎其微。与欧美发达国家投入5%和我国要求投入1%—1.5%还相差甚远。
4.零部件工业产业集度和专业化生产水平还较低。
产业集不是生产企业简单扎堆儿,而是围绕核心产品进行生产环节上的有机分工;不是简单的加工组装,而是要围绕关键零部件产品进行系统集成和模块生产的专业化合作;集企业不仅是生产链的相
互配合,还要有科技、研发、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各项功能的延伸。在这方面我市零部件工业还远没有形成。
我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布局分散,相对分布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绿园区、长春工业经济开发区及一汽周边地区,难以形成政策资源、环境资源和要素配置资源的积聚效应;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小而全”、“大而全”,产品无系列或系列发展滞后,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造成零部件工业无序布局和资源浪费。
二、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发展对策
确立正确的发展模式,把建立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为一项重大的
战略任务来实施,完善零部件工业体系。
我市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应打破现有体制的约束,突出一个“放”字,使大规模的零部件配套厂(富奥公司)彻底脱离母体、放虎下山,独立门户走向市场;按着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发展方向,形成以整车厂为顶端,大型模块化生产企业为第一层级,二、三级配套商及其以下数万计的零部件企业,为各层次的金字塔型的零部件工业体系。充
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开发系统产品,提高对二、三次配套厂的管理能力。兼顾供应商和主机厂利益,互为支持,互利共赢。促使主机厂重
心前移,主动为供应商的生存发展创造机遇,提供支持,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创造出我市零部件工业能面向国内外市场,能参与国际分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零部件发展的新模式。
(二)、具体措施
1.组建特大型汽车零部件工业集团公司及合作联盟体系。
以一汽集团规划将零部件生产性辅业进行分离为契机,以政府引导和产品配套链为纽带,按照市场经济
的要求,利用企业改革有关政策,通过资产划拨、兼并、参股及控股等方式,在富奥公司、四环股份公司、一汽四环集团公司、一汽实业公司和我市非一汽集团的零部件(现有的220户规模以上)企业间进行整合重组, 同时也可创造条件进行跨地区、跨集团间的企业兼并与重组。组建以富奥汽车零部有限公司为核心、以一汽四环股份等企业为骨干的长春特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公司,并向跨国集团方向发展。以为一汽集团、国内其他主机厂、国际市场、社会备件市场等四个主要市场需求为导向,共打“富奥”品牌。通过零部件企业的整合重组,迅速壮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快速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合并趋同产品,规模化生产、集化发展的新模式。使我市成为具有系统开发、模块供货、可参与国际竞争,国内最具规模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特大型跨国集团的所在地和生产基地。
2.提高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国产化率,扩大配套份额。
近期针对一汽集团新车型(一汽大众奥迪、宝莱、开迪三个车型和轿股马自达一个车型共10大类,56个产品)深度国产化的战略需求,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的力度。同时,在一汽车集团的协助下,吸引各方资金加大投入,利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这个载体,千方百计谋求更多份额的属地化生产的比重;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已形成了一定基础,已批量为引进车型国产化配套、影响整车性能、具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产品,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空调系统等;集中发展国内刚刚起步,但具有潜在市场的高技术含量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