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好马要吃回头草
安利汽车在她身上,看不到女性领导者因掌控一方而显露出的“咄咄逼人”。优雅端庄、内敛含蓄,这是郑李锦芬给人的印象。
郑李锦芬,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行政总裁,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优雅端庄、内敛含蓄,这就是郑李锦芬给人的第一印象。她的出场仿佛就是公司最好的一张名片。在她身上,看不到女性领导者因掌控一方而显露出的“咄咄逼人”。当员工们亲切地称呼她“郑太”时,你就会明白她那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在一个女性管理者身上体现得更为完美和谐。
领导安利走进中国内地
1975年,郑李锦芬毕业于香港大学。毕业后,她在香港政府政务处担任行政主任,沿着从政的道路往下走,稳定的前程清晰可见。1977年的一天,她偶然看到了一则安利的招聘广告。这则广告用很大篇幅介绍安利在香港的发展计划,目的却只是为了招聘一名秘书。她突然觉得加入
商界也许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毅然辞职。
这是郑李锦芬平生唯一一次“跳槽”。这个决定果然改变了她的命运,同时被改变的,还有安利香港未来的发展格局。
加入安利仅仅3年,郑李锦芬便成了香港安利的掌舵人。在号称“购物天堂”的香港,很多人并不看好安利不靠店面的直销模式,但在郑李锦芬的努力下,安利在香港扎下根来。进入90年代,安利成为香港最大的直销公司。
“如果把香港比作一个小河塘,台湾就是湖泊,而到了内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这是郑李锦芬向美国总部报告她对中国内地市场看法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她的努力下,1992年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在广州注册,如今日益发展壮大。
传销禁令下的临危变阵
正当安利在中国的发展一帆风顺,危机却悄然来临。原来,1995年以来,伴随着安利的直销活动不断发展,“传销”活动也开始在中国内地活跃起来。
所谓“直销”(Direct Selling),是指通过简化、取代中间商,来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满足客户利益最大化。“传销”则是以骗取下级经营者的押金为直接目的的非法活动。一字之差,失之千里。直销进入中国市场,竟然滋生了一个“传销”的行业,形形的传销公司,打着直销的名号到处骗人,有关部门下定决心整治这种现象。
1998年4月21日晚7点,酝酿多时的传销禁令通过《新闻联播》发布了。郑李锦芬此时也坐在电视机前,平静地关注这一消息的正式发布。“那天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多年以后,她还是难以忘记那一天。但郑李锦芬没有退路,她的背后,是公司上千名员工;她的面前,是公司实行了41年的直销制度需要变革。
另一方面,在深夜两点钟,郑李锦芬代表公司向美国总部作了汇报。公司创办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只对郑李锦芬镇定地讲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安利总部可以帮助你们做什么?”第二句是“我们会坚持下去!”
得到了总部支持的郑李锦芬立即着手组织应对政策变化。她一方面要求公司在内地30多个城市的店铺停止销售产品,但可以接受顾客退货;另一方面则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终于,在1998年7月,安利(中国)成为第一家获准以“店铺销售+雇用推销员”模式转型的公司。
郑李锦芬领导的这次变革,被理查•狄维士称为“安利41年来前所未有的革命”
营销多元化管理本地化
营销上,郑李锦芬提倡多元化,管理上她则要求公司本地化。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生产研发,郑李锦芬已经把公司打造成了非常“中国化”的公司。
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郑李锦芬有着很深的理解。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财富,是对于直销业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很多企业面临的员工去留问题,郑李锦芬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留在一个企业还是另寻高就,是任何人都需要慎重对待的选择。
“一家公司的经营前景如何,它的文化气氛是否适合我,它为我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是怎样的……这些因素对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
只是考虑薪酬,那么视野和发展的空间都会大受局限,可能就会因此错过美好的生活。当然,如果经过仔细权衡还是决定离开,那也不要犹豫,要尽力为了明天而努力。”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郑李锦芬偏偏认为“好马要吃回头草”。事实上,她也宽容地接纳
了不少曾经离开的员工。除了对待员工要宽容之外,郑李锦芬认为成功的企业也应该注意员工的培训,让员工时刻感到成长和进步,这样才能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她说:“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是名企最为吸引人才的因素之一。因为员工的发展来自培训和日常的学习、锻炼,一个企业如果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是很难有稳定的人力结构的,而成功的企业,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