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   
           
【了解作者】
    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1956年生于中国四川,现居北京。“鲁迅文学奖”三连冠得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他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还被网民称为“最有良知的作家”。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拥有众多读者,《飞向太空港》是“航天七部曲”第一部;《中国863》是国内第一部书写高科技的作品,在科技界、知识界、文学界反响强烈;《全球寻“北京人”》传播海内外,并由此刮起一股寻“北京猿人”的热潮;而反映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人心》,不仅获得鲁迅文学奖第一名,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飞向太空港》获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
【主要内容】
概述: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它的成功,震撼了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中国在国际航天业竞争中的重大胜利,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发射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他们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详细: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他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打入国际市场,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好体现。1985年6月,中国带着自己的同步通信卫星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参加了国际巴黎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拉开了中国空间技术走向世界的序幕。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火箭也发生爆炸。对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十分有利。1986的年4月,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获得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支持。但是由于中国火箭专家首次涉足世界商业发射市场,没有经验,屡屡受挫。中国航天人认真反省,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终于
在1988年,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卫星,决定由中国发射。经过多方努力,1989年12月,美国白宫发言人正式宣布批准“亚星”(及其他两颗卫星)许可证。在中美合作过程中也进行着各种困难和磨合:气候的恶劣,箭星合一方面的技术壁垒,双方技术方面的防范,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方面的障碍,我国通信工程的落后……中西方进行多次交流,既是对手也是朋友。
最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关键就看1990年4月7号的天气预报了。 4月7号,天气一直很糟糕,吴传竹表示晚8点后,天气才会有好转。发射程序进入最后四小时准备时,天气突变,眼看雷阵雨就要来了,胡世祥竟然只用了三分多钟爬上了十一层楼高的发射架,刚打开的发射平台,又匆匆关闭了。发射程序中止。指挥控制中心,早就宾客满座。今天中国第一次发射美国卫星,还要现场实况直播,为了让亿万观众看清发射场面,直播组在发射场附近安置了八个机位,使观众可以从八个角度看到火箭发射的真实画面。气象处处长吴传竹给指挥部报告了结论性意见:9点开始天气转好,云层变薄,可以看到星星,有近一小时的云空。 9点整,发射窗口终于打开了。点火 ——  起飞—— ;三级火箭二次点火成功——;火箭起旋!星箭分离!直到这时,中外专家们才紧紧拥抱在一起。“亚洲一号”卫星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后,休斯公司总部副董事长鲍夫曼说这次中国有三点做得漂亮:一是气象预报准确;二是发射时间准;三是卫星入轨精度高。本来要求不能偏差超过一百公里,实际只偏差了九公里。
【艺术特】
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李鸣生十七岁来到西昌,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他在那里打过山洞,当过计算机技术员和宣传队创作员。他的航天文学之梦和着西昌这座中国的航天城一起长大成熟。80年代以来,他陆续发表了很多“航天人”系列报告文学。当我国定于1990年4月7日将在西昌运用“长征三号”火箭首次为国外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消息一经发布,他就确定了这次采访。他对此次事件的始末进行全方位跟踪采访并叙述表达出来。作品内容涉及到航天方面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刻意于结构,却把一幅长卷的布局处理得自然流畅。
其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
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作品分为“通向宇宙的门前”“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火箭,另一个伟大的发明”“我们都是地球人”“跨越国界的飞行”“走向新大陆”七个章节。整部作品,从宏观角度看,按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顺序展开勾勒,作品用世界航天史和中国航天史两幅画面,一起构成中国当代航天活动的背景,因而具有格局上的宏观性。
再次,作品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作品刻画了像任新民、胡世祥、谢光远、江可达、乌可力、陈寿椿、上官世盘、沈荣骏等优秀的航天人,还有一批默默耕耘的航天人。例如:对宋健的落泪,对任新民目光的描写,对胡世祥神情的刻画等,都极富个性,极富魅力,及令人感动。他们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长征三号”的形象以“神龙”之比,“明灯”之称,“红旗”之托,“迷人”“夺目”之赞,把“长征三号”神采飞扬的雄丽之姿,描画的何其生动!“长征三号”升空瞬间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声威,刻画得同样有力。两处描写都不以模真为满足;因注满作者的激情,变得像是先驱的壮别。
作品主体结构呈两大板块交叉递进状,一块是“外交斡旋”,一块是“科技攻关”。两块交叉成犄角式递进。胜景迭出。他们是科学家和企业家,但不乏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在他们身上,民族传统革命传统体现得十分鲜明, 又能接受八面来风, 将这种传统提升到与当代生活相适应的高度。他们勇于为民族建功立业, 却不居功自傲; 他们善于自勉, 也善于励人; 他们甘苦备尝, 却自奉甚俭, 他们羞于内部磨擦, 却善于化干戈为玉帛。作品曾这样介绍乌可力,“五年来,为了把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商业市场,乌可力的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从亚洲到美洲,从美洲到欧洲……连续一个星期,几乎全是在上万米的高空度过……” 虽欠生动, 仍可惊人。科技攻关不像外交斡旋那样富有戏剧性,报告文学也难于细究科学家属于科技领域的思维过程,可以描写的是科学家们争雄世界的志向和临难不苟的牺牲精神。例如任新民在签字画押时说的那句气概非凡的台词。
【能力训练】
    十六年前,当命运的列车轻轻一颠,便将我抛在了这块荒凉的土地上时,我的心远比严冬的大凉山还要凉。我仿佛一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情,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一个人应
该得到的一切。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片被上帝遗弃的土地上,日后还会升起什么“亚洲一号”卫星。
    然而今天,当踏上这片亲切而又陌生的土地时,我一下子便深切地感到,有股无形的冲动和热能有一种大树的根须抓住了泥土样的恋情,在反复折磨着我的心眼前沸沸腾腾的情景,似乎在向苍天昭示着什么。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这次发射是幸运还是倒霉,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我却分明看见,过去的一切正在逝去。在原始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美好而残酷的碰撞中,一个红扑扑的如同朝阳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跃起。我仿佛不是回来采访,而是回来寻——寻我的青春曾经留下的脚印,寻我的日子曾经苦恋过的梦想,寻我的热情曾经燃烧过的希冀,寻我的生命曾经拥有过的月亮和太阳!
1.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的著作《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王树增  飞向太空港  我再次回到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内心激动满怀期待
B.李鸣生  长征        再次踏上长征之路,内心激动
C.王树增  长征        再次踏上长征之路,内心激动
D.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  我再次回到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内心激动满怀期待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
B.这部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
C.这部作品描写了以谢顿为首的一“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终期过程。
D.这部作品展现了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一些经历。
二)
    所以,在中外首脑协调会上,每当他与美方洽谈或者交锋时,他总是谈笑风生,潇洒从容,
能侃善辩,既有指挥官的胆略,又有大老板的派头,因而深得美国朋友的敬重。他不仅喜欢用玩笑开头,还善于以玩笑结尾,其间还常常来上几句俏皮话,使会场的气氛显得既团
结紧张,又生动活泼。特别是当双方遇到矛盾,相持不下时,他会突然甩出一句玩笑,使会场气氛一下便缓和下来。
    当然,玩笑不是乱开的,也不是好开的。更何况,这是“国际玩笑”。因此,只要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在胡世祥的每一个玩笑里,其实都都深藏着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3.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的著作《飞向太空港》,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李鸣生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胡世祥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B.王树增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胡世祥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C.埃德加·斯诺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王永德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D.李鸣生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王永德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书是对“长征五号”发射“亚洲一号”整个过程的画卷式描写。
B.《飞向太空港》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李鸣生,这部优秀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自豪的情绪。
D.在安装调试“亚洲一号”过程中,中方十分注意防范自己的技术外泄,美国也仅扮演着对手的角,对我们进行了技术防范。
东风1号
(三)
此刻,大片的云团已经开始移动,但发射场上空仍有云层笼罩,本来刚才已经停息了的雨水,现在又悄然飘落下来。王永德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他几步走下台阶,站到草坪的中央,伸手试了试雨量的大小,然后又急切地朝发射场方向的上空望去,一种悲怆的情感搅得他心口发疼。雨点飘洒在他的脸上、身上,他竟然没有丝毫的感觉。朦胧夜中,他那
张被雨水打湿的脸,让人感到仿佛突然瘦了一圈。
6.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王永德在卫星发射前夕悲怆、焦急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