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开放式理解性默写80题
01
学生版
1.
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惟悴]
2.
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
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4.
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5.
杜甫《登高》中“ ”一句与陆游《书愤》中“              ”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6.
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7.
诗人登高抒怀,吟咏出豪迈之句。杜甫《登岳阳楼》中“          ”写诗人四面眺望,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湖水之上;黄庭坚《登快阁》
中“              ”写诗人叶落时节登高远望,天地更显广阔无边。
8.
中国古代文人有登高望远的情结,他们登高揽胜,寄托情志。杜甫登临岳阳楼,面对“          ,          ”的
洞庭湖,顿生忧国之思;黄庭坚登上快阁,看落木千山、澄江月明,而生归隐江湖之念,最后吟唱道“                              ”。
9.
古人登高,情怀各异:杜甫在《登高》中以“              ,              ”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着笔,极写飘泊孤独与年老多病之悲;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则以“                              ”两句,表明自己决意归隐江湖、不存世俗机心的情怀。
10.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              ,              ”。
11.
“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
12.
“阑干”一词多意,既有纵横交错的意思,亦可指栏杆。含有“阑干”一词的精彩诗句有“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3.
在所有兵器中,剑的意象与诗词结合得十分紧密,古代诗人经常借剑的意象来表达尚武精神报国精神等多种思想感情,如诗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4.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 ,”;白居易《琵琶行》“ ,”渲染分别时的凄
凉;“              ,              ”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              ”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              ,              ”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              ,                  ”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15.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6.“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7.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东风1号
18.“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              ,                  ”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此之后,古典诗词常以“水”这一抒情意蕴来比喻时光流逝,如“                    ,              ”。
20.
古典诗词中常用“流水”这一意象比喻时光的流逝,或指代知音,或表达不尽的愁情,或以景衬情,如“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1.“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先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2.“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3.
面对滚滚长江,诗人常会联想起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想到了“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到的是“                          ”。
24.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                                    ”,杜甫《登高》中的“ ”,苏轼《赤壁赋》中的“            ,            ”。
25.
洲、汀、渚,指水滨或水中之地,常有禽鸟飞翔、栖停于其上,古代诗文中对此多有描写,如“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6.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              ,              ”等,不胜枚举。[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7.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8.
关山,指关塞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该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经常出现,诗人往往借此抒发愁苦悲凄之情,如“          ,          ”。
29.
鹧鸪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的满腔愁绪,因此“鹧鸪”成为诗人词客表情达意的常用意象,如“          ,          ”。
30.
杜鹃又称子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意象。古人常用它表达哀怨凄凉之情,如“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1.《列子·皇帝》记述鸥鸟与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与鸥订盟表示归隐之志。于是“鸥”的意象便引入诗歌之中,如黄庭坚《登快阁》“ ,”,杜甫《客至》“              ,              ”。
32.唐诗中雁的文化内涵丰富,它可以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可以代指书信,传达情意,还可以喻人生的凄凉悲苦,如“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3.
我国古代诗歌中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较为常见,如“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4.“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5.“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6.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
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