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橘红(jú) 喷香(pèn)
乾坤(qián) 运载火箭(zǎi)
B.酒泉(quán) 苛刻(kē)
落(luò) 百年陈酿(niànɡ)
C.诞生(dàn) 涎水(xián)
横亘(ɡèn) 断壁残垣(yuán)
D.途径(jìnɡ) 茎秆(jīnɡ)
痉挛(jìnɡ) 泾渭分明(jìnɡ)
解析:A项,“载”应读zài;B项,“落”应读lào;D项,“泾”应读jīnɡ。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倒记时 朝阳辉映 举国关注 直刺九霄
B.着陆场 明暗剑 不胜枚举 大型试验
C.催化剂 返回技术 九天览月 预定轨道
D.新纪元 响彻全球 漫漫征程 通信设施
解析: A项,“倒记时”应为“倒计时”;B项,“明暗剑”应为“明暗箭”;C项,“九天览月”应为“九天揽月”。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一天内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降到1 000米深的峡谷。
(3)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________的时刻。
A.制订 考察 贯注 B.制定 考察 关注
C.制定 考查 贯注 D.制订 考查 关注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1)“制订”指创制拟定;“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用在此处恰当。(2)“考察”是“实地观察调查”之意,用在此处恰当;“考查”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3)“贯注”指(精神、精力)集中;“关注”指关心重视东风1号,用在此处恰当。由以上分析可确定答案为B。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地球只有一个,可再生资源本就有限,如果我们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地球、珍惜资源,到时无论是谁,都不会有扭转乾坤的能力。
B.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变暖使日本建筑物、农作物等受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凡响,每年最多可达8.73亿日元。
C.经过医生连续几天的,小李的高烧终于减轻,今天是不瘟不火,神志也清醒了。
D.二战初期,德军大规模使用机械化部队,曾运用闪电战出奇制胜苏联,俘虏苏红军近250万。
解析:A项,扭转乾坤: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或目前的状况。使用正确。B项,不同凡响:形容(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C项,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用来描写人的身体状况。D项,出奇制胜:指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在句子中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学生会主席,你把同学们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么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
C.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被视为“社会公害”。
D.苯污染已经危害到人们的健康。记者从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获悉,节日期间北京发生了两起通过装修造成的苯中毒。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提前,放在“把”的前面;C项,成分残缺,“牟取财富”改为“牟取的财富”,才能和后文的“多少”搭配;D项,将“通过”改为“因为”,另外缺少宾语中心语“事件”。
答案:B
6.下面五句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②“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我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③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④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这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⑤它升空后将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①⑤③②④
解析: 这段文字介绍了“神舟”十号的基本情况。②句从总体上介绍了飞船,指出了其重要地位。①句介绍飞船的构成部分。⑤句转入介绍“神舟”十号升空后的对接目标及开展的试验。④句紧承⑤句介绍飞船对接后的任务。③句介绍飞船的发射的时间、飞行的时间,以及开展的重要活动。
答案:C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神州共此时
新华网内蒙古额济纳旗9月26日电(记者景如月、任会斌) 9月25日21时10分,东风航天城上空云淡星稀。“……1分钟准备……30秒……20秒,10,9,8……”伴随着指挥员发出一道道口令,黑暗中东风航天城附近的一处嘈杂的发射观看点迅速安静下来,透过夜,观看的众焦急又喜悦地盯着远处的一个光点——发射台和即将飞向太空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期盼着一个神圣时刻的到来。
这处观看点共有蒙古族、汉族等来自当地和天南海北的众200多人,他们很多人一早就赶到了观看点,饭都没顾上吃,为的是目睹中国航天事业创下新的辉煌!“点火!”当最后的指令发出,霎时间,矗立在发射台上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尾部喷出一股巨大的火焰,缓缓离开发射架,直插云霄!
“隆隆”的轰鸣声随之叩击着记者的耳膜。
掌声、呼叫声、快门声……观看点沸腾了,很多人不停地鼓掌,挥舞着手臂欢呼!他们昂起头,盯着运载3名航天员腾空而起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依依不舍的神情如同母亲送别远行的孩子,直到飞船穿过云层,消失在茫茫夜空……
25日的天气并不好,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一带一早就刮起了风,空中阴云密布,还扬起了沙尘,人们心里都打起了鼓:飞船还会如期发射吗?但是,很快航天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发射按原计划进行!
夜渐浓,随着发射时间一秒秒逼近,一些性急的众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拿出望远镜、照相机、录像机调试,并讨论着想象中的发射景象。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当地的干部众外,前来观看的众很多是外地人,有些甚至是专程从广东、重庆等地赶来的。进入深秋,东风航天城一带夜里的气温已降至10摄氏度左右,很多衣着单薄的众不时冻得发抖,但这丝毫未影响大伙的热情!
也怪,下午时还布满阴云的天空,21时左右已依稀露出了颗颗星斗。在远处发射台的强光灯照耀下,乳白的飞船箭体依稀可见,观看点的众借助望远镜或照相机眺望着。随着时间一秒秒的消逝,激动人心的发射时刻终于迎来了1分钟倒计时。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红黄的火焰伴随着“点火”的口令喷涌而出,发射台两侧立即升起了两团巨大的烟气,火箭轰鸣着随之拔地而起,记者站着都能感觉到脚下大地的震动。
通过持续加速,火箭越飞越快,直插天宇,并逐渐缩为黑暗中的一个光点。记者看到,这个光亮越来越弱,未待人们过足眼瘾,即已消失在了视野尽头,仅留下了一条烟雾轨迹。
东风跟踪正常!
酒泉,逃逸塔分离!
渭南跟踪正常!
箭船分离!
喇叭里传来的信息令人振奋!
听到载着3名航天员的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的消息后,观看点再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一刻,全球为之瞩目!
这一刻,华夏为之自豪!
尽管发射时间已过去10多分钟了,观看点的很多众依然不舍得离开,兴奋地议论着互相击掌。很多人眺望着天际,两眼仍在努力搜寻着什么,同时赞叹着祖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摄影爱好者纳仁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居民,为了亲眼观看飞船发射,他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家出发,驱车10多个小时赶到了东风航天城。他一边翻阅着发射瞬间拍摄的照片,一边对记者说:“为支持国家建设航天发射基地,当年我们很多土尔扈特乡亲让出了自己的草场,迁出了居住了300多年的家园,如今,看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一名土尔扈特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火箭腾空而起的瞬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祖国的发展与强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观看点,额济纳旗旗委书记高世宏说,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成就令人激动,“神舟”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瞬间虽然短暂,他却获得了极大的鼓舞,壮美的景象将令人终生铭记。
7.新闻为什么要具体交代飞船发射后的跟踪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没有进入预定轨道之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②反映出当时紧张的气氛以及观众们紧张而激动的情绪。
8.新闻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发射地天气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气直接关系到发射能否按时进行,写天气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天气对发射的重要性,同时从侧面也反映了人们的心情,表现了观众紧张焦急的心情,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9.这篇新闻采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文章最后两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倒叙的记叙方式。先写飞船发射成功,接着写飞船发射的情景与有关细节。这样写更能让读者了解事件的结果,并产生了解发射过程的欲望,吸引读者,并使新闻情节显得富于变化。最后两段是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表现了国人对发射成功的自豪。
10.新闻在材料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材料处理上详略得当。新闻并没有将笔墨重点放在飞船的发射上,而是用大量的文字去描写现场的观众的表现。这样写有助于烘托飞船发射时的氛围,表达人们对飞船发射的渴盼以及飞船成功发射后的激动心情,表达了“神七”上天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在人类历史上以及世界上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