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概况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一个多世纪。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汽车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不断恶化。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2. 国外概况
2.1 制度化
在国外汽车检测工作由交通部门统一领导,全国各地建有由交通部门认证的汽车检测场(站)负责新车的登记和在用车的安全检测,修理厂维修过的汽车也要经过汽车检测场的检测,以确认其安全性能和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2 标准化
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有一整套的标准。断定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是以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为准则,检查结果是以数字显示,有量化指标,以避免主观上的误差。
除对检测结果有严格完整的标准外,国外地检测设备也有标准规定,对检测设备的使用周期、技术更新等也有具体要求。
2.3 智能化
自动化检测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国外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领域,研制新的检测设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能检测技术与设备。
3.国内概况
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加之我国的汽车制造和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为配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验定规程等100多项。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3.1化我国的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技术、引进检测设备,到自主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从单一性能检测到综合性能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检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从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发展。
(一)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1)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制标准,如驱动轮输出功率,底盘传动系统的功率损耗、滑行距离等;
(2)制定营运汽车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细则,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及操作技术;
(3)制定用于规定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规范,以保证综合性能检测站履行其职责。
(二)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目前国外的汽车检测设备已大量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有些检测设备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能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并能诊断出汽车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引导维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
(三)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
目前我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部分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虽然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控制,但各个站的计算机测控方式千差万别。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今后汽车检测将实现真正的网络化(局域网),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全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联成一个广域网,使上级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即时了解各地车辆状况。
1.1 汽车燃油经济性路试检测与仪器
1.1.1 汽车燃油经济性测试的必要性
能源是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汽车的主要能源是石油产品中的汽油和柴油。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预计到2000年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00万辆),意味着石油消耗的增长,1996年我国汽油产量的76.7%和柴油的26.6%用于汽车,而我国的石油产量增长较慢。自1996年成为纯石油进口国后,1996年虽然生产石油1.55亿t,但仍进口2500万t,预计每年需进口3000万t。石油能源短缺使人们开始关注汽车燃料经济性,交通部1990年第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燃料经济性的检测评价。
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一般是通过汽油消耗量试验来确定的,它是用以评价在用汽车技术状况与维
修质量的综合性参数,也是诊断和分析汽车故障的重要参考。检测汽车燃油消耗量常通过燃油消耗检测仪测定燃油消耗量的容积和质量来表示。在汽车燃油消耗检测中可通过汽车道路试验检测,但更多是在底盘测功试验台上模拟路试来检测其燃油消耗量。
1.2 汽车燃油经济性台式检测
1.2.1 检测油路的连接与排放油路中空气泡
合理布置检测油路与排净油路中气泡对保证检测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1.2.1.1 油路的连接
图1-5(a)所示为油耗传感器在汽油车中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油耗传感器串联在汽油泵到化油器的油路当中,使油耗传感器的入口接汽油泵的出口,使油耗传感器的出口接化油器的入口。
1-油箱  2-燃油泵  3-油耗传感器  4-化油器
图1-5(a)油耗传感器在汽油车中的连接
1-油箱  2-输油管  3-喷油泵  4-油管  5-喷油嘴  6-滤清器  7-油耗传感器
图1-5(b)油耗传感器在柴油车中的连接
图1-5(b)所示为油耗传感器在柴油车中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油耗传感器串联在油箱到高压油泵的油路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应该为其接好回油管路,并且必须把回油管路接在油耗传感器的出口管路上,以免燃油被油耗传感器重复计量使油耗检测失真。图1-5(b)的连接方法在小流量测试时没有问题,但在大流量的发动机测量时,由于气穴现象产生气泡,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应在油箱和油耗传感器之间装上辅助油泵。
1.2.1.2 汽油路中空气泡的排除
排除汽油车检测油路中的气泡是一件很费时上午工作,尤其当管路中存在堵塞或泄露情况时,将使空气泡无法彻底排尽。空气泡一旦产生对油耗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油耗传感器会把空气泡所占的容积当作燃油消耗量计量,使得检测数据高于实际数据,这样会造成测量值的失真。
空气泡产生的原因通常是:
(1)拆装油管时,原本充盈的油管产生滴漏现象,使得油管装好后里面充满空气泡;(2)连接油管时,由于夹箍没夹好,接头处造成渗漏,形成空气泡;
(3)汽油泵进油阀皮腕老化,密封性下降,造成供压不足,不断形成空气泡;
(4)由于发动机过热,形成气阻产生空气泡;
(5)从油箱到汽油泵这一段管路局部存在老化、密封性差,不断产生空气泡;
(6)汽油滤清器堵塞或油箱盖上气孔被堵塞,造成汽油泵泵油时形成“真空”,产生空气泡。
做油耗检测时必须排除空气泡,通常可采取以下方法:即把车上油箱到汽油泵的“短路”,装上新的、密封性好的、无堵塞的油路,用性能较稳定的电动汽油泵和汽油滤清器代替原车相应部件,减短油泵到传感器的油管长度,使油泵到油耗传感器的阻力大大减小,从而避免了空气泡对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
1.2.1.3 柴油路中空气泡的排除
在柴油车油路中装好油耗传感器后,须用手动泵泵油,以泵油压力排除油路中的空气泡,它与汽油车差别之一在于汽油车可以在发动后排除空气泡,而柴油车必须发动前排尽油路中的空气泡,而柴油车在拆去传感器恢复原油路后仍必须排除油路中刚产生的空气泡。
1.2 汽车燃油经济性台式检测
1.2.1 检测油路的连接与排放油路中空气泡
合理布置检测油路与排净油路中气泡对保证检测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1.2.1.1 油路的连接
图1-5(a)所示为油耗传感器在汽油车中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油耗传感器串联在汽油泵到化油器的油路当中,使油耗传感器的入口接汽油泵的出口,使油耗传感器的出口接化油器的入口。
1-油箱  2-燃油泵  3-油耗传感器  4-化油器
图1-5(a)油耗传感器在汽油车中的连接
1-油箱  2-输油管  3-喷油泵  4-油管  5-喷油嘴  6-滤清器  7-油耗传感器
图1-5(b)油耗传感器在柴油车中的连接
图1-5(b)所示为油耗传感器在柴油车中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油耗传感器串联在油箱到高压油泵的油路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应该为其接好回油管路,并且必须把回油管路接在油耗传感器的出口管路上,以免燃油被油耗传感器重复计量使油耗检测失真。图1-5(b)的连接方法在小流量测试时没有问题,但在大流量的发动机测量时,由于气穴现象产生气泡,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应在油箱和油耗传感器之间装上辅助油泵。
1.2.1.2 汽油路中空气泡的排除
排除汽油车检测油路中的气泡是一件很费时上午工作,尤其当管路中存在堵塞或泄露情况时,将使空气泡无法彻底排尽。空气泡一旦产生对油耗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油耗传感器会把空气泡所占的容积当作燃油消耗量计量,使得检测数据高于实际数据,这样会造成测量值的失真。
空气泡产生的原因通常是:
汽车诊断设备(1)拆装油管时,原本充盈的油管产生滴漏现象,使得油管装好后里面充满空气泡;(2)连接油管时,由于夹箍没夹好,接头处造成渗漏,形成空气泡;
(3)汽油泵进油阀皮腕老化,密封性下降,造成供压不足,不断形成空气泡;
(4)由于发动机过热,形成气阻产生空气泡;
(5)从油箱到汽油泵这一段管路局部存在老化、密封性差,不断产生空气泡;
(6)汽油滤清器堵塞或油箱盖上气孔被堵塞,造成汽油泵泵油时形成“真空”,产生空气泡。
做油耗检测时必须排除空气泡,通常可采取以下方法:即把车上油箱到汽油泵的“短路”,装上新的、密封性好的、无堵塞的油路,用性能较稳定的电动汽油泵和汽油滤清器代替原车相应部件,减短油泵到传感器的油管长度,使油泵到油耗传感器的阻力大大减小,从而避免了空气泡对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