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奥原气车副颉状与对策
我国财政部于2019年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规划2022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的通知,从政策角度扶持和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尽快占据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打破了传统汽车产业中对燃油能源高度依赖的局面,但新能源企业融资问题相较于传统汽车产业又更加复杂,资金募集受各方因素限制,再加上目前受国际局势等影响,消费市场动荡,融资困局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另外,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和金融借贷等是新能源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做好融资管理,制定有效的融资决策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企业管理现状
(一)资金需求大
首先,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技术是其竞争核心力,而研发活动不确定性较高,研发试
验所投入的时间、资本也更高。在技术不断更迭的时代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要通过对外融资的方式来补充研发环节所需要的资金,合理设计融资规模与债务结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市场上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民营公司,这一类企业在资金方面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在发展规模不断扩张、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企业的一切研发活动所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等也会随之升高,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链运行效率。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的产品中,每一部分研发与生产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研发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极其容易因为资金断裂导致企业濒临破产。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企业而言,其本身已经形成了生产销售链,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技术研发、产品更新等仍然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不过,这些企业相对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扶持,也能吸引游资,融资难度相对较小。
(二)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第一,基于市场需求,新能源企业的产品种类较多,企业需要储备不同型号、不同批次的设备所需的零部件。而且存量汽车也往往较多,这使得企业相当一部分资金被占用,资金变现周期较长,实际使用效率偏低。
第二,由于当前国家补助政策的转变和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补贴收入无法及时收回,造成
应收账款余额增大,导致了公司速动资产不断增加而短期偿债能力却不断下降的矛盾困局。
第三,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账面资金并未区分营运资金和投资资金,而是混合管理,将用于日常经营的资金用于投资,而在日常出现资金需求时,又通过借款来维持,一旦投资项目不及预期,容易出现投资回报甚至没有超过融资成本的情况,拉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在一些二线造车品牌中,企业存在盲目发展的情况,一些企业盲目追随市场风向,盲目扩大规模,重复建设,生产过于饱和,部分生产线处于闲置状态,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一旦政府退补,企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三)融资市场支持不足
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环节,更多依赖于外部投资人员、发行债券、银行借贷等,尤其是信贷融资。但实际上,相较于发达国家,很多经济发展比较超前的欧美国家己经实现了融资模式多元化,包括已经应用到技术型行业的私募资金、融资租赁、风险投资等新型融资方式。而国内融资市场还不够成熟,从大环境来说限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方式的拓展与转型。同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政策扶持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民营
企业,在这其中的占比超过50%,且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无法与其他传统能源企业相比拟。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很多类似银行、信托等机构在开放融资限额时,首要考虑的是信贷风险。而新能源汽车企业属于技术研发型产业,风险高、资产抵押不足等特征使得金融机构对这一类企业融资设限较多。因此,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规模受限,融资结构失衡
新能源企业初始企业多为企业内源融资,在不断发展中,逐渐通过银行借款、寻风投资本等来满足资金需求。随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负债比例也逐渐上升,融资是新能源企业维持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多数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结构容易失衡。首先,单一的融资结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并且在外源性融资中,银行借款的方式大都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在借款期限方面,多数企业通常只能拿到短期贷款,若申请以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技开发为目的长期贷款时,往往会有较多要求和限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如果内部经营筹资、外部债权筹资、外部股权筹资结构不合理,内外
资金、短中长期资金无法结合起来,那么的现金流结构必然失衡,酝酿巨大的财务风险。其次,银行贷款等短期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与制造业本身具有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不相符,金融产品创新力不够,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不全面,风险控制工具不充足,落后于制造业发展步伐,尤其是新技术、新业态的变革节奏,风险偏好低,无法及时精准提供金融扶持。产业、金融、财税等政策协同不全面,存在数据信息单一,数据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加大了资金供需信息不完整,一部分业务却存在闲置资金,而另一部分业务资金短缺,由于信息不流通,内部资金流转效率太低,以融资补缺口,加大了融资成本,使得融资结构容易失衡。
(二)融资规划不合理,债务期限不适配
一方面,对于一些正处于发展高速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这部分企业主要以扩张型战略为发展规划。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企业必须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成果转化。但大部分企业的自有留存资金较少,除自有资本外,公司可获得的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债权融资获得,所以一般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负债经营风险性较高,一旦出现债务偿还不及时现象,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另一方面,多数企业以能借到资金为主要融资要求,考虑到融资时间配置问题,如果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长债与短债错配现象,会导致
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资金压力巨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周转与经营;与此同时,偿债不及时不仅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还会损害企业的资信等级与社会声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扶持政策调整频繁
当今国际局势风云莫测,国内市场环境深受其牵连。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深入国际市场,其经营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国际形势与宏观政策的影响,牵连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多个方面。虽然现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产业布局与大力扶持,但毕竟该行业属于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前期需要依靠国家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据调查发现,在2016年以前,国家政策相对宽松,对该行业的补助力度较大,加之企业可以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受到较大的优惠力度,这使得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起点与盈利空间。但伴随着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政府对补贴金额与判定标准细化,为了实现财政资金的精准补贴,还提高了享受补贴待遇的适用门槛,这使得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法再获得国家支持。依照当下趋势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熟,国家财政补助也会越来越少,企业必须要摆脱过去严重依赖国家补贴的心理,只有通过自我创新融资渠道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三、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强化融资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融资结构,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糟糕的融资结构会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应该防患于未然,积极建设一个良好的融资结构,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第一,企业应该形成一个健康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虽然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前景向好,政策扶持力度也较大,存在诸多发展机遇,但在当前市场经营背景下,企业应转变以往重规模轻管理的思想,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明确认识到机遇背后隐藏的风险、挑战,以风险为导向,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科学投资,适度融资,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目标。
第二,合理布置经营计划,科学制定融资决策。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坚持稳步推进的发展策略,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管理实力等,制定投资规划、战略目标等,基于此合理制定融资决策,根据融资期限、融资需求等做好管理布局,确保企业资金供需可以实现良性循环,避免资金短缺或是难偿债的问题。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企业不应局限于单一的融资方式,不能完全依靠银行,企业应当积极地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主动进入金融市场,加大对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的利用,构建多种融资组合,结合当期企业资金缺口、使用期限、融资成本等选择合理的融资方案,避免还款期限过度集中或是融资成本过高等情况的出现。
(二)平衡企业债务,保证债务规模在合理范围内
第一,企业首先要加强对产出产品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整体生产数量来达到控制企业资金需求的目的,将债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资产负债结构良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增加研发或生产规模,提高汽车性能,增加产量,但也要注意生产整体规模的控制,避免存货积压,减少资产贬值量。或者是可以增加投资预算,扩大产业规模。但在资产负债结构不理想,即负债过高时,此时企业应采用紧缩型财务战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并加强账款管理,稳定或增加资金流入量,避免资不抵债。
第二,科学合理的借款,企业应该做好预算,准确衡量融资需求,结合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收支情况,确定适宜的融资期限,策划健康的融资方案,把控资产负债率,确保企业的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