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变生活 中国10年进入神龙汽车公司汽车时代
1885年,自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内燃机汽车开始,这个当时被称作怪物的东西就闯入了人类的生活。
十六年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进口汽车登陆上海滩。从此,中国有了汽车的概念。但是,在大半个世纪内,中国并没有因汽车而改变,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行车时代。
进入2000年后,汽车在改变其他国家的同时也在影响中国,而且就在这10年的时间,汽车对中国人的改变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中国人彻底从蹬两轮车进入了坐四轮车的时代。
坐标定位在中国湖北,一个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誉的中部城市,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也随着汽车的速度滚滚向前。自1969年就扎根湖北的东风汽车公司开始,到目前已经形成从十堰、襄樊、武汉、广州的中国汽车工业走廊,将湖北打造成一个汽车工业强省,与一汽、上汽形成三足鼎立。
当然,汽车对于湖北的意义还并非仅限于此。像武汉正是有东风汽车大本营的驻扎,这里的经济水平、城市进程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因此而改变。
从领导专用到百姓家用
在一个多世纪的汽车工业背景下,中国汽车也蹒跚走过了50多年,从首长专用到大家享用;从富人才买得起到寻常百姓家,从十多年前的“老三样”到现在的“百 花齐放”。 转瞬间,中国就从一个汽车沙漠突然转变为世界汽车第一大销售国。中国人用近十年的时间,完美将百年汽车工业融入到了生活中。
7年前,时任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现任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就表示,汽车在中国起步时,买车人主要是买面子,基本不讲实用。
其实,以前国人买车就是富裕的象征,如果要看一个人是否有钱,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有车,或者是开的什么车。曾经的老三样之一,神龙富康车就经历了从 富人手中到百姓家庭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百姓们的购车热情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汽车迅速从“奢侈品”转变为了“生活必需品”,发展之快令人咂舌。
目前,在中国拥有私家车的人近6年来增长了3倍。汽车产销,也在两年前一跃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在中国的产销速度,就像汽车改变人们生活的速度一样,那样快,那样彻底。
汽车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其实就是改变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成就一种生活方式
汽车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如果上面只是数字变化,或者只流于表象,那么,汽车极大缩短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在人们生活中体现的却是淋漓尽致。
以前,人们买房子总希望买到市中心,这是便于日后生活的方便,上班节省时间。但是,汽车这个“怪物”则打破了中国人多年积淀下来的生活方式,买房要去郊 区,因为有了汽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人们可到更远地方去享受宽大舒适的居住环境。从此,人们不在有“多少公里”这种概念,上班也省去了挤公交的烦恼。
此外,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主要是能增加车主的生活半径。以前没车,回家就想着躺着看电视,特别是遇到天气不好时则更不愿出门,但有车之后,人与人之 间的距离缩小了,有了车作为“纽带”,彼此联系也会更加紧密,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工作、赴宴……生活就会在不经意间改变。
不难看出,汽车给人最大的变化是提高了速度和效率,日行千里不再是“千里马”的专利。正
是因为有车,人们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家沐浴郊外的洁净阳光;正是因为有车,车主的生活则更加彩斑斓。
带四个轮子的房子
随时南下北上、西进东出,这是任何人都梦想的生活。不过,当你拥有一辆汽车之后,梦想就变成了现实,无论何时,随时都可在路上。
就在上月春节期间,就职于一家公司的小张就和全家驾车南下过了个暖冬,“武汉太冷,南方的冬天很舒适,而且惊喜不断,同时抛弃了老家过春节的繁文缛节。”
小张春节异地游只是近两年兴起的自驾游热潮中一个例子,每到“五一”、“十一”黄金周,一批批挂着各地牌照的小车就满地飞,结伴开向江南小镇,雪山草地的川西,青山绿水的贵州,“风花雪月”的云南——此时,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
车在路上,就是一座房子,一个家。你可以在汽车内睡觉、吃东西、化晨妆、聊天和谈恋爱。车等于房,只不过是一间带着四个轱辘的一居室。里面装着一个家庭,一片亲情、爱情或友情。
个性张扬的窗口
汽车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除了代步工具、私秘空间、移动家园之外,更重要的是,汽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是个性张扬的窗口,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刘卫东眼中,以前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是喜欢四平八稳的三厢车,内饰要漂亮,配置要高档,注重车的静态表现,而不太注重技术含量。
现在,国内汽车百花齐放,有个性的车则成了当下人们对生活的另一种诠释,例如,显示自己与国际接轨,两厢车逐渐受年轻人喜爱;响应节约能源的号召,人们开 始青睐小排量车,要在车海中鹤立鸡,SUV则成了人们首选;甚至一些半职业车迷,将车改装成五花八门……目的就是彰显自己的个性。
汽车在他们眼中不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种自由的象征。有年轻人常说,买汽车是为了换一种生活,让自己和爱车与众不同。
如今,汽车已经被人们视为文化教养的偶象,成为人们的玩物和艺术品,更是文学作品和影
视片经常着意渲染的活动场景,它载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理想,而是整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