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越来越多汽车系统设计人员的参与以及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设计,我国的汽车制动系统相较于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改变。越来越多形式的制动系统投入到了应用当中,越来越多结构各异的汽车制动系统被研发出来,这样就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保障了汽车安全性能的稳步提升。当前我国汽车制动系统的研发核心是制动控制环节。制动控制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制动控制的原理以及方法;其次是制动控制的新技术应用。在汽车安全系统中,制动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外界力作用在汽车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是某一个部位,能够实现汽车一定程度的制动,这样的一套制动装置我们称之为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的作用主要是在汽车安全行驶的情况下,按照汽车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有针对性地降低汽车的行驶速度,达到汽车驾驶员对于汽车驾驶的控制要求。同时汽车制动系统还必须要让已经制动的汽车在各种状况的路面上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驻车过程和时间。在汽车沿着下坡行驶的过程中,制动系统能够让汽车在一个均衡的速度正常行驶。制动系统的外在力原则上方向必须和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在制动系统产生的外力中,力的带动以及力的实际方向都是随机以及不可控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汽车安全系统中安装一套能够实现汽车稳定可靠制动的控制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汽车的安全驾驶、稳定驾驶。
1 简要叙述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汽车安全系统中的制动系统有很多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组成包括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传动装置、控制器。文章针对上述4种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
1.1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供能装置
在制动系统中供能装置非常重要,又被称为制动能源装置,包括了多种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供给调制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的制动能量和各种电器部件。在设计以及生产中供能装置产生的制动能量有很大一部分称之为制动能源,关系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能源供应,一旦供能装置不能够正常地供给能源,就会导致汽车制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危害汽车的安全行驶以及汽车的性能。
1.2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控制装置
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控制装置主要就是控制动作有效安全执行的一种装置。其主要包含了两种部件,首先是制动动作部件;其次是制动效果部件。上述两种部件的联合使用能够达到汽车制动的效果,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汽车行驶制动。
1.3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传动装置
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传动装置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供能装置中产生的能量传输到特点的制动部件中,大部分的能量都传输给了制动器。传动装置主要包含了包括能量转换器在内的多种元器件,在制动系统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
1.4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最终的执行部件就是制动器,因此制动器属于终端动作部件,制动器通过能量的转
化将产生和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在力,并且将外在力作用在汽车车轮或者其他的部件当中。在汽车制动器中除了制动器之外,还包括了多种辅助制动的元件。制动效果的好坏主要就是看制动器的工作质量以及运行情况。
2 简要叙述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现状
在我国汽车制动系统领域,较为成熟的制动系统主要有ABS制动系统。这种制动系统已经应用在了大多数的汽车制动系统中。A B S制动系统的设计依据主要有汽车车轮的加速门以及减速门的极限值以及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滑行率等。这种制动系统在制动设计过程中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在系统设备调试的过程中却非常有难度。每一种形式的车辆在配置制动系统的过程中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动系统设计,并且要在不同的道路上进行反复的验证。在设计理论上来讲,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滑移率并不是保持在了最佳的
DOI:10.16660/j k i.1674-098X.2017.12.121
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分析
肖湘平  李平
(广东中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356)
摘 要:伴随着我国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多,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从世界上第一台汽车投入使用开始,汽车的安全性能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汽车行业的安全性能提升和发展。在汽车安全性能当中,汽车的制动系统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目前汽车行业的技术研发不断针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应用。该文主要针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以及创新方向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希望通过该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汽车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及创新贡献力量。
关键词:汽车制动  新技术发展  发展趋势  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21-02
(下转123页)
了故障信号收集功能。在离心式压缩机发生停机故障的情况下,P LC可以及时获取停机原因,以便进行及时维修,恢复压缩机的运行。为能够提高操作的简便性,方便维护,通常会将PLC组件装在固定的防爆控制柜中,并放置在操作室内[3]。
4 G E Fanuc 90-30 PLC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GE Fanuc 90-30 PLC是一个性能稳定、价格适当、性价比高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了双机热备功能,
正常运行时可以实现主机、电源等组件冗余。而PLC的主机和从机的切换具有高度自由性,且不受干扰。数据采集部分可以以10m b/s的速率传输数据。在通讯方面,PLC支持的通信协议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因此,PLC系统在通讯方面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其他的PLC系统以及DCS系统进行无障碍通讯[4]。
PLC控制系统还具备了自动故障诊断功能、容错功能。该系统使用的CPU351能够高速完成PID算法,实时刷新、输出信息。PLC中设置的L o g ic M a s t e r绘图软件是一个逻辑性强的软件。该软件能够进行梯形图的绘制,为PLC控制喘振提供数据。由于该软件中增加了收集故障信息功能,能够为离心式压缩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提供参考。PLC系统的GP-470屏幕可以输出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屏幕对离心式压缩机机组进行监控、操作。5 结语
离心式压缩机本身的叶轮、压缩腔等的设计特点使其存在喘振的现象。喘振可造成离心式压缩机机组运行不稳定,压缩气体效果不佳。防喘振是维护离心式压缩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GE Fanuc 90-30 PLC控制系统自从运用到离心式压缩机中以来,发挥了良好的防喘振效果。在操作方面极为简便,提高了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该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性能稳定,离心式压缩机机组极少再出现喘振现象,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浩然,陈奎,赵冬,等.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方法的应用现
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3):42-47.
[2] 宋海成.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
用,2015,24(12):9-14.
[3] 邢明磊,王志鑫,史吉隆,等.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智能控制
系统初探[J].化工中间体,2015,34(12):2-3.
[4] 宋锋,田文海,龙飞,等.PLC在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
系统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51.
滑移率之上,因此我们可以从设计角度认为制动系统并没有达到最大的制动效果。因此我们在考虑制动滑移率的问题上还需要针对车轮抱死或者是打滑的滑移率。因此A B S制动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设计基础上来实现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ABS制动系统为了有效地克服上述制动问题,在系统中新增加了驱动防滑控制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A B S制动系统的一种功能上的延伸和拓
展。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主要控制装置实现了电子控制,能够更加智能化地实现制动控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车轮速度的监视。驱动防滑制动控制装置目前主要的应用还是在重型汽车的制动上面。欧洲国家大多数的重型汽车都安装了驱动防滑控制装置,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效果,保障汽车的行驶安全。
3 简要叙述目前我国全电制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发展3.1 简述全电制动汽车控制系统的驱动能源的处理
全电制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一项新的制动技术,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地处理一系列问题。驱动能源的处理问题就是其中一项重要问题。全电动的制动系统本身就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有大量的能源作为支持。消耗的能源量非常大。目前我国很多的汽车还不能够提供大量的能源用于汽车的制动。因此这一问题需要日后妥善处理。
3.2 简述全电制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失效处理
全电制动控制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制动失效的处理。因为不存在独立的主动备用制动系统,因此需要一个备用系统保证制动安全,不论是ECU元件失效、传感器失效还是制动器本身、线束失效,都能保证制动的基本性能。
3.3 简述全电制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处理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干扰信号,如何消除这些干扰信号造成的影响,目前存在多种抗干扰控制系统,基本上分为两种:即对称式和非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是用两个相同的CPU和同样的计算程序处理制动信号。非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是用两个不同的CPU 和不一样的计算程序处理制动信号。
参考文献
[1] 王遂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修[M].北京:北京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潘旭峰.现代汽车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8:1033-1042.
[3] 周润景,图雅,张丽敏.基于Quar tus II的FPGA/CPLD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08-411.
广州汽车零部件展[4] 李伯全,田洪胜,王瑞,等.基于FPGA的EM B力矩电机控
制器设计[D].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1.
[5] S t e v e K i l t s,著.高级F P GA设计结构、实现、和优化
[M].孟宪元,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3-55.
(上接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