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培育新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增长点,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新能源产业已从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推进力度,相关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取得了较大突破,确定了一定的市场优势,新能源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1.产业基础 我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起步较早,其中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相关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长春市荣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12KW同步太阳能跟踪系统,面积达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跟踪系统,技术国内领先,并拥有多项专利。 2.资源基础 一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中,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二是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市靠近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发展风电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三是我市属于太阳能资源条件普通地带,天气的特点是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为1400-3000小时,全年辐射总量在4200—5400MJ/㎡。但是冬季严寒,气温低,辐射强度较弱。 3.技术基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确定了7个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新能源产业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工业产业基础扎实,科技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条件较好,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新能源产业仍处起步阶段,企业规模不大,产品较为单一,资金投入不多,产业链条不完整,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我市属于能源输入型城市,大多数以跨省输入为主,能源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因此,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我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面临形势 1.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正在抓紧研究广泛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并准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立法,采取税收、政策倾斜等措施,促进其开发和推广。国家为了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秸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研究拟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将为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指导意见. 2.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大。其中,太阳能的理论资源储量为每年23000亿吨标煤;风能的资源量为3。23TW(太瓦=10亿千瓦);小水电资源量为180GW;生物质能的可开发潜力为3.18亿吨标煤。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近3年全球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2%,我国装机容量增长速度为17.5%;2003—2005年,我国光伏生产能力迅速增长,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00MW(兆瓦=千千瓦),当年产量达到150MW。2006—2007年国家实施生物质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一是生物能源,开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化沼气等生物能源产品的产业化。二是生物材料,开展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替代石油基产品的基础化工材料.主要包括可生物降解生物质塑料、淀粉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共混得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单体及聚合物、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型炭质吸附材料等。 3.新能源消耗比重将逐步扩大,新能源产业面临加快发展时期 预计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2020年达到15%,预计到2035-2040年,这一比重将占到一次能源总量的25%以上。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实现沼气年利用55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 能源产业是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相比传统能源消费过程中日益显现出的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等诸多矛盾,新能源以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突出优点,将是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重点方向和唯一途径,同时新能源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关联,因此,新能源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起到强劲的带动引领作用,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是抢占发展战略高地的迫切需求。 二、目标和任务 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装备和能源存储等四大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目标 到2012年,新能源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1.提高全市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发展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和风力发电,进一步优化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和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节能型城市建设步伐.到2012年,新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形成具有区域特和较强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占全市能源产业的比重达到20%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科技投入,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重点建设光伏、风电、生物质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中新产品开发数目达到200个以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生产及研发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发展重点 1.太阳能光伏领域。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太阳能跟踪转化技术等新型技术,储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资料,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做准备;探索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光伏相关零部件:太阳能电池薄膜,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转换器,记录仪,逆变器,监视器,支架系统,追踪系统,太阳电缆等。 2.能源存储领域。重点发展磷酸亚铁锂、镍钴锰酸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有机化合物材料等。 3.风力发电设备领域。重点发展风电设备如风轮、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研究制造项目;小型离网风力发电机的应用;进行完整风电产业链设计,建立风电机组安装公司、发展风电场总部经济、以及风电运行与服务等配套公司。 4.生物质能领域。加快建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平台,推进非粮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利用秸秆、玉米芯等原料,采用联合收割秸秆粉碎压缩技术,加热气化,提高秸秆的产热效率;采用生物气化方法制取沼气,发展循环生物系统;余料发展工业乙醇,制糖,制油等产品. (三)预期项目 1.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是开发生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项目。 2.太阳能跟踪系统项目。重点开发生产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光电跟踪、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相结合的太阳能路灯、庭院灯、景观灯、太阳能电站等产品设备。 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100MWp的太阳能热发电厂。 4.屋顶集中供热水推广项目.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项目,工程技术重点是解决集热器与建筑结合问题,解决寒冷地区防冻问题。同时要求集热器具有承压、防雷击、抗风、抗冰雹等安全性能,工作寿命15年以上,为建筑物足量供应水质优良、温度恒定在50度的生活热水,且具有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功能。 5.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重点项目。由于我国屋顶电站尚未形成产业化链条,因此针对长春市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先建设示范项目,以此为今后长春市的产业化推广带来示范性效应. 6.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年产100亿安时量电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年产3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厂;年产1。5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工厂;年产3千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工厂;年产1。5吨锂子电池用胶粘剂工厂。 7.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项目。到2011年建成年产5000万Ah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产能,在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中占据约25%的份额,在汽车动力电池中占据10%的市场份额。 8.高能化学动力电池项目.建设10条生产线,形成4亿Ah磷酸亚铁锂电池产能,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9.镍氢动力电池项目。到2011年公司建成年产4亿Ah镍氢动力电池产能,在镍氢电池中占据约50%的份额,在汽车动力电池中占据40%的市场份额. 10.风力发电设备领域项目。年产150万千瓦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建设年生产风电设备150万千瓦,年销售额150亿元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11.中小型风机项目。建设年产10MW小型风电机组生产能力的中小型风机制造企业。 12.开发风能上网所需的配套设备项目。主要生产、加工风电逆变器、变流器等设备.拟生产功率为1。5KW、3KW、5KW、10KW、20KW—100KW系列逆变器,是变速恒频大型风力发电机项目中的核心设备,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万KW。生产适配于功率等级为600KW、750KW、850KW、1MW、1。5MW、2MW、2.5MW等不同发电机组的系列变流器,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00MW. 13.风电遥测仪器仪表制造项目。开发生产故障诊断仪器仪表2500台/年,开发风电场生产运行管理软件. 14.华能长春生物质热电厂新建工程项目。新建2台15KW供热发电机组,配2台75t/h次高压燃料秸秆锅炉。 15.秸秆发电项目。年产4亿度电能。 16.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项目.根据用户数量、用途及其发展潜力、资源条件和居民平均收入,建设不同级别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气化站. 17.粪便制取沼气发电项目.在全市周边的农牧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沼气发电站,解决原材料供应的问题。项目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建设大规模的发酵罐,确保产生足够的沼气,进行国外设备的采购;其次,建设沼气发电站. 18.玉米秸秆燃料酒精项目。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制取燃料酒精,技术上主要利用可商业化的纤维素制燃料酒精技术,缓解由于粮食涨价等因素造成的粮食制乙醇原材料不足、成本上升等问题。 19.年产21万吨生物质煤炭加工项目。 20.地源热泵领域工业项目.利用岩土体、地表水、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通过消耗电能,制取冷(热)水或冷(热)风的设备,热泵机组与地能交换系统等组成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 21.兵装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主要是生产风力发电整机、叶片、控制系统、塔架等产品。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拟生产太阳能多晶硅片、多晶硅电池、光伏太阳能组件、地源热泵技术开发应用装备产品。 22.新能源科技园项目。主要生产太阳能跟踪系统. 三、总体部署 (一)加强产业政策落实。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11号),对各类投资主体研制开发新能源产业项目实行鼓励政策,加快项目的核准、备案。将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优先给予土地、信贷等支持。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主要支持光伏并网发电电价、光伏发电示范推广工程,引导和鼓励光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大对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和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的支持。 (三)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先支持符合产业调整和振兴方向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展风险投资,鼓励设立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开展对新能源企业的投资. (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新能源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推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与联合,发展一批有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新能源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组成战略联盟,实施优势互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对龙头和骨干企业跨地区重组和产业转移项目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五)提升国际化水平。抓住当前国际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以提升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和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加强与我市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互动,积极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努力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加大与国外专业研发机构和专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域外制造厂商和研发机构来我市投资办厂和建立研发中心.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投资,合理利用资源,以并购、合资合作和租赁等方式开拓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协调,建立发展新机制 建立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建委、科技局、环保局、质监局为成员单位。建立推动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共同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规划,强化指导,形成发展新格局 围绕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做好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确定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加强专项规划与国家、省总体规划的衔接,强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和以规划为依据的绩效考核制度。 (三)落实责任,强化监督,采取发展新举措 加强监督考核,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步纳入全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围绕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工作计划,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强化目标考核,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完成. (四)立足创新,培育品牌,打造发展新高地 鼓励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重点支持高纯度太阳能晶硅材料、多结非晶硅薄膜电池和多晶硅薄膜电池的生产工艺、太阳能发电以及地源热泵等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五)着眼合作,注重招商,拓展发展新市场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企业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建设技术中心,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快对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项目洽谈会和高峰论坛等活动,举办新能源产品展示活动,推动产业招商,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六)加强引导,扎实推进,构筑发展新模式 建立行业协会,及时跟踪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及时掌握、公布行业发展情况和信息;引导、组织企业参与人才培训和联合开发.积极推动新能源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完善行业应对贸易摩擦机制。自觉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七)加强服务,形成合力,营造发展新环境 加强新能源产业统计和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把握运行规律,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建立推进产业发展的绿服务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加大部门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使重大项目尽早投产达效.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资、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组织,形成完整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
长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本文发布于:2025-01-25 09:0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实时天气 2025-01-25 08:27:02发布
北京
-
温度:-3℃~3℃
西北风
-
明天小雪转多云
0 北风
3-4级转 -
后天小雪转多云
-2 西北风
3-4级转 -
大后天多云转阴
-2 北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