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与前景自21世纪,全球各国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断拔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及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由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两大类产品组成。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同时也作为最复杂的市场之一,具备极高的分析价值。本文主要从国家战略布局的视角展开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剖析,方向主要针对该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一、新能源汽车专业与传统汽车产业的异同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以电力、氢能、太阳能等非传统能源为驱动力的汽车生产与运营产业,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为目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的特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涵盖了整车制造、电池技术研发、充电设施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传统汽车产业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属于汽车制造领域,需要具备相似的生产能力、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基础。从需求来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汽车,它们都满足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提供出行便利性。因此,汽车市场的需求对两者都非
常重要。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新老汽车产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需要通过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竞争力来吸引消费者。
作为能源革命的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采用了与传统车辆不同的动力来源,并且具有多项革新特征。在能源与排放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另外,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更低的尾气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政策支持来看,由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等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包括购车补贴、免税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传统汽车产业当前主要面临的是节能减排的要求和燃料经济性等法规限制。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本身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革命的发展不彻底地推翻了传统汽车产业的产品架构与生产方式。截至目前,可以概括的智能化革命为汽车产业带来的显著变化共有四点:信息化、智能化、电动化与物联网化。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信息化也称共享化,是培养并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智能工具、并令其发挥生产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过程。信息化并不局限于汽车产业,而是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而发展,只是更加显著地在汽车制造中展示出来。信息化的交通工具能够收集其服务体的各项数据并汇总,以供服务人员分析、使用,从而为服务体提供传统汽车行业所不能提供的定制化服务。
第二,智能化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信息
服务等的基础上,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需求的属性。不同于信息化的服务于体,智能化更趋向于个性化地服务于特定的一个或少数对象。现代汽车日渐搭载的智能化功能能够为其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能有限地产生智能互动,从而提供不同于所有传统工具的舒适体验。
第三,电动化是将设备的运作方式由纯机械或以机械为主替换为电子结构。不同于电驱动化,电动化是汽车整体架构的升级与优化,而非直接替换供能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结构,电动化的汽车取缔了以机械作为控制主体的工作方式,转而使用自动化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是汽车产业全面升级的基础工程。
第四,物联网化。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是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间的通信与控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感知、传输与处理。物联网化实现了汽车智能化、电子化与信息化的彻底革命,是革命之上的革命,彻底改变了智能设备的孤立运作方式,使新能源汽车能够与手机、数据中心、卫星等连结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彻底地区别于传统汽车。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与前景
第一,政策方面,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工业重要突破发展方向的伟大决策。自第十八次大会以来,党中央指出:不仅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建设,更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新能源汽
车产业交流与合作,让创新科技成果造福于全球各国人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为了实现2020年和2035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推进机制,并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合作和主动参与。在此过程中,我国已经相继制定了七十余项有利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与措施,并且各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同时,行业企业也在加快创新步伐,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成功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不断攀升,形成了稳中有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市场发展情况。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是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公安部的官方统计数据,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高达4.3亿辆,其中汽车数量达到3.3亿辆。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达到了1821万辆,占据了汽车保有量的5.5%。有关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完全以电能作为能源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达到了140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总量中的占比超过75%。在这段时间内,全国新增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新能源汽车的注册登记数量占到了汽车总注册登记量的28.6%。具体而言,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新增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分别为144万辆、170.9万辆和204.9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显示数据,我国在2023年1-11月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分别为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4.5%和36.7%,市场份额达到30.8%。
第三,产业链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迅速完善,特
别是在电池、电机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技术和市场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吉利、上汽、蔚来、小鹏、理想等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研究,推出了多款性能优良的电动汽车。同时,国内充电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等覆盖面正不断扩大。
第四,环境保护与能源危机的需求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趋尖锐,各国纷纷加大碳减排力度,并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对碳中和的需求尤为迫切。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零排放的交通方式,被广泛视为取缔污染巨大的传统交通方式、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
另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石油能源的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新能源则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第五,面临的困难与不足。尽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该产业仍然面临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关键核心技术的供给仍然不足;市场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以及人才短缺等。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首先,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清洁燃料的汽车行业,必须提供优越的科技条件,为有关企业、组织和院校开展科技研究提供经费和服务保证。因此,提出如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