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艇小传
日本是一个有丰富武器使用经验的国家,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面对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几乎成了日本海军中唯一有效的对抗武器,当时的亚洲第一大巨舰定远正是在艇的偷袭下被迫搁浅。190328日夜,日本联合舰队对沙俄太平洋舰队旅顺锚地的夜袭造成两艘俄战列舰重创,为日军取得旅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527日夜到28日晨那可怕的之夜更是对日本海军后来的雷击战术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著名的吹雪级驱逐舰的服役,使日本海军的雷击战术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日本海军对的迷恋在搭载10座四联装93式的北上大井号巡洋舰上达到了顶峰。随着大型舰艇的重装备逐渐完善,为日本海军早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艇逐渐被遗弃在记忆的某个角落。
这里先谈谈日本海军对于舰艇的分类问题。在旧日本海军中,能遂行雷击任务的轻型舰艇主要包括艇   驱逐舰。其中驱逐舰是作为单一舰种存在的。快艇发动机这个名字则是艇和驱逐舰发展早期的称呼。在日语中,一词是指撑杆,深水(日语中为爆雷),和现代意义上的(日语中称其为机雷)。后来艇逐渐演变发展,分化出了两级,更大型的演变为驱逐舰,更小型的则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艇。日本海军保留
这一舰种(Torpedo boat),其最终形态就是千鸟级和鸿级艇,与之对应的有德国海军猛兽级雷击舰,基本可看做是一种小型驱逐舰。本文所要谈的,就是在旧日本海军中划分在特务舰(作战支援舰种)舰种下以小型,高速为特征的攻击艇,基本相当于西方分类的摩托艇(Motor Torpedo boat)。
tomoduru.jpg (18.42 KB)
下载次数:2
2010-6-22 22:57
这里先谈谈日本海军对于舰艇的分类问题。在旧日本海军中,能遂行雷击任务的轻型舰艇主要包括艇   驱逐舰。其中驱逐舰是作为单一舰种存在的。这个名字则是艇和驱逐舰发展早期的称呼。在日语中,一词是指撑杆,深水(日语中为爆雷),和现代意义上的(日语中称其为机雷)。后来艇逐渐演变发展,分化出了两级,更大型的演变为驱逐舰,更小型的则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艇。日本海军保留了这一舰种(Torpedo boat),其最终形态就是千鸟级和鸿级艇,与之对应的有德国海军猛兽级雷击舰,基本可看做是一种小型驱逐舰。本文所要谈的,就是在旧日本海军中划分在特务舰(作战支援舰种)舰种下以小型,高速为特征的攻击艇,基本相当于西方分类的摩托艇(Motor Torpedo boat)。
按日方自己的说法,旧日本海军的艇是从CMB开始的。但从艇的定义来说,则应当追溯到1917年横须贺工厂得到的八艘舰载艇订单,这些艇设计航速要求达到33节以上,准备搭载在A-64计划的四艘超无畏战列舰上(也就是后来的扶桑级和伊势级),这些艇已经具有艇的特征,只是当时一词还未在日本海军中出现,所以些艇被称为高速内火艇(高速内燃机艇)。众所周至,直到扶桑等舰在苏里高最后的“T”字阵下覆亡,也没搭载任何舰载艇,编号423—429的这些快艇最终留在横须贺厂内,作为试验辅助
船使用。
1922年,日本海军进口了2艘英国克罗夫特公司的10.28吨级CMB艇和一艘德国ERZ公司9.27吨级LM艇,这三艘艇第一次被称为,从1923年开始,日方开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进口快艇的性能要超过日本自产的快艇,但同样不能满足日本海军的需要。与众多不完善的同类一起,这三艇被扔去做杂役,自此音讯全无,日本海军艇的发展也就此停滞。
   1934年,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在这种环境下,日本海军重新开始了艇的发展,向横滨游艇公司订购了三艘13米级快艇,设计航速只有29节,该艇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了两台300马力的柴油机做动力,相对于当时普遍使用的汽油机,柴油机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使用汽油机的PT艇几乎有四分之一毁于主机爆炸),相对先进的柴油机动力成了乏善可陈的日本海军艇难得的遮羞布。1937年,日本海军又生产了几艘代号为“1000”型的16米级快艇用于试验,航速达到40节以上,满足了对航速的要求,可此时的日本海军仍然满脑子是大型舰队驱逐舰和攻击机,对续航力小,适航性弱的快艇缺乏兴趣。他们的这种认识错误不久后就被中国人稍微纠正了
   193777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813日,淞沪会战爆发,817日,中国海军CMB5
5型艇偷袭停泊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虽然没能对其构成重大伤害,但也给忽视快艇作用的日本海军一个警告,加上1939年美国海军恢复艇建造,早已经将美国视为最大假想敌的日本自然也不能落后,随即在1939年度临时军备预算中编入6艘艇的设计建造费用,决定先自行建造一艘艇,再购买一艘,最后根据对比试验结果建造4艘(实际上只建造了一艘)。日本自行建造的那艘就是后来被视为第一种纯日本血统的T-0型艇(虽说是纯日本血统,但线形上仍参考了英国快艇)。该艇长18米,是钢骨木壳结构的半滑行艇,使用两台原装配于95式攻击机上的94式航空发动机,排水量19.8吨,航速35节,搭载两枚450毫米,一挺7.7毫米机和五枚深水。1940年,向意大利购买的MAS431艇运抵日本。这种耗资50万日元的20吨级快艇在19408月的试航中一举达到48节以上的高速,创下了当时日本海军的航速纪录。1943年后,日本海军节节败退,美军PT艇也开始主动出击,给日军造成了很烦,日方遂效仿英国海军对付德S艇的方式,建造了大量高速炮艇以对付日益活跃的PT艇,一直由横须贺造船厂保存的MAS艇根据H-1计划,MAS艇被改造为炮艇,是为隼一号艇,以该艇为基础,日方又建造了155艘各型隼艇(包括一些由乙型艇改装的),生产持续到了1944年末,这些艇分为多种型号,航速在3517节之间,以20毫米或25毫米机炮,深水为主要武器,主要负责港口保卫,防备PT艇攻击,由于已经是炮艇范畴,本文就不多说了。
T-0型则发展出了T-1型艇,这是日本海军第一种量产化的摩托艇,在太平洋战争前一共建造6.这是一种木质船体的滑行艇,满载排水量20吨,航速38节,以两台94式航空发动机为动力,装备两枚1937年研制成功的97450毫米和两挺7.7毫米机。从舰尾方向滑入水中然后向前冲出攻击敌舰,这种艇尾发射的方式被很多小型艇使用,优点就是布置靠近船体中线,有利于快艇重心稳定,但也带来攻击精确度下降,影响主机布置的缺陷。这6艘艇被编入驻扎于横须贺的第一艇艇队,在威克岛和塔拉瓦岛的战斗中沉没了5艘,仅存的一艘作为学校的教练船部署在长浦港。
太平洋战争初期,挟珍珠港偷袭成功的余威,日本海军一时间春风得意,追亡逐北,依靠飞蝗般的攻击机配合水面舰队的扫荡,盟军大型战舰沉的沉,逃的逃,仅有的几次攻击都无建树。反倒是盟军艇频频出击,虽然没能给日本海军造成实际伤害,但却给其造成不少麻烦,麦克阿瑟将军更是乘着艇撤走,又乘着艇攻回来。中途岛战役结束后,太平洋战场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日美双方开始围绕岛屿控制权展开绞肉机般残酷的拉锯战,大量生命和钢铁被投入名为瓜达卡纳尔岛的钢铁熔炉。在这一阶段,双方损失惨重,美军艇的行动也更加具有攻击性,他们利用自身数量众多,体积小,航速高,通过性好的优点频频出击,在岛屿密布,航道情况复杂的南太平洋岛屿中十分活跃。日军伊16号舰队潜艇,卯月
号驱逐舰甚至3000吨级的照月号防空驱逐舰,多艘运输船相继遭美军PT艇毒手而损失,阿武畏轻巡洋舰也被重创(莱特湾海战),日军被迫停止了用潜艇为守岛陆军进行补给的行动。反观日本海军,尽管在之前已经建造了不少艇,在东南亚扫荡战中也缴获了10多艘荷兰艇和两艘美国艇,昭和十七年度(1942年)战时舰船补充计划和昭和十八年度(1943)临时扩军预算计划建造1880吨级的甲型艇(实际完成11艘),但日本海军对小型高速攻击艇在岛屿作战环境下的重要作用依然不予重视,大量快艇被用于普通的护航,运输工作,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的具有缺陷逐渐显现,航空兵严重的损失使日军舰艇越来越多地暴露在美军航空兵铁翼阴影下,日军快艇也只能在天敌的与航空火箭袭击中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