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已成为中国经济毒瘤2012年12月11日 02:59  国际金融报
  你看中他的利,他看中你的本(财经观察)
  日前,记者途经苏北泗洪,听到一句颇具戏谑的说辞,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外,还有一个“中石集”。“中石集”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全民皆放”宝马乡所在地。当地曾经历过全民放的流金岁月,经营者团购宝马、奔驰、劳斯莱斯,许多“阔少”年龄才20出头,无正式工作,但却驾着豪车,带着粗大的金项链出入高档场所,购车资金来自于。然而,一切“辉煌”都已不再,去年底,宝马乡崩溃,近百名放贷者被抓,许多参与者倾家荡产,沦落到血本无归、无家可归的境地。
  近年泛滥的是典型的“中国式庞氏游戏”,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从事的多半是“故事大王”,能编造出各种诱人的故事诱你入彀者,你看中他开出年息30%甚至50%的高利率,他码准你人性的弱点——贪婪,看中的是你百分百的本金。
  从温州到鄂尔多斯(8.12,0.00,0.00%)再到“宝马乡”再到最近一些地方农村资金互助社崩盘事件。许多地方法院近两年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的数量翻了数倍,案件标的额也大幅上升,上千万元的案子屡见不鲜。所有的教训都应验了一条:“上家”都是“故事大王”,他们的身份要么是商业地产的大佬、要么就是在风电、锂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掘金的“新贵”,还有的说是在澳大利亚、迪拜有矿产投资和收购,上市后有十倍的回报,年息30%至50%简直毛毛雨啦,并且还可以债转股……“故事”都很老套,但却灵验,屡试
不爽,揽得数亿民间资金,得手后往往一夜之间遁为无形。
  最近,江苏高院公布的十大经济案件中,淮安的江苏乐园房地产项目就十分典型,它以高额利润和提成为诱饵,以“认购商铺使用权”和“内部职工集资”名义,吸收公众存款近34亿元。案发后虽经多方追缴,退款23.92亿元,仍有逾10亿元未能兑付,许多人悔不当初。“你看中他的利,他看中你的本”,就这么简单。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方便中小企业融资,以民间资本为主,办起不少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对经营者道德风险审查把控不力,民间借贷隐身其中,不少异化为平台。一些地方金融总量不大,但融资性机构急速膨胀,高峰时冒出数百家担保机构、小贷公司、理财中心、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社,没几个正儿八经为中小企业和弱势人提供融资,他们左手从银行特定关系人处获得批量贷款,右手高价转借给求贷无
宝马金融门的资金需求者,从中获取数倍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高息。资本是贪婪的,不仅于此,相当一部分人还通过“讲故事”高息吸收公众存款,高进高出牟取暴利。经不起“故事大王”诱惑的人,不惜拿安身立命的房产抵押,把钱拱手交给担保公司放。结果,一旦资金链断裂,放贷人溜之大吉,卷走的资金动辄逾亿计。当游戏的鼓点骤停时,许多人倾家荡产,沦落到血本无归、无家可归的境地。
  以为代表的影子银行的猖獗,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毒瘤。影子银行和的背后,
是长期的金融管制、市场扭曲、利率多轨制的必然结果,是特殊的利益输送形式
二  。企业为上市借一夜倒下 三德盛、启高走上绝路
                                                            2012年12月07日 14:28 厦门晚报
厦门晚报讯 今天上午,厦门三德盛实业有限公司不动产财产公开拍卖,为这家试图成为“中国户外用品第一品牌”的大企业画上了休止符。无独有偶,本土企业启高(厦门)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这家曾经的纳税大户也几乎是一夜间倒下。
  昨日,记者从同安区法院获悉,法院受理三德盛系列案件121件,启高系列案件93件(不包括讨薪案件),最近不少案件进入收尾阶段。法院经办人员说,本来都是经营得好好的企业,为了上市不惜借弥补资金缺口,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
  三德盛:“户外用品第一品牌”,背负1亿多元
  去年,厦门三德盛实业有限公司倒闭,老板鄢某跑路。689名工人工资被拖欠,不少员工及供货商纷纷起诉至同安区法院,随后,工人们被拖欠的工资806万元先行由政府垫付。今年6月,三德盛公司动产变卖982.7万元,不动产财产今天将拍卖。
  时间回溯至2010年1月,三德盛公司加盟商大会风光无限,其名下有两个品牌“莫耐”和“马仕奇”,企业在会上豪言,将成为“户外用品零售终端最多的一家供应商,并将赶超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探路者,成为中国户外用品第一品牌”。
三德盛老板鄢某一度是创业英雄,“他曾想把三德盛、莫耐和马仕奇三家企业打包成‘全球第四大户外运动用品供应商’的概念,谋求上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从前年开始,三德盛筹划上市,“为了上市,企业背负债务约2亿多元,其中1亿元欠银行的,另外1亿多元是民间”。
三。或毁山东“今日系”企业
2012年06月12日00:26来源:中国经济
周刊
据了解,今日系旗下的土地与厂房大部分已经抵押给了银行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很难再从正规渠道融到资金。为了偿还到期借款,向民间以高息借贷成为李欣不得不做的选择。上述今日系的副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去年有老职工告诉他,公司比较麻烦,借了很多。他很难相信,因为从业务层面看,公司有产品,前期可以有预付款,根本用不上。
这位副总去李欣了解公司的借贷情况。李欣手一挥,“你别管了,资金的事情我来考虑。”李欣告诉他,
“没有办法,前期我投入了很多钱。”比如今日集房做了几十套的样板房,而一套样板房的造价就得几百万元。 “我当时就指出,你只要借了,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温州那么多公司倒闭,老板跑路不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这位副总说,李欣当时很不高兴。
已经陷入借新钱还旧钱怪圈的李欣没有选择。据负责登记债权人的相关人士透露,在借款给李欣的自然人中,最高的月息竟达15%,折合年利率则为180%,而同期银行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7%左右。其最低的月息也为百分之三点几,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的近四倍。而直接引发今日系崩盘的,正是两笔分别为200万和300万的。
据知情人透露,今年5月初,上述两个债权人急于取回他们的钱,但今日系正处于困境未能偿还。两个债权人就叫了一些“社会上的人”来收账,堵门口。这让李欣几乎没办法工作。随后,李欣因为身体原因没来正常上班,他们就变本加厉,对外称李欣跑路。此外,在正规融资渠道方面,一家租赁公司借给李欣的贷款是通过银行委托贷款渠道,并通过银行征信系统。4月底借款到期后,因李欣未能及时偿还,引发今日系在银行征信系统上出现不良记录。随后各家银行有所察觉,经过贷户检查后,将今日系诉诸法院。 至此,李欣的借贷链条坍塌,今日系迅速崩盘。
四。民间逼倒小型企业    苏州4S店女老板负债上亿元跑路
2012-10-22 11:05:5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午还在上班,下午就有人来拖车,晚上法院就来人查封了,第二天就不让员工进店里了。公司倒闭之前没有一点迹象。”曾在这里工作近5年的小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店已经被查封。近日,苏州女老板李菁丢下3家4S店(两家在苏州)跑路的消息在当地引发一阵躁动。多名知情人士称,是压倒李菁和她4S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报记者试图采访李菁
本人,但其电话无人接听。
4S店老板跑路事件折射出当前汽车经销商的行业隐忧:当“扩张—融资—烧钱”遭遇“低销量—低利润”,就有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
上周末,本报记者在位于苏州的两家4S店现场看到,现场一片萧条,办公室内文件扔了一地,值钱的东西已经搬空。自称和李菁认识5年多的王华(化名)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正常运营,公司不会倒闭,倒闭是民间借贷引起的。
“可惜了,这家店生意还是不错的。”在其中一家4S店维持秩序的辅警说,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除了讨要薪资的员工和索要车款的购车者外,还有十多名债权人围堵在展厅大门前。辅警说,这些债权人之中,有的据称借给李菁3000万元,最少的也在100万元左右。
“老板欠的债务多了,最起码上亿元。”小强称,“欠快递小伙的1000多元没给,更不用说欠我们店的供应商和放的了。”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称,这三家东风雪铁龙店都是老店,已经经历了行业的几个高峰期增长,如果用银行借贷来正常运转,资金链应该不会断裂。
“我听圈子里朋友讲,李菁通过将一部分汽车合格证质押拿到了一些短期,但是到了双方约定时间点李菁还没有还对方钱,债主承受不住压力,就直接到新城店提车,其他人都以为公司要倒闭,恐慌就开始了。”王华说。
“李菁的投资战线拉得较长,投资3家店的间隔期比较短,自有资金一直比较少。”王华说,“汽车4S店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现金流很大,所以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借,但是的年利率很高,汽车4S店的毛利率要远远低于的利率。”
五。
据了解,金乌集团目前所涉及欠款分两部分,分别为拖欠银行的3.5个亿以及民间借贷的14亿。而14亿的民间借贷中,本金只有8亿,利息有6亿。
“在义乌,金乌集团要出事早就不是新闻了。”当地一位知情者说,民间借贷在义乌企业很普遍,但如果
月息超过6分,就说明企业可能有问题了。而在2007年底,金乌集团要求以月息8分借贷。
  根据张政建朋友的回应,金乌集团民间借贷的增加开始于2006年,在这之前,基本上以银行贷款为主。这也印证了曾在集团财务部门工作多年的小赖的说法,“2006年之后,银行贷款逐渐变得困难,而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
  从最早的月息2-3分,到超过6分,中间仅仅隔了两年不到。而在此过程中,金乌集团连续投资上亿元的五星级酒店以及某大型旅游项目让公司的资金链越发紧张。
  “张的
问题在于投资领域过度,摊子铺得太开。”他的朋友表示。
  金乌集团民间借贷的最高利息达到8分,即使以6分计算,年息将达到本金的72%。
  2008年初,本来一直准时发放给债权人的利息开始难以为继,金乌集团的问题开始暴露出冰山一角。
  从2007年至今
  老板失踪事件时有发生
  张政建的失踪事件对许多义乌人来说确实不能算是新闻。从2007年至今,被披露的老板失踪事件远不止这一起。
  就在金乌集团事发后不久,2008年4月,一些购房者预定了义乌万博集团名下的东方名苑,在几个月之后却突然发现老板卷款失踪,而楼盘已被转让。
  同样发生在义乌的还有,2007年11月,义乌市保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创始人叶荣兴突然下落不明,传欠债近5亿元。
  2007年8月,义乌招牌餐饮店“一帆餐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朱世南一家突然失踪,传当事人欠债约3亿元。
六。陶寿龙:中国印染王破产偷渡海外被抓
作为中国第一纺织重镇的绍兴县,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2%,其中包括织造、印染、化纤、服装等在内的大纺织工业利润增长仅为2.8%。尽管绍兴县的纺织产业比外界预想的要好,但“企业的两极分化也比较严重,江龙控股就是一个极端例子” 。
  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中国最大印染企业的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龙控股”),其“倒塌”速度之快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世界企业家》[bossline]记者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陶寿龙系江苏泰兴人,出生于1965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陶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纺织印染方面的工作。
  “他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而且很善于学习,很快,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据泰兴当地与陶有过接触的印染业人士介绍,陶没几年就弄清楚了纺织产业里的门道,并很快承包了泰兴当地一个国营的印染厂,并迅速积累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0年左右,陶寿龙和严琪二人来到绍兴发展,陶在绍兴当地一家印染厂做外贸业务员。“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几乎每年他都是厂里的业务冠军。”绍兴当地一位熟悉陶寿龙并与其有生意来往的印染业人士张先生对记者表示。
  2003年,陶寿龙夫妇开始筹划自己的生产基地――浙江江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下称“江龙印染”),并迅速让江龙印染三年内快速跻身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印染企业行列。
  2006年4月,新加坡淡马锡投资控股与日本软银合资设立的新宏远创基金(New Horizon Fund)签约江龙印
染,以700万美元现金换取其20%的股份。同年9月7日,江龙印染(上市名为“中国印染”)正式在新加坡主板挂牌交易,陶寿龙因此一夜成名,迅速成为绍兴印染行业的龙头老大。
  大好形势之下,陶氏夫妇的“印染王国”迅速膨胀――在短短几年间,江龙控股总资产达22亿元,旗下拥有江龙印染、浙江南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方圆纺织超市有限公司、浙江红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方圆织造有限公司、浙江百福服饰有限公司、浙江百福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春源针织有限公司等多家经济实体及贸易公司,业务范围极广。
  2007年,江龙控股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陶氏夫妇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并成为各地政府招商部门眼中的红人。
  不过,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却意外阻止了陶寿龙的扩张之路,银行的意外抽贷更是让陶寿龙大伤脑筋――去年年底,绍兴某银行收回了江龙控股1个多亿元的贷款,并缩减了新的贷款额度,江龙控股的现金流和正常运营随即受到重大影响,百般无奈之下,陶氏夫妇开始转向求助于,公司经营也每况愈下。
“印染王国”深陷资金黑洞
  “只要沾染上了,有几个企业能够全身而退的?”江龙控股的另外一个供货商陈先生说。
  冯先生说,在江龙控股出现资金危机后,除了借维持公司正常的周转外,陶寿龙夫妇还展开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动,以维持公司的运行,直至9月中旬,公司上无法运行。
  9月21日,江龙控股旗下的江龙印染两笔贷款开始出现25.9万元和42万元左右的欠息;9月22日,又一笔贷款出现12.9万元的欠息;9月25日,南方科技的一笔贷款也出现18.8万元的欠息。
  眼看江龙控股的资金窟窿无法弥补,陶寿龙夫妇开始酝酿有计划的“出走”。10月4日,陶寿龙夫妻失踪,三天后,江龙控股全面停产,陶寿龙夫妻短短数年间经营起来的“印染王国”轰然倒塌。
  江龙控股到底留下了多少债务,各方说法不一。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江龙控股的几乎全部由其“资金部”完成:江龙控股有一个专门融资的资金部,该部门有三个骨干,其主要任务即为江龙控股融资,从开始的月息3分,到后来的8分、1角,江龙控股的民间借贷“战线”越拉越长,利息也越来越高。
  遍布绍兴各地的担保公司也是江龙控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该类公司直接从民间低息融资,然后高息借给江龙控股,这一部分资金,每笔都在千万元以上。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6年底,江龙印染资产总计10.8亿元,负债总计6.37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46亿元,其中,还有54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