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075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4(下)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口,因其产地中心位于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北宋早期龙泉窑生产瓷器仍带有浓重的越窑、婺州窑、瓯窑风格。直到北宋晚期,龙泉窑在吸收借鉴其他窑口生产工艺的过程中逐渐生产出具有自身特点和风格的青瓷,并逐步进入鼎盛阶段,发展盛况一直延续到明中期。两宋时期是龙泉窑青瓷形成自身风格的重要时期,正是由于该阶段龙泉窑对其他窑口瓷器生产工艺的借鉴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中国古代青瓷史开始步入龙泉青瓷时代,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生产和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龙泉窑青瓷发展概况
龙泉窑地处浙江省龙泉市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量的制瓷原料,当地还盛产可以作为烧瓷燃料的松柴。同时,该地区溪流众多,便于制瓷原料的加工以及瓷器的运输,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龙泉窑的生产发展打下了基础。龙泉窑属于南方青瓷系统,在浙江东部宁绍地区唐至北宋时期越窑长期处于青瓷生产的领军地位,且形成了越窑青瓷体系,除此之外,同时烧制青瓷的窑口还有婺州窑和瓯窑。龙泉窑瓷器生
产在五代至北宋早期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该时期龙泉窑受越窑、婺州窑和瓯窑的影响,烧造的青瓷从器形、胎质、釉乃至装烧方法、装饰工艺都与其有相似之处。到北宋中晚期,越窑逐渐衰败,龙泉窑开始走向改造创新之路。到南宋时期,由于宋王
朝南渡,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市场上对瓷器的需求激增。与此同时,由于宋王朝急需解决财政困难问题,鼓励对外通商贸易,龙泉窑青瓷大量外销,促进了龙泉窑青瓷的繁荣发展。在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下,龙泉窑青瓷生产匠人不断创新,使该时期龙泉窑青瓷的制瓷工艺和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在器形、釉、纹饰等各个方面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粉青釉、梅子青釉相继出现,代表了龙泉青瓷的最高艺术水平。龙泉窑青瓷的盛况一直延续到元末明初,到明中期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败。①
2 宋代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借鉴与创新
2.1 北宋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借鉴与创新
北宋早中期,龙泉窑青瓷受越窑、婺州窑、瓯窑瓷器风格的影响较大,在器形、纹饰、装烧工艺等方面都与其有相似之处。该时期龙泉窑青瓷主要生产碗、盘、壶等日用器,器形工整,胎质较粗,釉面光洁,装烧方式主要采用与越窑相同瓷质的垫饼及泥点间隔支烧。②该时期龙泉窑主要使用刻划花的装饰工艺,纹饰主要有篦点纹、蕉叶纹、团花纹、婴戏纹等。
北宋晚期龙泉窑青瓷的胎体明显比前期厚,圈足变得宽矮,釉多为青黄,产品仍以碗、盘、壶、杯等生活用具为主。北宋晚期龙泉窑在北方耀州窑及定窑瓷器刻划花和印花工艺的影响下,逐步脱离传统越窑的风格,其装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工艺创新和历史文化价值
摘 要: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口,北宋早期龙泉窑生产的瓷器仍带有浓重的越窑、婺州窑、瓯窑风格,但在宋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大背景下,龙泉窑的瓷器生产匠人在吸收借鉴其他窑口瓷器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对自身的瓷器生产进行改造、创新,在北宋晚期使用单面刻花、双面刻划花和刻划花加篦点纹的装饰工艺。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生产工匠改进了坯料配方和釉料配方,在瓷土中掺入紫金土,使用石灰碱釉代替石灰釉,龙泉窑生产出了薄胎厚釉的瓷器,以此为基础,粉青、梅子青瓷器烧制成功,成为龙泉窑青瓷的代表性产品。这些改造和创新帮助龙泉窑青瓷形成了独特的产品风格,并对周边窑口的瓷器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获得了当时社会大众的认可,宋代龙泉窑青瓷行销海内外,推动了中国制瓷工艺的传播,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也丰富了海外人民的物质生活。
关键词:宋代;龙泉窑;青瓷;工艺;价值
【作者简介】张思桐,女,硕士,任职于宁波博物馆,研究方向:藏品与博物馆学研究。①俞锦辉.论南宋官窑与龙泉窑的关系[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7.②白炜.青翠之间宋代龙泉窑瓷器风格嬗
变[J].紫禁城,2019(7):110.
张思桐
(宁波博物馆,浙江…宁波…315000)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076Vol.203
饰工艺转变为单面刻花、双面刻划花和刻划花加蓖点纹,并逐渐形成龙泉窑青瓷产品的独特风格。该时期的纹饰主要有花卉纹、卷草纹、蕉叶纹、飞鸟鱼虫纹、婴戏纹等。该时期的刻花工艺比北宋早中期更显粗犷豪放,而划花纤巧精细,工艺更加成熟。①
2.2 南宋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借鉴与创新
南宋是龙泉窑青瓷的发展鼎盛期,这一时期龙泉窑在器形、胎釉、装饰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立的风格,代表了龙泉青瓷的烧造水平。
南宋龙泉窑烧制的青瓷器物造型更为多样,除继续烧制北宋的品种之外,还增添了文房用具如水盂、水
注、笔筒,日用器有瓶、盆、渣斗,供器如塑像、香炉等,还有仿古代玉器、铜器造型的器物。该时期龙泉窑青瓷根据胎的不同,可分为白胎龙泉和黑胎龙泉两类,其中白胎青瓷数量大约占百分之九十,能够代表龙泉窑系青瓷的胎体特征。黑胎青瓷可能是仿烧南宋官窑,这类瓷器的烧成温度更高。
南宋龙泉窑青瓷多为薄胎厚釉产品,但也可见厚胎薄釉产品。薄釉产品胎灰白,胎质更加坚实紧密,釉层薄而透明。其器物品种与北宋时期类似,可见碗、盘等日用器,纹饰有莲花、荷叶、云纹、禽鸟纹等,与前期略有不同。装饰工艺仍采用刻、划工艺,装烧工艺采用垫饼填于外底心烧制。②薄胎厚釉青瓷的器形与之相比则更为规整、庄重,釉面浑厚乳浊,鲜有纹饰,形成了与其他时期青瓷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也是南宋龙泉窑青瓷生产工艺的创新点所在。
莲花价格
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生产工匠对瓷器的坯料和釉料都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在坯料方面,龙泉窑早前一直使用瓷石一元配方,这种原料高硅低铝,胎体耐高温能力较弱,因而生产出的青瓷胎体较厚。南宋时期,为改变瓷胎厚度,龙泉窑工匠开始在坯料中加入紫金土,从而形成了“瓷石+紫金土”的二元配方。由于紫金土中氧化铝、氧化铁的含量较高,龙泉窑青瓷胎体内的铝、铁含量也随之增加,从而提高了胎体耐高温的强度,胎体硬度也产生了飞跃,使该时期龙泉窑青瓷的胎壁变薄,生产出更为精致的薄胎瓷器。同时,由于氧化铁含量的增加,瓷器胎体的颜也发生了变化,紫金土比重大的瓷器呈黑胎,反之则为白胎。
在釉料方面,五代北宋时期龙泉窑使用含钙量高的石灰釉,石灰釉高温时黏度小、流动性大,烧制出的瓷器
釉面透明光泽强,釉层较薄。南宋时期,龙泉窑工匠逐渐降低釉中钙镁氧化物的含量,提高钾钠氧化物的含量,从而生产出了石灰碱釉,这是釉料配方上的一个创造性进步。石灰碱釉经高温烧制黏度大、不易流釉。釉层加厚使该时期的青瓷釉面颜较深、光泽莹润,玉质感明显。在龙泉薄胎厚釉青瓷制作的过程中,采用了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复杂工艺。该时期龙泉窑生产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粉青、梅子青等釉,其泽与烧成气氛及温度关系密切。粉青、梅子青都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粉青釉烧成温度偏低,釉熔得不透,在釉层中存在着大量的微小气泡和晶体,从而使釉面呈现出如同玉石一般的柔美淡雅之感,而梅子青烧成则需要更强的还原气氛与更高的烧成温度,其釉层清澈透明,如同翡翠一般。③
伴随着薄胎厚釉器的出现,龙泉窑青瓷的装饰工艺也随之改变。由于薄胎器物器表不易进行刻划工艺的操作,而且刻出的纹样在厚釉下不易显露,加之厚釉使得釉层清澈透明,因而光素无纹更能体现出釉的光泽莹润。除光素无纹的器物外,部分龙泉窑青瓷会使用印、贴、堆的装饰手法,即在坯胎上加厚,使用模具贴印纹饰,之后再上釉,从而更加凸显纹样。另外也有部分器物会在器身某些部位采用雕塑纹饰,使器形更显匀称端正。④
3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历史文化价值
3.1 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南宋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政府急需充实国库,因而格外重视海外贸易。海上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成熟的航海技术做支撑,一方面要有满足海外需求的商品。在航海技术上,宋代中国已经制造出一种巨型海船,史称“南船”。这种船的排水量和装载量巨大,同时采用了密封隔水舱工艺及尖底造型,能抵抗远洋风暴,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安全的运输工具。同时,该时期的中国海员已掌握了信风规律,海船上也配备有罗盘导航和航海地图,这大大提高了航船航向的正确性,扩大了远洋贸易的范围。在外销商品的选择上,由于瓷器是生活用品,属于政府允许流通的商品。随着金银铜器及铜钱的禁止外销,该时期的法定外销商品主要为丝绸和瓷器。到了南宋,北方丝源减少,但陶瓷的瓷土原料比较容易获得,而且瓷器属于易碎商品,适合用船舶运输,在这种情况下,瓷器出口大量增加,成为外销商品的主要品种。南宋时期,在战争的影响
①王光尧,沈琼华.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7):6.②周凯,徐卫.龙泉青瓷的断代及其鼎盛期成因问题[J].东方收藏,2019(15):42-43.③俞锦辉.论南宋官窑与龙泉窑的关系[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8.④冯素阁.龙泉窑瓷器的装饰艺术[J].收藏家,2000(11):8-9.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077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4(下)下北方的几个制瓷中心逐渐衰落,南方制瓷业蓬勃发展,龙泉窑青瓷在这种大环境下大量外销。
宋代瓷器的外销一方面对政府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交通线的拓展。在增加经济收益的问题上,为管理对外贸易的相关事宜,宋代增设了市舶司。为防止金银外流,政府规定了对外贸易采用以瓷易物的“博易”方针,可以使用瓷器换购到大量的外国特产,如象牙、香料、珍珠等,不使用现金支付,这为市舶司增加了收入。在征税方面,商船载货出海前要缴纳出口税,从海外归来后市舶司也要收取实物税。海外商人的商船在中国的港口靠岸时市舶司要对货物收取实物税,备完货物出海返航时要再征收出口税。这些税费也成为市舶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贸易交通线的问题上,由于龙泉青瓷受到了海外人民的喜爱,其外销范围逐步拓展至东亚、东南亚、阿拉伯及东非等地区。龙泉窑青瓷的外销先通过松溪进入瓯江,在商品运载到泉州后和其他窑口的瓷器一同装载,再按照不同的航线运送到东南亚、东亚、非洲等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交通线的拓展。①
3.2 推动制瓷工艺的传播
伴随着龙泉青瓷生产工艺的逐渐成熟,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瓷窑场逐渐扩张,在南宋前期已扩展到庆元、遂昌等地,主要分布在瓯江两岸。南宋晚期,龙泉青瓷的生产甚至扩大到江西、福建的部分窑厂。由于该时期龙泉青瓷大量外销,福建的部分窑厂为适应外销需求开始仿制龙泉青瓷烧造瓷器。“南海I号”沉船是一艘南宋中晚期运载外销商品的商船,船上出水了大量龙泉窑青瓷,是龙泉窑青瓷外销的考古实物依据。“南海I号”沉船上出水的青釉斗笠盏就是模仿龙泉青瓷的产品,虽然其质量不如龙泉青瓷,但这表明该时期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已经逐步被国内部分窑厂模仿学习。
由于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产量和质量已处在青瓷生产的领先地位,该时期龙泉青瓷成为瓷器出口的重要品种大量外销,并获得了海外人民的欢迎,其外销国家包括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埃及等北非国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阿拉伯国家。伴随着龙泉青瓷的出口,其制瓷技术也逐渐传播,被海外各国学习借鉴,并用于本国青瓷的生产烧造。朝鲜的高丽青瓷、日本古濑户窑的青瓷生产工艺都来源于龙泉青瓷,他们对龙泉青瓷的釉、纹饰等进行学习借鉴,但并不是简单的
模仿,而是结合本国文化和民众审美进行了创新,最终生产出具有自身特的青瓷产品。②
3.3 丰富了海外人民的物质生活
宋代的出口瓷器以碗、盘等实用器皿为主,伴随着宋代瓷器的大量外销,瓷器逐渐走入海外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对其社会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中国瓷器输入海外之前,许多国家的饮食器皿仍以金属器、陶器、竹木器为主,东南亚部分国家甚至使用植物的叶子盛食。中国瓷器胎体坚硬细密,器表施釉降低了胎体的吸水率,便于清洗且不易滋生细菌,是饮食器的绝佳选择。同时,外销瓷器价格适中,普通民众能够负担,兼具美观和实用性,顺应了海外民众的生活需要。伴随着瓷器的输入,海外民众逐渐抛弃了原有的日常用品,开始使用瓷器,部分国家民众原始的生活方式得以逐步改变,瓷器成为重要的日常用品。
瓷器除了作为饮食器使用外,还被海外民众作为装饰和陈设器大量使用。在埃及等非洲国家,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常被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是珍贵的礼品和装饰品。瓷盘、碗、碟常常被镶嵌于贵族客厅的壁龛、宫殿及清真寺的门楣上,成为一种时髦的装饰图案,这种装饰风格一直延续到元末明初。而且在婆罗洲一带,当地民众对瓷珠十分珍视,普遍使用瓷珠进行装饰。他们将瓷珠缝制在腰带、项圈、刀剑和衣帽上,《星槎胜览》一书对此有相应记载③,瓷器的外销使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4 总结
综上所述,龙泉窑青瓷的生产技术源于越窑,也受到了婺州窑、瓯窑乃至耀州窑、定窑的影响。在宋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大背景下,龙泉窑的瓷器生产匠人在吸收借鉴其他窑口瓷器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地对自身的瓷器生产进行改造、创新,使得该地区的瓷业技术快速提升,形成了独特的产品风格,更生产
出了粉青、梅子青等厚釉瓷器,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与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龙泉窑系得以形成。12世纪至15世纪,龙泉青瓷行销亚、非、欧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和中国陶瓷文明的传播,并且对当地的陶瓷生产技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
①姚传玉.宋代市舶司与陶瓷外销[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25.②刘冬媚.“南海Ⅰ号”船载龙泉窑青瓷探析[J].文物天地,2019(12):48.
③雷国强,李震.镶嵌在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点上璀璨的龙泉青瓷明珠(下)—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珍藏龙泉青瓷精品赏析与研究[J].东方收藏,2015(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