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20111-7经济运行情况
索引号:LY05205-3000-2011-00022  发布机构:统计局  备注:通报  生成日期:2011/8/18  编辑:统计局  阅读次数:68
内容概述:长汀县20111-7月经济运行情况
    1-7月,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较好水平,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1、规模工业较快增长。1-7月,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20.57亿元,可比增长30.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总产值67.74亿元,可比增长35.9%,增加值和产值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规模工业中:亿元企业成长喜人。截止7月,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4家,同比增加6家,实现产值35.6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2.7%,同比增长98.3%,金龙稀土公司成为全县首家产值突破10亿元的工业企业,产值达10.17亿元。主导产业高位增长。全县2+2”主导产业完成产值65.24亿元,现价增长69.9%,拉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66.6个百分点,其中稀土产业实现产值13.10亿元,同比增长3.2倍。
    1-6月,全县工业经济质量较大提高。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8.8%,同比上升45.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润4.77亿元,同比增长129.0%
    2、建筑业快速发展。1-7月,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111.2%,其中在外省完成的产值实现3.06亿元,同比增长4.8倍。开拓省外市场,提高竞争能力,是我县建筑业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
    3、投资增速趋缓。1-7月,城乡50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30.86亿元,增长41.1%,增速全市第六。其中工业投资17.66亿元,增长42.3%。从资金投向看,一产投资下降明显,增速环比下降38.9个百分点;二产投资平稳,同比增长42.3%;三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增幅达89.8%
    1-7月,房地产投资略有回升,累计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住宅投资2.68亿元,同比下降1.4%。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8073平方米,同比下降37.2%;销售额1.52亿元,同比下降26.1%,降幅均明显缩小。商品房空置面积下降到10%以下,为8.6%
    4、市场消费保持平稳。1-7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1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全市第二。其中城镇消费额12.43亿元,同比增长18.3%;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亿元,同比增长36.3%
    5、价格指数持续高位。1-7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为105.4% “八大类消费中,粮食、油脂、肉禽及制品类涨幅较大,同比分别上涨29.715.013.6个百分点。
    6、出口拉动有力。1-7月,外贸出口总值达20304万美元,同比增长63.0%,保持强劲的拉动作用。
    7、财政收支运行较好。1-7月,全县财政总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37.3%;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29.5%。财政支出7.08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85亿元,增长29.7%
    8、居民收支平稳。1-7月,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44元,同比增长14.1%;居民消费支出5847元,同比增长21.8%
    9、金融信贷稳健运行1-7月,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0.01亿元,发展指数124.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26亿元,发展指数116.2%
1-7月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看,规模工业产销率下降、投资和纺织产业产值增速回落、物价指数居高不下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应切实加以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长汀县20111-7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索引号:LY05205-3000-2011-00021  发布机构:统计局  备注:数据指标  生成日期:2011/8/18  编辑:统计局  阅读次数:46
内容概述:长汀县20111-7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长汀县20111-7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单位
1-7月累计
累计增长%
全市排位
一、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第一产业
万元
 
第二产业
万元
 
#工业
万元
 
第三产业
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万元
 
三、工业总产值
万元
 
规模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677415
35.9
1
     #1、轻纺服装业
万元
326958
42.9
 
        2、机械制造业
万元
135249
55.5
 
        3、稀土业
万元
131002
321.4
 
        4、农副产品加工
万元
59158
59.9
 
    规模工业增加值
万元
205706
30.7
1
    工业用电量
万千瓦时
19422
16.2
 
    社会用电量
万千瓦时
33814
22.5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218.8
45.3
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176138
15.9
2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万元
308625
41.1
6
   #房地产
万元
36693
5.7
5
   #工业投资
万元
176583
42.3
 
   项目个数
173
33.1
六、资质建筑业总产值
万元
78042
111.2
 
莲花价格
#在福建省完成的产值
万元
47439
49.7
 
商品房销售面积
平方米
28073
-37.2
商品房销售额
万元
150209
-26.1
七、财政总收入
万元
49607
37.5
3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28253
29.9
5
财政总支出
万元
70801
31.9
5
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5.4
5.4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238
14
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5847
21.8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十、外贸出口(1-6月)
万美元
16420
67.8
5
实际利用外资(报表口径)
万美元
5856
32
3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万美元
1459
-18.7
6
十一、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万元
700123
24.4
    城乡储蓄余额
万元
417121
25.3
    各项贷款余额
万元
532633
16.2
备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和农林牧渔业增速为可比价增速;城乡5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不含基金。
长汀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全县设18个乡(镇),总人口52万人。土地面积3099平方公里,为全省第五大县。
    长汀山清水秀,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客家文化和厚重的红文化。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设置汀州,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汀州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汀是世界客家首府,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集散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具特且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并从长汀走向五湖四海,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汀江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至今,仍有许多海内外客家知名人士来到长汀寻根谒祖。
    长汀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长汀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福建苏区首府,素有“红小上海”之美誉。全县有全国重点保护的革命遗址7处,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革命建筑物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
    长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赣龙铁路、龙长高速公路、319国道和省道洋万线在城区交汇,直达粤、赣、湘、鄂、川和福建各地,承西启东的交通枢纽作用日益突出。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厦、漳、泉相通,长汀至厦门港350公里,距龙岩冠豸山机场81公里,至广州、深圳全程高速6小时可达;赣龙铁路与京九铁路相接,“海西号”列车直达北京只需21小时;将开通“铁海联运”,长汀已成为闽南、粤北与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
    长汀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金属矿有稀土、钨、铁、锡、金、银等,其中稀土矿化岩体面积达570平方公里,蕴藏量达50万吨以上,已探明稀土矿资源储量13.2万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70%以上;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辉绿石,玄武岩、高岭土、叶腊石、钾长石、硅质石、黄铁石、磷矿、煤、矿泉水、温泉等,其中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玄武岩、钨矿等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的开采和利用价值。林地面积17.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林木蓄积量1000多万立方米。境内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河田温泉属国内罕见,温度高达80摄氏度,日流量达4000吨以上。
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长汀人民发挥优势,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县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11亿元、工业总产值93.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外贸出口总值2.2亿美元。
“展望十二五 长汀新跨越”专栏之六 壮大民营经济 拓展对外开放
  作者:修远生 赖晓松  发布时间:2011/2/23 10:52:36  编辑:县政府信息公开办 
十二五期间,我县将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深入实施民资“回归工程”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参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电力建设、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水务、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进入医疗、教育、培训、棚户区改造、政策性住房建设等社会事业领域。
    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争取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通过技术创新、资产重组、企业上市等多种途径,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综合实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服务上给予支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推动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拓展对外开放,拓宽招商领域,开展与闽南沿海、长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区和美日韩等国家招商,加大对跨国集团、跨国公司和央属企业、大型民企的招商力度。创新引资方式,依托各类招商平台,推进产业招商、园区招商、抱团招商和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
    抓住海峡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机遇,加快对台经贸合作和民间交流载体建设,不断发挥与台湾新竹签订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协议的平台作用,规划建设长汀台商投资专业园区,深入对接台湾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制造、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先进制造业产业;加强对台农业合作,加快推进闽台合作远山现代农业精品园建设;继续开展一批层次高、有特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对台交流合作活动。
深化山海协作,拓展闽粤赣区域协作,形成资源开发计划和重大合作事项的对接、交流和协调机制,推动区域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在商务、企业、旅游和服务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打好客家文化牌,办好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增进海内外客家人对长汀作为世界客家首府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在加快发展科技事业方面:今后五年,我县将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参与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努力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县”的领先地位。到2015年,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提升,全社会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率达到1.5%
 “展望十二五 长汀新跨越”专栏之七东拓南进 建设优美城乡
县十二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我县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镇体系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一城三区”的规划思想,重点建设南部新城,向东拓展居住开发及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县城空间向南跨越发展,由北向南沿汀江两岸延伸,形成新的城市格局,实现保护千年古城与建设时代新城的双赢。 “十二五”期间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今后五年,我县将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建设老城历史文化轴,彰显城市文化特。围绕“一江两岸”、“名人、名楼、名殿、名祠、名街”等关键节点,推进店头街、水东街、东大街、南门街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加大对妈祖庙、南禅寺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重点向国家申报国家级圭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汀州森林公园并加快实施步伐。申报建立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汀江生态文化长廊,争创一批生态乡村、绿社区和绿校园,打造一批生态产业、生态产品品牌。
    加快建设“两桥两路”。重点建设城关二级客运站。新建、增建公交汽车场站和停车场。发展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改善交通状况,有效解决城区交通问题。做好垃圾填埋场续建及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工程。加强生活污水治理。
    在汀州老城区南部,汀江两岸和319国道两侧,将结合城市综合体、世界客家博物馆、客家母亲园、文化服务中心、教育中心、公安指挥中心等大型公共项目的建设,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形成新的文化、商业中心。积极推进麻陂新火车站和新汽车站的建设。在南部新城,保留可用土地,建设物流产业园,适度发展房地产和商贸物流仓储业。
    根据县十二五规划的人口规模,在新城建设相配套的商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公园等公共资源设施。建设一至二个城市综合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布局,城市各项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吸引城市人口从旧城南迁,吸引农村人口在新城定居。
    今后五年,我县将着力推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程,持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进村庄绿化,修复农村生态。建立农村环境保洁长效机制,推广新型能源,鼓励发展农村沼气。逐步改善农村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我县将在南屏山、卧龙山、莲花水库等地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园林乡镇、村庄及花园式单位。抓好环城一重山绿化美化。实施江河环境治理工程,改善水态环境。使城市规划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9平方米;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23%。通过推进城市 “绿、亮、美”建设工程,让地绿起来,让天蓝起来,让水清起来。       
 经济开发区的不足
长汀经济开发区按照“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快‘两个先行区’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寻差距,先行先试,体现突破”活动,从问题入手,努力探寻加快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近几年来,长汀经济开发区按照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精心打造一流工业园,目前,该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的重要平台。今年15月份,长汀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0%,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0%。在开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快‘两个先行区’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中,长汀经济开发区结合发展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查摆差距。
    (采访县委副书记、县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林旭:跟沿海地区比,我县经济开发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量小,主导产业层次不高,缺乏行业领军企业的强力支撑;二是产业配套不完善,集聚效应不大,物流配套跟不上;三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还较落后,加快发展,大的企业、好的企业配套不起来;四是资金、技术、人才还比较短缺。)
    通过认真总结思考近年来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长汀经济开发区提出要立足现有产业,按“内强外引”模式,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关联性强、财税高的大项目、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和层次;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带动作为先行先试的抓手、平台,在已有5个企业品牌的基础上,今年再争创35个省级名牌产品,力争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创新服务机制,组建企业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投资环境;进一步细化长汀经济开发区“一园三区”总体规划,完善经济开发区工业新区和河田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拓展开发区的发展空间,为我县加快发展搭建一个新平台,力争把开发区打造成海西甚至全国著名的品牌开发区。
    (采访长汀县委副书记、县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林旭:下一步,我们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结合我县新一轮大发展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个逐个破解,以提高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水平。)
二、省级长汀经济开发区
    福建长汀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58月。2005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福建省第一批14个省级开发区之一。
    近年来,长汀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支持原苏区县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主动承接沿海和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使开发区建设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园区规模迅速扩大。规划面积由1995年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6.31平方公里,由原来一个园区(腾飞区)发展到现在“一区辖三园”(即福建长汀经济开发区下辖轻纺工业园、机械电子工业园和特食品工业园)。
    2010年底,长汀经济开发区共落户企业287家,从业人员4.38万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1.7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0家,超亿元企业26家。借助长汀经济开发区这一投资平台,长汀县走出了一条加快山区县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被省、市肯定为“长汀现象、长汀经验”,连续多年被省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09年长汀经济开发区被福建省海峡品牌专家研究院评选为“海西十佳品牌工业园区”。
    腾飞轻纺工业园:
    园区总规划面积9.0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已完成开发区一至七期建设,正规划建设八期、九期,目前建成面积近5.6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00多家,其中:南祥针织、安踏制衣、利郎服装、祥鸿纺织、天守机构、华平纺织、鸿程纺织、冠龙纺织、荣耀纺织、宏鑫纺织、长诚鞋业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李宁、安踏、利郎、爱登堡等知名品牌在长汀设立生产基地。腾飞区已基本形成了纺织产业集,已成为闽西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是纺织产业寻求发展的首选福地。
    机械电子工业园(工业新区):
    工业新区地处长汀老城区南郊,离长汀火车站2公里,高速公路与老城区连接线贯穿整个新区。基础设施规划齐全、功能完善,配套有22万伏输变电站和污水处理厂、学校、金融、行政服务、职工新村等公共设施。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稀土深加工产业,目前建成面积达3.2平方公里。已落户企业有凯鲍汽车、舒驰电动车、飞驰机械、鑫威汽配、龙翔半导体、亿嵘铜业、汀州龙数码、中意铁科、优力德电梯、纳诺康电器、金龙稀土等60多家。
    河田特食品加工园:
    园区位于长汀次中心城市河田镇,龙长高速公路、赣龙铁路、319国道横穿全区,有高速公路互通口和火车客货运站,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周边人口15万人),具有温泉特资源,是一个很适宜工业、商贸物流、商住发展的风水宝地。河田新区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第一期开始建设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将打造成海峡西岸最具特的食品工业园。
 
三、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
    福建稀土资源远景储量位列全国前三位,长汀已探明的稀土储量居全省首位。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始建于20099月,地处长汀县城区南郊,规划面积13.39平方公里,紧邻规划的长汀新火车站,龙长高速公路、赣龙铁路、319国道、205省道环抱园区四周,基础设施规划齐全,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目前完成第一期6087亩征地任务,已引进金龙、虔东等稀土分离、加工企业5家,已投产企业2家,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达6.17亿元。园区定位为绿、科技、人文的高标准国际化工业园区,力争在五年内打造成稀土原材料的制造基地、稀土新材料的生产基地、稀土应用产品生产基地、稀土科技研发基地、稀土人才培养基地,建成福建省唯一专业性稀土产业聚集平台、中国海西稀土中心。
四、重点产业
    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稀土深加工、机械电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3+2”主导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
    目前,长汀纺织企业共有23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7家,规模以上企业达82家,拥有107万纱锭(其中在建67万纱锭)、3万线锭、2500台织布机、2万台电平车、1.7万台针织机、从业人员近4万人,已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出口”的产业链。20055月,我县纺织产业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32个加快产业聚集重点培育的产业名单,2009年被列入我省重点培育的五个纺织服装产业集之一。
    近中期重点招商项目是:高档经编面料生产线项目、30万纱锭建设项目、超细纤维生产项目、床上用品生产项目、针织成衣生产线项目、品牌服装生产线、2000台喷气、喷水织布建设项目、3000万米环保型工业用布生产线。
    稀土产业:
    稀土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汀稀土矿资源储量大、含量高、配份好、易分离、价值高,多数为中钇富铕稀土矿床。目前有金龙、虔东、闽欣、金闽等稀土公司和龙岩稀土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长汀,形成了年分离稀土5000吨、年产稀土金属2000吨、稀土三基荧光粉1300吨、稀土高纯氧化物2000吨的生产能力、年产6000吨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已动工兴建。长汀稀土产业已成为福建省政府重抓的全省20个产业基地(集)之一。
    主要发展稀土精深加工及稀土应用产品产业,重点打造5条产业链:以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领域为核心的产业链;以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元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链;以稀土贮氢材料及各种动力电池、电动车等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链;以稀土金属材料深加工及元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链;以稀土功能新材料及稀土在化工、建材、特殊领域为核心的产业链,建成中国海西最具特的稀土产业基地。
    机械电子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机械电子企业26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6家),引进了凯鲍汽车、闽兴汽车、飞驰机械、舒驰电动车、台帆机电、龙翔半导体、优力德电梯、汀州龙数码、纳诺康电器等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以生产专用汽车、中重卡车、电动车、电梯及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制造加工产业,以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具及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
    机电产业重点发展专用汽车、中重卡车、摩托车、电动车等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电梯制造及电梯部件生产配套项目;纺织机械及配件生产制造项目;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功能材料加工制造项目;照明灯具、显示屏和电脑整机及零部件生产等项目。壮大专用车生产基地,完善其配套功能,培育“三大工业园”:电梯工业园、电动车工业园、光电工业园,逐步把长汀打造成为海西机电制造加工生产基地。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依托长汀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已拥有盼盼食品、远山食品、康佳味食品、美欧食品、双喜米业、生物劲美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4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竹木制品、果蔬、特农产品、肉制品等四大加工体系。其中盼盼食品在长汀生产复合薯片、米饼、法式面包、铜锣烧、华芙蛋糕等食品,年加工各类农产品6.5万吨,创产值超3.1亿元.远山公司年可生产各类绿无公害蔬菜瓜果近5万吨、商品生猪10万头、远山河田鸡50万羽、禽蛋近300吨,拥有经国家权威认证的10个绿食品标志和11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权及“远山”中国驰名商标。着力打造闽西最大的绿无公害食品加工中心,海西最具特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近中期重点招商项目是:农牧产品加工及绿生态种养基地建设、无公害种养基地建设、绿无公害紫地瓜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化工程、直供直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项目。
    旅游产业:
    长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客家文化和厚重的红文化,是千年古城、客家首府、革命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客家菜之乡”和“福建美食名城”。得益于丰富的红旅游资源,长汀红旧址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目前妈祖文化广场、古城墙修复工程、历史街区整治修复、世界客家母亲缘广场及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建设已全面辅开,长汀旅游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展重点是有序推进“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红文化“三位一体”的旅游品牌,将一些尚无资金建设的名祠、名居捆绑招商引资,有机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促进长汀旅游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