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Ξ
□刘 卫
(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545005)
[摘 要]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的现象及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创新办
学管理模式,实施专业公司化管理,构建“企业文化”教育平台,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把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中等方面,探讨我校“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 企业文化;职业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 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8)S -0234-03
  21世纪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复合型、创造性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发展能力。但是,目前职业教育在对人才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表现在学生缺乏企业文化知识,毕业后很难快速地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不能顺利
地融入到社会和企业中。这种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的职业教育,必然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对国家、用人单位和学生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创新办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现就我校近年来的一些相关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实施专业公司化管理,
构建企业文化的教育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各种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明显的差异。而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和企业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具有制约或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独特功能。因此,在分析了我市经
济发展所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我校专业设置形成了由原来的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逐步过渡为以第二、三产业并重,并不断扩大第三产业专业的招生比例这样的合理格局。以“中华茶艺”专业为例,05年学校开办该专业时仅46人报读,07年在05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达6个班276人。毕业生在区内外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学校继续加强《制冷空调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和《汽车维修》等面向柳州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在“汽车、机电专业部”,由教师出资入股成立了“柳州市三值机电责任有限公司”和“柳州市三龙电器责任有限公司”;在“计算机专业”、“休闲体育、茶艺专业”分别成立了“
柳州市紫宸广告责任有限公司”、“柳州市‘六合’茶叶贸易责任有限公司”,使公司化后的各“专业部”既是教学的实体,也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人,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开放性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学、作”的实践场所,使得众多区内、外企业摆脱了国有学校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担保主体”的顾虑,先后与各专业(公司)建立了定向培训、实习和就业的合作关系。如:海集团、东风柳汽、尚龙电器和中国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几十家单位先后
Ξ[收稿日期]
 5
[作者简介] 刘 卫(66),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2008年7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2008第29卷专刊     Journal o f G uangxi T ea cher s Educa tion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
Vol.29Suppl.
2008-04-119-
与“专业部”合作成立了“海大学培训中心”、“东风柳汽培训中心”等几十个定(单)向培训、实习和就业的合
作项目,构建“校企合作”的教育平台,以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使学生通过在合作项目的实践,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得以有效地应用或迁移。也使学生能充分地参与有组织的职业社会交往、职业工作实践过程,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构建新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符合现代职业工作标准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东风柳汽公司
二、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
改革,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入
  在职业教育中,专业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纽带,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又是专业的核心,它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发展潜力。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用人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受教育者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以综合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其次,课程改革应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要求,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直接能用的技能,以保证职业教育宗旨的实现。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其课程内容除了必要的规律、概念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应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践性教学内容中,这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加以具体量
化和准规范化,强化实践性教学,尽可能地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符合各企业用人标准的要求,同时还尽可能地与社会认可的证书接轨。例如:“东风柳汽”与我校合作后,提供了“霸龙”重型卡车和其相关资料,要求对学生进行强化培训以适应“东风柳汽”用人标准的需要。为此,我们首先在综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教学中,渗透“霸龙”重型卡车的相关知识,其次,再对学生进行“霸龙”相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并到“东风柳汽”顶岗实习,合格的学
生最终被企业录用。由此可见,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企业岗位的需求现状,拓宽与培养目标相关的知识面,融入企业文化,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三、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相机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使命、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于职业院校的“新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因此,
必须通过一些有趣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案例,相机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迁移到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中。例如,“东风柳汽”与我校合作的“东风柳汽培训中心”,每年都要开展几期“全国‘东风柳汽’产品售后服务站(保修)鉴定员培训班”的培训和考核,我校充分利用每次培训的契机,分批让《汽修》的“新生”参与到每次培训的后勤服务和“东风柳汽产品质量”、“东风柳汽售后服务”和“柳汽新产品推广发布”案例的培训旁听。使“新生”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及如何才能从事相关维修行业的创业,了解企业文化的创新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二)潜移强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
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尽管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但是他们还缺少基本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缺少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缺乏团队精神等等,这样在工作中就很难短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潜能,一般需要在企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较成熟的企业员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企业文化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地强化企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我校近
          刘 卫: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35
年来,先后与“海尔集团”、尚龙电器有限公司等几家单位和学生家长“三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了
“新生定向培训协议”,由委托培养单位(企业)以支付输送费的形式直接支付培训费用(学生的部分学费),不但解决了近五百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就学问题,而且确保产品服务能力达标并保持稳定。由校企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案,并共同研究如何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有机地融入企业服务规范(企业文化),强化对《电子技术应用》和《制冷技术维修与运用》专业的新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与企业服务规范(企业文化)的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在取得相关专业的“国家技术等级证书”及考核企业服务规范(企业文化)合格,取得“企业上岗证”后,安排到委托培养单位就业。这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觉提高自己的企业文化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实践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实践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中已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和“企业文化”,在实践环境中创新地学习和运用,加深对已建立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的再认识与重新建构。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遇,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坚定的企业文化信念,培养和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此,我校与各合作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参与到十几家企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例如,“茶艺”专业的学生在“中国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及与我校合作成立的“柳州市‘六合’茶叶贸易责任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中,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感受优秀的企业文化,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产品的内在品质,它严重影响着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中激发学生学习质量法规、质量
标准和一些企业成功的产品质量管理经验。再如,其它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安全意
识”是企业永远不变的主题,加深自己职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和运用,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在实习中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学生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亲身体验到“团队意识”、“协力合作”的重要性,“协力合作”是企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借助社会和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学生进入到企业、走向社会学习,提前了解、熟悉和适应社会环境,对学生未来的择业和社会用人都很重要,通过岗位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来,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取得成功而不可缺少的因素,职业院校必须在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借鉴和利用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服诸多制约因素,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所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近年来,我校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2005~2007年,在全国、全区和全市的各项职业技术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共获得全国的“金奖”、“银奖”5个、全区的各项奖17个和全市的奖项13个,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率为95.8%。促进了我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德峰.论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03,(8).
[2] 梁建平.校企合作是发展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J].
职教论坛,2003,(1).
[3] 刘晓明,周志强,张争艳.实施企业文化教育,增强
对任职企业的适应性[J].商场现代化.
[责任编辑 劳玉灵]
23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