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发展矛盾与更新对策初探
摘要:我国城市公园大多首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它们拥有珍贵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由于服务年限的延长,又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这些城市公园持续老化亟待更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转型与生活变迁为城市公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无法完全适应当下以加速变化为特征的现代城市生活,造成公园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罅隙。
关键词:城市公园,发展,矛盾,策略
1 中国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概述
1)近代城市公园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在战争的社会背景中兴起。1840年战争之后,来自欧美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方法等被带入租界,公园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也被引入其中。1868年,“公共花园”(外滩公园)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园,率先落成于上海[1]。辛亥革命后,政府主导的公园建设成为了这一时期园林发展的主要方式。加之,民主进
步思潮发展,倡导公园应为全民所共有,并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因此,民国时期的政府不仅把一些皇家宫苑、祭坛和寺庙作为公园对外开放,还修建了中西合璧的新型公园。1918年广州建设了以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的“第一公园”(今“中央公园”),随后汉民,观音山(今越秀山)和东山等公园相继开辟。
2)现代城市公园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处于走出战乱的过渡阶段,受经济、思想、技术上的限制,1949-1952年时期,城市公园建设主要以旧园改造和开放私园为主。直至1953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全国范围内展开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工作,城市公园新建事业也重新起步。在此阶段,城市公园主要学习推广了苏联在公园建设中的“文化休息公园”模式。1958-1965年,由于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城市建设进程减缓,城市化进程逐渐趋于停滞,公园建设的速度随之减慢。1978-1990年,全面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将城市化进程带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公园建设再次起步,在数量上、质量上、速度上均有较大提升。在此发展阶段,单纯的文化休息公园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市民生活观念的转变。于是许多公园为满足各类人的需求,展现自身新颖、奇趣、独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加和更新游乐项目和相应设施。
玉渊潭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石景山游乐园、合肥环城公园等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便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中相继发展起来。90年代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这为人们提供了日益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日常从事散步、运动、锻炼活动己经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尤其在这近三十年间,中国城市公园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指标也在不断提高,公园数量和类型也更为丰富多样。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成为了共识,公园性质已经由传统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城市发展与公园绿地建设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公园不仅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休闲、游憩需求,而且更加重视与城市的融合,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景观等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城市公园发展影响因素
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表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推动力促进城市环境和生活需求的日新月异,这样的变化是公园类型、功能、形态等随时间推移而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原因,并逐渐推动城市公园的发展演进。
1)政治——政策指引与发展导向
城市公园发展离不开基本国情的支撑,政治因素是公园发展的主导。政府制定有关城市公园建设的政策,会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调整其侧重点,以正确指引公园未来发展方向。但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其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公园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和逐步改变城市面貌的目标是没有变。
2)经济——经济水平与资金投入
经济是城市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水平与城市活力息息相关。经济因素也是制约城市公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城市公园整修与维护提供重要保障。伴随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为政府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提供基础。市场资本的介入也为城市公园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3)社会——城市建设与生活需求
随着城市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备,以及大规模的城市郊野游憩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开辟,文化休息公园的弱点逐渐暴露,逐渐丧失其当初的功能目的,导致游人量逐年下降。加之社会经济转型持续发生,市民生活加速变化。公园建设中新增的休闲、娱乐、教育等功能设施就是对人们向往更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的回应,与时代精神相符合。
4)文化——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
公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带有不同的烙印,而每个时代的文化特质也会给公园留下印记。近代受西方造园思想和民主进步思潮影响,推动了公园的产生和进一步开放;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及高竞争性使得人们从过去继承传统的思想为主转变为以创新思想为主流,在公园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大众公园网
3 发展矛盾与瓶颈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城市公园产生了巨大冲击,原有的城市公园需要满足社会转型发展提出的高要求,适应使用需求多元化的趋向。但是,需求的更新是不断加速的,行为的变化是持续的。城市公园若只针对一时的社会需求去改变空间物质形态而没有建立起动态的长效机制,那么即使能够在满足当时的需求,但从长期看,仍会经常性地出现城市公园供需矛盾。
首先,短期更新与长远规划矛盾显现。由于我国目前存在大量建成时间久远的城市公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规划思想指导下,在前期规划和建设上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日后为
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而忽视整体布局在公园中私搭乱盖,这种行为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需求变化。
其次,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存在罅隙。城市发展普遍转型的背景下,城市公园实现定位升级、角转换的进程相对滞后,与城市发展水平不匹配。目前大多城市公园更关注使用人是否可达,活动功能是否完善等问题,没有从生态服务的角度充分考虑其空间格局特征。但受城市不断发展扩张的影响,早期建设的公园原有的用地正被周围区域挤压,亟需进行生态保护及恢复与适当的丰富其生态服务功能。
再者,场地设计与行为需求适配失效。在长期以来的城市公园建设实践中,传统游园式公园功能分区层次分明,绿化率高,但活动场地率低,设施配比不足,满足日常使用尚显吃力,更难以适应城市公共活动不断变化的需求。当下,人们新的活动需要场地,但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需求与公园设计之初的功能布局并不能很好的结合与协调统一,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信息网络环境下,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互也带了新的问题。网络热点造成公园人快速集聚的随机频发,对公园承载力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最后,现代城市公园对文化多义的呈现存在表达错误与片面解读。公园的设施配置与活跃的
城市生活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存在一种错位:其一,全球化推动、促进了城市文化相互传播、碰撞与共融,呈现出彩斑斓的、杂糅的、马赛克拼贴一般的形态。其二,公园并未发挥自身的文化激活潜力,甚至在大部分城市公共生活中缺位[2]。当下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公园建设中有意识地强化城市的文化显性形态,塑造视觉意义的“文化标签”。公园规划上,缺乏特与文化的思考,导致城市公园缺乏特,不可避免的出现“千园一面”“景观同质”的现象,造成文化体验场所单一且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