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下图为某地(70°N)一天之内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至位置,读图回答下问题。
1.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是(  )
A. ①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①    D. ④③②①④
2.当太阳运动至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20°N,150°W    B. 20°S,30°E         
C. 20°S,150°W    D. 20°N,30°E
〖答 案〗1.B  2.A
〖解 析〗第1题,考查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太阳东升西落;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发生极昼现象,所以太阳从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太阳在这一天的运动过程为北-东-南-西-北。选择B项。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至位置,即为当日太阳高度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根据东加西减的计算原则,可计算出经度为150°W;该地位于70°N,此日出现极昼现象,出现极昼地区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选择A项。
读图,回答下问题。
3.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
A. 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B. 北极圈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C.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 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4.当北京时间某地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图中线的经度为(  )
A. 30°W    B. 150°W   
C. 150°E    D. 26°E
〖答 案〗3.A  4.B
〖解 析〗第3题,当a的角度由大变小时,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A正确。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大,B错误。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A。第4题,
当北京的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值时为当地12时,图中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利用地方时的计算公式,北京时间120°E,地和北京相隔的经度数为6*15°=90°,所以线的经度为150°W。故选B。
5.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关系。河流洪水期,则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出现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而洪水期河流水位也高于湖泊水位,故河流水注入湖泊。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下问题。
6.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7.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暴雨如注
〖答 案〗6.A  7.B
〖解 析〗第6题,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当两气流势均力敌时,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所以选A。 第7题,因图示锋面向贵阳一侧倾斜,带来阴雨天气,而昆明受单一暖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气温较高,为风和日丽的天气。所以选B。
下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读图回答下问题。
8.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
A. 风力的搬运作用    B. 流水的搬运作用
C. 风力的堆积作用    D. 流水的堆积作用
9.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
东风25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 案〗8.D    9.C
〖解 析〗第8题,从图中信息显示,该实验类似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流出山谷后,地势变平,河面变宽,流速降低,从而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冲积扇。故D正确。第9题,该实验以小米的流动来模拟,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正确;试验媒介都是小米,颗粒大小接近,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难以模拟出流水沉积中“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的沉积规律特点,正确;实验中的堆积体的形状呈扇形,与实际地貌冲积扇的形态很类似,错误;图片显示,实验中有“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的过程,体现了搬运过程,错误。综合分析 C正确。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下问题。
10.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 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季风环流    D. 热力环流
11.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 0点    B. 5点   
C. 15点    D. 20点
〖答 案〗10.D    11.C
〖解 析〗第10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判读,近地面湖泊西岸是偏东风,湖泊东岸是偏西风,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说明湖泊此时是高压,湖岸是低压,这种气压差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湖泊升温慢降温慢,湖岸升温快降温也快,属于热力环流。所以选D。第11题,湖泊东岸刮偏西风,湖泊西岸刮偏东风,由此得知湖泊为高压,湖岸为低压,湖水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湖岸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应该为夏季的白天,只有C符合。所以选C。
1815 年 4 月 5 日印尼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历时 3 个多月,导致全球降温 2 ,是人类目前所知最猛烈的火山爆发。图甲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1.坦博拉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与图甲中一致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图乙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
A.     B.    
C.     D.
〖答 案〗11.D    12.B
〖解 析〗第11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岩石类型的判读。读图甲,根据图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三种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可判断丙为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不能形成其他类岩石,则丁表示岩浆岩;甲乙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即丁,D对。故选D。第12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的判读。读图乙可知,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大气中火山灰的影响,A
错;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而火山灰飘浮在大气中,加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故减弱,B对;表示大气逆辐射,火山灰使其增强,即增强,C错;表示地面辐射,火山灰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导致增强,D错。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