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艺术
作者:
来源:《汽车周刊》2016年第10
        《汽车周刊》9月刊的关键词是。我们梳理了汽车圈对撕的发展脉络,分析了车媒圈的派系斗争,还盘点了自主品牌水军大战的经典案例,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汽车圈对撕的损益比例。
        随着汽车圈生存市场的恶化,连豪华品牌也开始放下斯文,加入对撕行列。如何才能进行有效传播?互联网与车企有何不同?会不会成为汽车圈的常态?这一系列疑问也随即成为汽车圈的热门话题。《汽车周刊》特邀请了车企公关总监、传媒领域教授、车友会创始人和资深媒体评论员参与本期的编委会沙龙,畅聊汽车圈的艺术。
        资深媒体评论员 贺球辉——出细节
        “不一样,是把背后的真相给揭露出来,是对不存在的事情进行抹黑。我觉得是一个好事情,比如宝马揭露奔驰的钢板门事件,确实也引发了很大效应。这个最起码给对方造成了一定影响,也让行业和产品更加透明化,这相当于大家逐步进入一个兰博基尼烧成废铁裸奔的状态。
        以前锤子手机发布时,老罗会去讲很多参数。我觉得未来汽车圈会和IT圈逐步接轨,因为像发动机、车上之类的大的板块其实差距不是很大,更多的是科技配置和设计上的差异,
这些东西如果不撕的话用户是了解不了的。
        我还是鼓励大家去讲更多的细节,所以撕一定要讲细节,要有案例。现在汽车圈得还不够有效,为什么?我现在看到的都是一些大概念上的,效果不大。如果进入细节,那的空间就非常大了。就像宝马奔驰,因为摆出了实事求是的数据,奔驰就不得不回应。所以如果要从效果上讲,大家最好就去讲细节,要透,把事实说出去。不要讲概念,也不要去讲主观感受。
        其实现在对于车企来讲没有所谓的技术硬伤,事物往往都是两面的,所以在的时候基本不存在会给对方一个致命伤。还是以宝马奔驰为例,奔驰新E的车身虽然是钢板的,但全铝车身的维修确实是比钢制车身成本要高。所以互的结果是大家对这个东西有所了解之后自行取舍。
        爱车阵创始人 范建军——信息透明逼迫车企开
        对车企来说,我们第一阶段的前十几年,大家都是在圈人。因为车市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大家都没买过车。对于车企来说也不需要去公关,因为不需要去跟对手抢人,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就够了。
        现在信息更加透明化,早期信息传播的模式是透过媒体直接传播的,后来进入到自媒体阶段,到用户传播的时候所有的信息都开放透明了。这时候用户就会发现车企所宣扬的东西可能是自吹自擂。当传播进入到全透明时代的时候,红利时代就结束了。
        如果双方各自安好,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所以开肯定是到了不得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传播更透明的时候,只能去通过让自己的竞争力显示出来。主动开的人一定有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如通过对方的弱点来展示自己产品最强的卖点。主动开的人只要把自己的主张传播出去,有人为这种主张买单,那么的目的就达到了。
        “的目的其实是做营销,营销的目的是促成购买。汽车的购买决策过程其实是很长的,跟互联网产品不一样。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引起关注,然后注册用户就有收益。而且一个人可以成为多个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的双方用户数量很可能都在增长。但车不一样,买一个奔驰,再买一个宝马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也就是说的双方是非此即彼的。而且车有自己封闭的属性,用户一旦喜欢一个品牌以后,对另外一个品牌选择的余地就会小很多,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其实非常强。不单单是合资品牌和高端品牌,本土品牌的用户忠诚度也很强。
        所以不同于互联网企业,车企其实是带着用户在,这是非常好玩的。车本身是冷冰冰的,但是带上用户之后就会通过人去传播品牌的调性,比如大家会觉得开奔驰的人代表了优雅。所以带上用户去,效益会非常大。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张洪忠——“一定会成为汽车圈常态
        首先,我觉得有实力的企业才敢进入的市场,老大和老二才有水平,老三就消亡了。没有实力的企业连的本钱都没有。了解越多就爱得越深,比如美国总统大选,就互相,但是没关系,反正大家互相坦白,而且彼此都有实力,其他候选人则连撕的机会都没有。下一步就是说谁能进入的圈里面,谁就有市场。在圈外的,因为不在话语圈里面,就会消亡。
        “也分为技术和文化两个层面,对于车子技术的可能传播的范围主要是在这个圈子里面,很难大规模扩散。而品牌文化的是不同用户体之间的。我觉得以后汽车圈的肯定会成为常态,以前是跑马圈地,现在是二次购车,而我们在二次购车时,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文化观、价值观的选择。
        比如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都喜欢沃尔沃,因为大家觉得沃尔沃是知识分子开得车,慢慢就形成一个体归属和价值观选择。车就像衣服一样,穿什么样的衣服就代表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怎么样让别人了解你的品牌价值观?就是需要你在社会上暴露,让别人了解。而有资格的企业才有机会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价值观,所有一定会成为常态。
        ofo公关总监 李泽堃——借助融资,边边传播理念
        ofo这个公司很低调,他是一个大学的学生团队做的事情。我去了之后负责品牌公关,但是很长一段时间CEO一直压着,认为公司没有必要公关,先把市场吃透。同时,摩拜单车在上海开始做,他们通过媒体的方式来获得认知。之后他们正式进军北京,也就是我们的大本营。
        他们进入的第一个学校就是北大,校园和城市一起做,这个时候差不多就意味着要开了。因为原本他们做城市市场,而我们就是想要做校园市场,所以并没有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但是当我们开始占有同样市场的时候,就差不多意味着要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在BBS 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包括在其他一些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