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应被漠视
——也评沪地余小车祸救援事件
相信所有读者看到这个题目,都能联想到,笔者要说的,就是这几天网上铺天盖地的“血槽”事件!
但我拒绝引用“血槽”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个封号里满满的都是贬义,都是负能量,都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的漠视!
而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只有一次的生命都是弥足珍贵的!无论这个生命的出身优劣、身份贵贱、地位高低!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家国,我们的社会制度有着极大的优越性,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沪地一对承载着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全部希望的新婚夫妇,自驾车到藏地阿里地区去旅游,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丈夫陷入昏迷状态,导致严重的车祸,新婚妻子生命垂危!
所幸丈夫无恙,联系家人后,家人急中生智,联系了沪地卫健委,卫健委又联系了事发地卫健委,紧急输血7
000毫升。在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又花了120万包下当地特有的专用医疗飞机,转院至川地华西医院;最后家人包下商务车回到沪地,住院接受后续!
就这样,一件看似极不可能办到的事,就在机缘巧合之下,轻而易举的变成了现实!——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病急乱投医”“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吧!
整个施救过程,在一个生命遭遇重大危机之时,在我们这样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度和社会制度下,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太正常的地方!
但有些人没有看到一个濒危的生命被多方援手奇迹般救下的正面价值,却从中嗅到了“特权”的味道!于是,一个充满血腥味的名词“血槽”出笼、出台、出炉、出世了!
很明显,因“全员输血”的梗被吐槽的余小——这就是恶意满满的“血槽”的由来!
但是,不知道吐槽此事的正人君子们想过没有——
你是想看到“特权”没有没利用、生命没有被救活的残酷现实吗?还是一个被多方联手创下的救命奇迹,引起了你的某种不适呢?
奔驰女车主事件最新消息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外出蜜月旅行,出了车祸,妻子重伤,生命垂危,别说是沪地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换换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家庭,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不遗余力的进行抢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搁谁身上都会这样做的!
因为事情的背后是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庭,因为婚姻关系刚刚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下,遭遇了这样的灾难,任何考虑代价或成本的言行,都有可能导致亲家双方关系的不和!
所以,动用一切关系寻血缘、120万包机(有人说是160万,别有用心?!)转运危重病人,救下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两个家庭不分彼此、亲如一家的亲家关系,换作是你,不这样做能行吗?
“动用了阿里自治区所有公务员献血,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部队官兵”“整个阿里自治区的A型血都给你输上了”!——一看这措辞造句,就知道这不合事实,太夸张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子虚乌有!
阿里,只是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区,它和“自治区”根本不是一个层级,一个概念!试想,连一个基本的地域概念都没有表述清楚的信息传播,怎么可能会是事实?
但有人偏偏就是这样,别指望能叫醒他们!
更不要说,输血的基本常识是:血型相同!这个先决条件,就把血型不同的大批公务人员排除在外了!
再者,A型血也不属于什么稀有血型,怎么可能涉及那么大范围的公务人员?
唯一能解释通的就是,余小去鬼门关那里走了一遭,身处危重困境,深爱她的丈夫和家人,为了激励她、激发她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编造了美丽的谎言,至少是夸大了部分事实!
当然,还有她本人死里逃生、大难不死,承载了那么多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后的那种兴奋、愉悦、激动的心情!这种心情,只有亲身经历了的人才能深切体会!
更何况,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做出了回应:由于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人烟稀少,高原反应,医院血库里的血常常告急。因为人命关天,时间就是生命,为了筹血救助危重症患者,因此常常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组织人员密度较大的单位出面解决问题,公职人员献血的情况很常见,这也早已成为惯例!相关部门的回复里已经说得非常明白,甚至还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
2014年8月28日,当地J分区应地区人民医院紧急求助,安排人员紧急献血,救助一名到院急诊的休克性贫血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