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New Energy Automobile)
课程代码:04410115
学分:2
学时:30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汽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教材:《新能源汽车概论》,崔胜民、韩家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
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基础知识;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等。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整体结构的认知能力,对新能源汽车各机构、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力,对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优劣的比较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1.1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了解这各种类型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系统的功用、工作原理和特征;
奕601.3掌握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电机驱动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工作原理、工作特征和新材料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
2.1了解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相关的行业法规、搞清其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2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不断学习现代汽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技能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6-1:掌握解决交通运输与物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知识。
毕业要求指标点8-1: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目前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专业工程实践的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8-2:能够分析和评价与交通运输与物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专业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
标1.1
课程目
标1.2
课程目
标1.3
课程目
标2.1
课程目
标2.2
毕业要求6-1 √√√
毕业要求8-1 √√
毕业要求8-2 √√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
(一)课程内容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概念;
2.难点
新能汽车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类型
(一)课程内容
(1)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
(二)教学要求
golf报价(1)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熟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工作特性。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2.难点
各种新能汽车的工作特性曲线。
第三章电动汽车储能装置
(一)课程内容
(1)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电池
(二)教学要求
(1)要求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超级电容器、飞轮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2.难点
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特性曲线。
第四章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一)课程内容
(1)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轮毂电机。
(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轮毂电机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各种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2.难点
各种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特征。
第五章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
(一)课程内容
(1)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策略。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各种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2.难点
各种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特征。
第六章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一)课程内容
(1)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机;电动汽车充电机实例。
(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组成和控制策略,熟悉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工作原理。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要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难点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控制策略。
第七章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
(一)课程内容
(1)镁合金;碳纤维;表面装饰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汽车线控制动系统。
(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镁合金、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现代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情况。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镁合金、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2.难点
镁合金、碳纤维的概念和物理化学性质。
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无)
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
雷克萨斯gs章
(按序填写)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
mg 6
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4    4 讲授、讨论课程目标:1、2
二、新能源汽车类型  6    6 讲授,讨论课程目标:1、2
三、电动汽车储能装置  4    4 讲授、讨论、自学课程目标:1、2
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4    4 讲授、讨论、自学课程目标:1、2
五、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4    4
讲授、讨论、自学课程目标:1、2吉利自由舰怎么样
六、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4    4 讲授、讨论课程目标:1、2
七、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  4    4 讲授、案例课程目标:1、2 五、课程考核
长安客车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笔试。成绩计算方法:课程成绩=平时×40% +期末考试×60%。
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
课堂表现、案例
分析(1)课堂出勤率大于等于70%,
并结合课堂互动情况按20%计
入总成绩;
(2)平时作业案例讨论占20%
40%
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以卷面成绩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