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来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全球各大整车厂商纷纷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及服务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而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不足1万辆,在运营数量仅有不足两万辆,要达到《规划》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是21世纪的新兴课题,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所以国家给予该行业越来越多的政策扶持。在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来看,仍然面临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产业投资错位。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壁垒技
术环节,包括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制造装备和试验测试设备等,由于缺乏高端人才和资金投入而迟迟不能突破瓶颈,
因而难以实现新能源汽车成熟车型的上市;另一方面,大批投资者涌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中低端市场,导致产业链部分环节产能过剩。以产业链上游的锂电池行业为例,201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产能约为20亿安时,而当年的消耗量仅占产能的10%。通过检测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只有100多家,成品率常年处于较低状态。
二是基础设施缺失。以汽车充电站为例,与遍地开花的传统汽车加油站截然不同,电动汽车充电站面临一桩难寻的尴尬境地。截至2011年,全国仅建成交流充电桩1.6万台,平均每个省不到600台。据报道,深圳超过5成电动出租车闲置的根本原因是市内的充电桩不足,但深圳已经是我国充电桩最多的城市之一。即使在某些发达地区,充电桩可以满足区域内车辆运营需求,但若开车去外地办事,仍然面临有去无回的困境。
三是品牌示范薄弱。今年5月的比亚迪e6电动汽车着火事件对新能源汽车在公众心中的品牌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广泛质疑。其实,e6电动汽车在深圳作为出租车已运营两年,行驶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其中共发生18次追尾事故,均未发生燃烧。经事后调查,电动汽车起火并非由于电池质量问题所致。多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广进展不力,消费者对购买使用电动汽车心存疑虑。发展新能源汽车需
要政府的相应政策支持,包括新能源汽车采购方案、统筹地方利益,都是增强品牌示范效应的重要措施。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营销网络、生产企业投融资等方面仍有待出台新政策并落实相关细则。
《规划》中体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将混合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从关键技术、商业模式等层面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设立了更严格的油耗目标等。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准确定位,蓄力突破,借《规划》发布的契机,以务实又不失灵活的策略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