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技术
82车辆技术
0 前言
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正处于经济趋势上行周期,综合多种积极宏观因素的正向影响,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与非典相比,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世界经济环境欲振乏力,下行压力加剧,加之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中国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同时也是各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时期,新冠疫情的突袭,加剧了中国面对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多重综合影响的严峻挑战。
今年一季度,各行各业均受到巨大冲击,国民经济加速下行严重挫伤消费信心,现金流压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感加剧,都将收窄支出。汽车尽管已由奢侈品变为作为大众消费品,但依然占据了较高的收入比重,因此在收入减缓的同时,对汽车的消费会更加理性。即使新冠疫情被完全控制,消费信心的恢复也会是一个非常缓慢且脆弱的过程。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汽车全产业链深受影响,同时冲击供求两端,导致多企业陷入危机。加之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蝴蝶效应致使疫情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并可能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下反复。
1 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分析
1.1 宏观经济环境危中有机
与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不同,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增速处于下行周期,内外部压力较大,消费、服务等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提高,受冲击更大,恢复时间更长。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和53.9%,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疫情爆发导致生产骤停、需求大幅收窄,各项投资和国际贸易也受到明显冲击,同时引发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随着疫情逐步得以有效控制,中国政府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财政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如加大疫情地区的融资支持和流动性管理等。此外,疫情尽管对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影响,重创线下经济,但随着生活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也为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2 疫情影响后的缓步复苏
第一季度中的前两月,中国处于疫情爆发初期,受人员流动和交通物流管控影响,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特别是湖北、浙江、广州三个汽车生产大省所受影响尤为严重。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月度信息发布会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国内汽车生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八成。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逐步显现出回暖趋势。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3月中国乘用车产销量为104.9万辆和104.3万辆,环比2月份增长4.4倍和3.7倍,同比分别下降49.9%和48.4%。随着国内疫情的持续好转,虽与往年同期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逐步恢复运转,汽车市场也开始显露复苏迹象。1.3 消费信心恢复是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疫情爆发以来,受消费者居家隔离和经销企业复工率低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汽车销售严重受阻,因销售放缓导致的整体库存积压和因生产、物流停滞导致的畅销车型库存不足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从汽车产销量看,在后疫情时期,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但近年我国首购车体减少,加之一线城市限购抑制需求且四五线城市消费能力不足,未来增量市场有限,预计2020年汽车市场下滑幅度将在10%至20%区间。其中,低售价的小排量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受疫情影响更大。
1.4 海外疫情恶化反向影响中国汽车产业
截至4月24日,海外疫情累计确诊超过260万例,确诊人数前六位的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均为汽车产销大国和汽车产业强国,疫情导致其整车、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大面积停产。
汽车作为集成性产业,其长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了各类各级制造商、物流、销售等多环节多主体的复杂系统,涉及多环节多层次的集成和协调,其中关键环节的主要企业复工延迟、停工减产、交通物流管控受阻,将致使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波动甚至断点。因此,一旦库存消耗殆尽,国内企业将直面零部件、原材料的断供和技术支持缺失的冲击。2 汽车产业的破局自救:完善产业链布局,应对逆全球化
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是全球汽车工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聚集着十余家整车企业,同时也分布着1300余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涉及车身与底盘系统、动力系统、汽车电子电器和内外饰等重要组件。 湖北地区的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落后于全国,已经直接影响了众多的国内主流汽车企业甚至多个国际汽车企业,导致部分工厂或车型不得不关闭和暂停生产。面对疫情影响,不少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已经采取多种自救措施,包括改变采购地、变更运输方式、调整供应商等。由于
供应链受到当地汽车产销规模、劳动力供给、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运输物流、投资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汽车产业链短时间内难以发生大规模转移和改变。此外,汽车企业对供应商有严格的审核体系,且设计开发、试验验证和制造周期长,因此,供应商的切换存在客观困难,除了通用性强的标准件和基础材料之外,预计绝大部分整车企业会选择只能等待原供应商复产供货为其当下最优解决方案。
为应对供应链构架重组的逆全球化潮,我国车企应同时重新配备其供应链体系,适度增加冗余产能及库存,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维持2家以上的格局,同时增加新的供应商作为备份,以避免系统性风险。此外,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继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供应链构架重组窗口期的引领优势。
3 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建议
3.1 全球化及时布局
即使跨国企业进行全球供应链重构,基于对中国庞大市场的依存度和全产业链体征的引力下,从综合环境考虑,短时间内其供应链不可能完全去中国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相互依存的前提下的适当调整应该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中国已处于后疫情时代,而海外疫情还处于高峰未至,此时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可能是个机会,应及时谋篇布局,扩大产业链集的覆盖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3.2 制定消费政策,促进稳定消费,外需受阻时拉动内需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若消费市场长期下滑、叠加企业倒闭潮带来就业、金融等连锁反应,势必将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下转第79页)
“后新冠疫情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现状
分析及政策建议
钱 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摘 要:新冠疫情全球性爆发,对我国汽车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生产生活逐步恢复,也是步入全面恢复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后新冠疫情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冠疫情;汽车产业;政策建议
车辆工程技术79车辆技术
饰件三个部件,其中,座椅泡沫是汽车座椅挥发性有机物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座椅皮革。
表1 样品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浓度分析结果
单位:μg 挥发的有机物座椅皮革座椅泡沫塑料装饰件合计苯28.422.1 5.155.6
甲苯38637120.2777.2
乙苯55.827618.3350.1
二甲苯9140263.5556.5
苯乙烯25.321541.2281.5
甲醛 5.7866.175.8147.7
乙醛16.69114121.6
N.D.N.D.N.D.N.D.
TVOC776116838454529144 N.D.表示未检测到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整车及零部件厂家对车内空气质量也开始高度重视,对汽车内饰部件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座椅作为重要的汽车内饰部件,对整车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研究汽车座椅及其各部件材料的有机物挥发特性,在对汽车座椅挥发的有机物溯源的基础上,对汽车座椅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改善,这将成为厂商的重点攻关方向。座椅泡沫、座椅皮革、塑料装饰件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来改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浓度。座椅泡沫在生产中可以采用活性较高的聚酯多元醇代替聚醚多元醇,降低催化剂的用量;采用挥发性低、催化效率高的催化剂,提升化学反应完成度、减少泡沫中原料残留;在生产中通过在多元醇中引入具有阻燃作用的元素代替阻燃剂,减少助剂的使用;在配制浆料时,加入醛类消除剂。座椅皮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用大分子、不易迁移的增塑剂代替邻苯二甲酸脂类增塑剂,例如环氧化植物油类增塑剂;用安全、环保的水性聚氨酯树脂代替溶剂型的聚氨酯树脂,减少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化学溶剂的使用。另外,在部件材料生产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来改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浓度。
参考文献:
[1]李艾明,王雷,刘雪峰.汽车内饰零部件VOCs性能提升方法概述[J].材料应用,2019(01).
[2]钟广亮,曹慧林.某车型内饰零部件及材料的VOC特性研究[J].汽车材料与涂装,2017(23).
[3]薛振荣,王浩,顾雪.座椅皮革生产工艺介绍与气味改善的研究[J].西部皮革工艺与技术,1671-1602(2017)05-0056-04.
(上接第82页)
对冲疫情对汽车产业影响应以促消费为突破口,结合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体精准施策,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回补、挖掘消费潜力,如激活二手车市场、补贴存量市场置换和新车消费、放宽限购政策等。
3.3 产品认证及行业管理要求适当调整
汽车产业政策 鉴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性,在进行相应的产品认证和行业管理时采用了多种便利企业的处理方式,如开展远程工厂检查、可先自我声明后补做试验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和压力,助力汽车产业的及时恢复。
3.4 释放更为积极的金融政策
就政策层面而言,此次疫情或将成为中短期更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催化剂。财政政策方面,在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之后,财政当前已经面临着比较明显的减收压力,2020年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有限,但针对受冲击比较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可以考虑特定时期的税收减免和补助发放。货币政策方面,为对称疫情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实施宽松政策,预计着重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以及体的相关金融措施及流动性支持等。
4 结束语 随着数十年全球化的积累,中国与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汽车产业整体影响巨大。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优化重构,复工复产有望在第二季度恢复正常。 后疫情时代,之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不一定迅速转化为报复性或爆发性消费。在长时间抑制之后,这种消费习惯很可能会变为常态化思维。化危为机,窗口期,迅速出台落地政策,减小影响,提振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预计第三季度起,汽车消费市场好转可能性增加,但完全恢复预计会在2021年。
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消费者提升了对汽车的智能化、健康度的重视程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汽车产业的研发力度。未来制造业企业会更倾向于加大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在生产线中的比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规避疫情这类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2020年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2020年3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3]中汽协会品牌服务与展览部.3月汽车产销复苏,消费市场仍亟待提振.
(上接第106页)
资金成本,虚心学习和接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数控技术,并且在现有的数控技术基础之上与其他工业发达全国进行数控技术的进一步合作研究,全面提高我国的数控技术水平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汽车机械制造业方面,我国的汽车发展技术远不及其他发达国家,因此我们更应该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全面提高汽车机械宁皂的制造工艺,使得我国的自动化汽车机械制造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3.3 培育数控人才,加快数控自动化的更新换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而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为了有效的提高数控技术在汽车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效果和成就,我们应该从人才质量的提高抓起。进一步提高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将更多高、精、尖的人才应用到数控技术开发研究与实际应用中,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而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应加强数控专业人才对数控技术的认识,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数控技术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和机械制造自动化带来的经济效率和价值,从而积极的投入到数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中,使得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对于汽车自动化机械制造业而言,则需要时数控人才能够以提高我国的汽车自动化生产效率和汽车制造技术为目标,针对汽车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提高数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汽车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只要依据我国数控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业的应用现状,对我国数控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正确看待并加以解决,必然能够推动数控技术在我国汽车机械制造业中更有效的运用和更快的发展,实现可观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侯宏志.智能化数控技术发展前景展望[J].黑龙江冶金,2019(04).
[2]唐义祥.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控系统[J].硅谷,2018(05).
[3]邹哲维.当前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应对策略[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