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 | 64 | 授课时间 | 第二学期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
先修课程 | 汽车概论 | 后续课程 | 汽车底盘、电器、发动机维修等 |
适用职业岗位 | 机电维修工,汽车营销师,汽车美容师 | ||
(二)课程定位
为基础,以汽车维修案例教学为核心,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参照汽修专业中、高级专业高级工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中有关汽车空调维修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根据汽修接车、调度、质检、班组、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等岗位的实际要求,设计、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实行“以任务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的子学习领域式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汽车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三)课程任务
通过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读图绘图能力、机械原理分析能力和汽车上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的总体结构、整体性能有个初步的认识,借助于一定的设备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具备一定的汽车维护知识、维护技能和零件修复技能,为后修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职业活动
本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等,进行汽车、摩托车和特种车辆的维护、维修和调理的人员。职业活动包括:安装调料工艺装备,准备修理工具;使用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对汽车
、摩托车及特种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化油器、油泵、空调机、同步器、散热器、钢圈等机械传动系统,进行检查、调整、故障排除、更换与维修等。
三、课程目标
(一)职业关键能力
1.能够描述汽车维修通用工具、常用量具的种类和用途;
2.在维修当中,能够根据维修操作要求,正确选择维修工具的种类和规格,并能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3.具备一定的钳工知识技能,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零件;
(二)职业能力目标
1.正确描述汽车的概念、发展史和汽车的分类;
2.能够运用汽车的评价指标,准确的评价一部汽车的综合性能;
3.能够正确选择和添加汽车的常用运行材料;
4.能够正确选择检测设备针对不同的检测指标进行检测;
5.正确运用汽车维修使用的通用工具和常用工具,并具备一定钳工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零件;
6.正确描述汽车维护的相关制度和各类维护的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7.针对汽车零件的损坏类型,正确选择修复方法;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四、课程内容
(一)预备知识
经过先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以下能力:
1.掌握金属与合金、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
2.掌握互换性、标准化、公差与配合、常用量具和检测方法的基本知识;
3.掌握零件和机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方法;掌握零件和机构失效形式的判定方法;
4.学汽车维修有前途吗掌握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及维护方面的知识;
5.熟悉常见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液压系统维护方面的知识;
(二)核心内容
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该课程依据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和作用,设计了6个模块、22个学习单元,见下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单元 | 课时 安排 |
1 | 汽车及汽车维修概述 | 学习单元一 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 学习单元二 汽车分类及车辆识别代号 学习单元三 汽车总体构造及主要技术参数 学习单元四 汽车维修制度、标准及零件修复 | 4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学习单元一 运动学基础知识 学习单元二 机械基础知识 学习单元三 汽车典型液压系统 | 8 |
3 | 汽车机械识图基础 | 学习单元一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学习单元二 汽车零部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学习单元三 零件图 学习单元四 装配图 | 16 |
4 | 汽车钳工维修基础 | 学习单元一 钳工的基本认识 学习单元二 钳工常用设备 学习单元三 钳工的基本操作 | 12 |
5 | 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与设备 | 学习单元一 维修常用工具 学习单元二 维修常用量具 学习单元三 维修常用检测设备 学习单元四 维修常用设备 | 12 |
6 | 汽车常用材料 | 学习单元一 黑金属材料 学习单元二 有金属材料 学习单元三 非金属材料 学习单元四 汽车运行材料 | 8 |
课时总计 | 64 | ||
(三)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以项目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时段安排教学场所,对理论验证以及基本实验技能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在专门实训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室进行,培养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实施条件
(一)人员条件
本专业可承担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有: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0名,青年教师8名;课程实施班级为8个班,综合考虑后,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两名骨干教师牵头,带领4名青年教师实施教学,既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有序、高效,又能以老带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二)实训教学条件
本课程所含内容较多,涉及到汽车的各个方面,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在整车实训车间、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等场所。
(三)教学资源配备
1.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周边地区保有量较大的车型为例,引入职业资格和行业规范要求,紧密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需求,进行内容组织,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与本地区特点。
2.以适度够用、安全规范为原则,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灵活组织教学。
3.本课程标准为基本需求,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可以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及时适当地纳入教材,以满足汽车维修发展的实际需要。
4.教材应做到语言简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形的选用尽可能采用立体图形,实操部分多采用照片图和维修手册中的图片等。
六、教学组织与方法
1.宏观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实施各环节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技能教授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引导式,启发学生去思考,经常从反面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训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