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RELATION
F
PRACTICE REIGN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22.04.012
国务院2020年11月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未来我国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外生产要素支撑、国外市场需求激增、良好的产业整合配套能力以及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战略契机,如何扩大“走出去”步伐是当前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与挑战,提出未来发展路径,为把握新能源汽车出口黄金窗口
期,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
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评述
(一)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暴增,单位产品价值提升,纯电动汽车表现抢眼
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元年。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图1),近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总体呈上涨态势,其中2021年涨幅最大,而2020年略有下降。笔者认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包含但不限于:第一,受疫情冲击影响,工厂停工停产,为防止病毒传播,全球贸易限制趋严,全
摘
要: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近年来,在
国内外生产要素支撑、市场需求激增、产业整合配套能力提升及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战略契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连年攀升,贸易专业化指数不断提高,但显示比较优势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先发优势缩减、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以及核心零部件短缺、供应链失衡等挑战,本文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竞争策略、质量与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贸易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品牌战略
竞争的挑战与路径探析
■王亚楠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王亚楠(1996—),女,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发展对策。
图1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
数据整理自:中国海关总署43.248.49.97/
ELATIONS F PRACTICE REIGN
球供应链破裂,部分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出现断供、涨价、延期交付等情况,且我国部分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过高,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致
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下降,进而导致出口量短期下滑;第二,受疫情影响,全球大部分国家限制出行,导致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降低;第三,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变相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售价,导致市场需求因价格上升而下降;第四,受世界各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未来燃油车的市场需求将逐渐降低,致使短期内燃油车促销力度加大,提升了燃油车的价格优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
2021年,尽管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仍面对全球经济下行、芯片断供等压力,但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降反增,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较2020年上涨近225个百分点。取得这一成绩除了与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低基数相关外,至少还包括以下一些原因:第一,欧洲国家碳排放法规趋严,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空前,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公布,共同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外需扩大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起到了拉动作用;第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产业链链条较长,产业体系相对完整,在物流、生产供应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占有比较优势,在疫情得到控制、出口环境改善、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力得以释放,为
邦赛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口创造了条件;第三,特斯拉的引进、超级工厂的完工及顺利投产,提高了特斯拉的产能,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全球市场订单不断,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
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传统汽车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与外资品牌的共同发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对外投放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
就出口额情况来看(图2),近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持续增长,其中2021年涨幅最大,比前4年出口额总和的2倍还多。结合出口量与出口额数据,我国新能
源汽车出口的单位产品价值在逐年提升,近5年分别为0.23、0.24、0.4、1.19、1.74亿美元。其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及2019年,但出口额却远超2019年,其可能的原因是:第一,受疫情冲击及供应链失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供应及运输成本提高,致使汽车出口价格上涨;第二,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供应短缺,导致产品价格提高;第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不断更新升级,其性能与品质有所提高,致使与之配套的销售价格上涨。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创新,改变中国汽车行业低端制造、
加工组
图2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
数据整理自:中国海关总署
43.248.49.97/
图32017-2021海外市场分区域走势分析
数据整理自:中国海关总署43.248.49.97/
ECONOMICRELATION
F
PRACTICE REIGN
装、大而不强的形象,不断提高产品价值,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奠定基础。
依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看,纯电动汽车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类型,5年间,纯电动汽车出口总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95.29%,出口额占比也在连年攀升,现已成为拉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对外贸易额增长的主力军。
(二)亚欧市场出口战略不同,高低端产品共同发力,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贸易额双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远销世界各
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区域来看,亚洲和欧洲市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图3)。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往亚洲,2021年欧洲一举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其中,进口量排名前5的亚洲国家分别为孟加
拉国、印度、泰国、菲律宾、韩国,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占亚洲地区总进口量的93.37%。进口量排名前5的欧洲国家分别为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挪威,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占欧洲总进口量的73.24%。
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世界市场
分布情况看(图4),近5年,进口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孟加拉国、印度、比利时、英国、泰国,销往这5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73.14%。其中,孟加拉国5年来进口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为482944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19.52%。此外,笔者发现,虽然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进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量最多,但交易额却
不足够多,比利时与英国等欧洲国家恰好相反。
亚洲国家进口量大、贸易额小,欧洲国家进口量少、贸易额高,造成这一差别的可能原因是,亚洲国家进口的车型多为单价相对较低的低速电动汽车,单位车辆平均价值较低,而欧洲国家进口的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单位价值较高。侧面反映
出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出口战略不同。对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的出口路线是低端低价路线,而依照比利时等西方国家的市场需求及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我国推出的新能源汽车的单位价格的技术含量与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赢得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接受与认可。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连年攀升
据联合国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图5),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连年增长,占世界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比重逐年上升。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与世界新能源汽车出口额测算得出,近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
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3%、1.42%、2.68%、4.29%、
25.42%,表明我国
图4
2017-2021年进口我国新能源汽车排名前五的国家
数据整理自:中国海关总署43.248.49.97/
图52017-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ELATIONS F PRACTICE REIGN
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其中,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最为抢眼,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大幅下跌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逆势增长,较上一年增长近5倍,总出口额占世界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额的25.42%,实现较大飞跃,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四)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专业化指数持续走高
笔者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出口额情况,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专业化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图6),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专业化指数(TSC)分别
为-0.78、-0.65、-0.55、0.16、0.50,从2017年以净进口为主,历经3年发展,于2020年开始贸易专业化指数由负转正,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尤其是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约为进口额的3倍,出口势头迅猛,现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之一。
(五)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显示比较优势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未来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我国全部产品出口额、世界新能源汽车出口额,以及世界所有产品出口额数据测算
得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为0.10、0.11、0.20、0.28、0.70,从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小于1,表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暂不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其中2017-2020年比较劣势明显,2021年比较优势指
数增长最快,且涨幅较大,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于2021年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新飞跃,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正在大幅提升,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一)部分核心技术尚未突破,面临“卡脖子”风险,阻碍汽车高端化发展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分工程度最深,且在电池、能耗、续航等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但部分零部件仅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中低端环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产品需要进一步
更新升级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优
势。但受限于IGBT、智能驾驶芯片等零部件技术含量较高,被国外垄断,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长期依赖进口,在面临疫情等突发意外事件及国际关系紧张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芯片断供、涨价、延期交付等情况,给我
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交付的稳定性带来较大冲击,且芯片是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零部件,芯片断供无异于釜底抽薪,严重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二)主流市场贸易壁垒高筑,技术标准繁苛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其中最常见、最隐蔽且常被披上合法外衣的非关税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欧盟公布的化学品REACH 法规、整车E-
MARK 认证、电动汽车ECER100法规及电磁兼容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此外,还面临繁苛的技术、环保与安全方面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限制,入市车辆若不满足相关规定,或将面临产品召回、高额、行政处罚及退市风险,这些举措正在被其他国家争相效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
口贸易带来了较大挑战。
(三)市场竞争与日俱增,我国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
品牌与服务保障面临严苛考
图6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出口额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ECONOMICRELATION
F
PRACTICE REIGN
验
欧洲传统汽车强国纷纷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部署力度,传统老牌车企不断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加之此前拥有的品牌影响力、广泛的受众体和先进的整车制造工艺,发展势头迅猛,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此外,RCEP 背景下,90%的汽车及零部件零关税,这会促使成员国加大对日韩产品的消费,日韩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此外,国内市场上,据中汽协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外资、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我国三分之二的出口份额,自主品牌出口份额相对较
低,特斯拉国产未来将进一步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先发优势造成冲击。我国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汽车及零部件技术水平需不断升级,相关配套设施需不断完善,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检验。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参与市场国际竞争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关键技术国产替代,降低对外依存度
未来,我国需进一步加强创新投入,着力促进创意的产生、创意的转化、产品的试制、量产及创新价值的实现,弥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发展的短板,集中精力推动车控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车规级芯片等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推动关键技术国产替代,降低核心零部件的对外依存度,减少新能源汽车生产的
不确定性,为更好地实现“走出去”目标创造条件。
(二)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相关部门应加强国际组织协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构
建新能源汽车互惠共赢生态圈,推动产业链合作从制造向技术研发和营销全链条延伸,促进全产业链出海,不断向创新价值链的
中高端水平迈进。支持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出口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应对贸易壁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保驾护航。此外,
不断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与品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
在国际市场上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充分展开市场调研,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明确市场定位,扩大差异化优势,实现不同价位
竞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此外,充分利用本国优势条件,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如:加强电商平台的宣传、推广与营销,充分利用中欧班列,提高对沿线国家出口运输的稳定性与效率水平,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点,在重点市场共建海外仓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平台,拓展充
电桩等相关配套产品与充电站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构建消费者使用评价体系,为更好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改进,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奠定基础。▲
注释:
①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网站:
www.cpcaauto/
参考文献:
[1]高运胜,金添阳.双循环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机遇与挑战[J].价格月刊,2021(9):55-62.[2]杨朝英,张利雯,张玉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科技信息,2011(8):191.
[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J].汽车零部件,2020(12):33.[4]王健美,刘志芳,戴爱兵.纯电动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演进分析——专利引文分析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4(14):21-27.
[5]樊秀峰,郭嫚嫚,魏昀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8-27.
[6]陈相琴,刘红军.“双循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出口策略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1(4):30-35.
[7]周玲玲,张恪渝,冯晟昊.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影响评估[J].国际经贸探索,2020(5):4-15.
[8]平原,艺超,操帅.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J].时代汽车
,
2016(10):8-11.
[9]刘辉,张洪涛.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之要义[J].商业文化,2020(15):49-5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