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保险种类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01月12日
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于特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50003 *************
陆嘉敏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1 *****************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报告
1 《汽车-行业点评:凯迪拉克Lyriq 亮
相,两驱和四驱的汉DMi 同步公告——
工信部发布第352批新能源汽车《公
告》》 2022-01-10
2 《汽车-行业深度研究:空气悬架:智能电动优质赛道,国产替代进行时》 2021-12-20
3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天风问答系列:关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四问四答》 2021-12-16
乘联会发布数据:12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36.6万辆,环比+10.0%,同比+2.3%;零售销量210.5万辆,环比+15.9%,同比-7.9%。2021年全年乘用车批发销量2109.8万辆,同比+6.7%;零售销量2014.6万辆,同比+4.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批发销量331.2万辆,同比+181.0%。
芯片供给持续改善,月度销量持续回升。21Q4起芯片供给逐步改善,带动乘用车产销逐月爬坡。12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36.6万辆,环比+10.0%,同比+2.3%,较19年12月+9.2%;零售销量210.5万辆,同比-7.9%,环比+15.9%,较19年12月-1.9%,相比近几年的12月环比+10%,今年12月零售走势改
善明显。分品牌看:(1)12月豪华品牌车零售25万辆,同比-3%,环比+18%,较19年同比+22%;(2)主流合资品牌零售93万辆,同比-19%,环比+19%,较19年同比-5%;(3)自主品牌零售93万辆,同比+4%,环比+12%,较19
年同比+25%。自主品牌头部企业表现较强,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
比亚迪、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等同比均呈较高增长。德龙f2000
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元化发力,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据乘联会,12月新能
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0.5万辆,环比+17.8%,同比+138.9%。其中插电混动销量8.2万辆,同比+143.9%;纯电动批发销量42.3万辆,同比+137.9%。
特斯拉、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以及“蔚小理”等新势力销量表现优秀,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9.3万辆、特斯拉中国7.1万辆、上汽通用五菱6.0万辆、长城2.1万辆,奇瑞、吉利、小鹏、上汽乘用车、广汽埃
安、理想、一汽大众、蔚来、长安、合众等月销也破万。12月新能源车厂
商批发渗透率达21.3%,呈现加速提升趋势,其中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渗透
率35.2%,远高于主流合资品牌的3.7%
;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合计
331.2万辆,渗透率达15.7%。
腾讯汽车网12月汽车消费指数环比有所下降,经销商库存进一步增加。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2月汽车消费指数71.4,同比-9.5%,环比-1.2%。12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6.1%,同比-4.6PCT ,环比+0.7 PCT 。
对2022年车市的展望:2021年经历芯片短缺、疫情多点散发、消费者整体消费信心有所下降等不利因素,但在国家“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汽车行业克服芯片短缺及疫情影响,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2022年随芯片供给持续改善以及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汽车市场有望持续恢复。我们预计2022年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2300万辆,同比增长9.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66.1%,渗透率达到24%左右。 投资建议:随芯片短缺逐步缓解,供给端改善,汽车行业逐步进入加库周期,整车板块建议关注在手订单充沛,布局智能电动,具备较强产销量增长弹性,同时中长期竞争力不断强化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以及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此外,在“主动加库存”阶段,整车企业对于零部件的需求量有望回升,同时原材料价格、海运费等已于21Q4高位回落,我们认为当前时点零部件板块仍具备一定预期差及业绩修复空间。零部件板块建议关注:(1)基本面反转向上,业绩弹性较大的【常熟汽饰、均胜电子、银轮股份、精锻科技】等;(2)智能汽车优质赛道,智能座舱【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空气悬架【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润工业】、线控制动【伯特利、亚太股份】等;(3)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景气的【宁德时代(电新组覆盖)、拓普集团、欣锐科技、英搏尔、精进电动、汇川技术(电新组覆盖)、富临精工、银轮股份】等。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降,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芯片短缺超预期。
-15%
-10%
-5%
0%
5%
10%15%
汽车
沪深300
内容目录
1. 芯片供给持续改善,月度销量持续回升 (3)
2. 2022年车市展望 (6)
3. 投资建议 (6)
4. 风险提示 (7)
图表目录
图1:乘用车零售销量(万辆) (3)
图2:乘用车批发销量(万辆) (3)
图3:轿车、SUV、MPV批发销量同比增速 (4)
图4: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万辆) (4)
图5: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同比增速(%) (4)
图6:2015-2021上汽集团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5)
图7:2015-2021长城汽车月度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5)
图8:2015-2021吉利汽车月度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5)
申湘大众图9:2015-2021广汽集团月度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6)
图10:汽车消费指数 (6)
图11:经销商库存预警系数 (6)
表1:2019、2020、2021年12月份主要厂商乘用车日均批发销量(单位:万辆) (3)
1.芯片供给持续改善,月度销量持续回升
芯片供给持续改善,月度销量持续回升。21Q4起芯片供给逐步改善,乘用车产销逐月爬坡。12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36.6万辆,环比+10.0%,同比+2.3%,较19年12月+9.2%;零售销量210.5万辆,同比-7.9%,环比+15.9%,较19年12月-1.9%,相比近几年的12月环比+10%,今年12月零售走势改善明显。
图1:乘用车零售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2:乘用车批发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月内来看,日均销量逐渐向好。12月第1周日均批发4.6万辆,同比-12%。12月第2周日均批发6.2万辆,同比-3%。12月第3周日均批发7.2万辆,同比+5%。12月第4周日均批发8.5万辆,同比+20%。12月第5周日均批发10.2万辆,同比-17%,生产供给持续改善。
表1:2019、2020、2021年12月份主要厂商乘用车日均批发销量(单位:万辆)
时间1-5日6-12日13-19日20-26日27-31日月度
2019年 5.3 6.1 6.67.69.77.0
2020年 5.3 6.4 6.9 7.1 12.3 7.5
2021年 4.6 6.2 7.2 8.5 10.2 7.4
德国汽车2021同比-12% -3% 5% 20% -17% -1%
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12月轿车、SUV、MPV批发销量分别为112.2万辆、112.3万辆和12.2万辆,同比分别为
7.9%、-0.5%及-16.5%;环比分别为+10.5%、+9.5%及+10.7%。
图3:轿车、SUV、MPV批发销量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头部自主品牌表现较强:分品牌看:(1)12月豪华品牌车零售25万辆,同比-3%,环比+18%,较19年同比+22%;(2)主流合资品牌零售93万辆,同比-19%,环比+19%,较19年同比-5%;(3)自主品牌零售93万辆,同比+4%,环比+12%,较19年同比+25%。自主品牌头部企业表现较强,在新能
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比亚迪、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等同比均呈较高增长。
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元化发力,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据乘联会,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0.5万辆,环比+17.8%,同比+138.9%。其中插电混动销量8.2万辆,同比+143.9%;纯电动批发销量42.3万辆,同比+137.9%。特斯拉、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以及“蔚小理”等新势力销量表现优秀,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9.3万辆、特斯拉中国7.1
万辆、上汽通用五菱6.0万辆、长城2.1
万辆,奇瑞、吉利、小鹏、上汽乘用车、广汽埃
安、理想、一汽大众、蔚来、长安、合众等月销均破万。1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
21.3%,呈现加速提升趋势,其中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渗透率35.2%,远高于主流合资品牌
的3.7%;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合计331.2万辆,渗透率达15.7%。
图4: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万辆)图5: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乘联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各车企发布12月产销快讯,12月销量环比均有改善。
(1)上汽集团:12月销量66.1万辆,同比-11.5%,环比+9.9%;较19年11月同比-5.3%。图6:2015-2021上汽集团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索纳塔8代报价资料来源:中汽协,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2)长城汽车:12月销量16.2万辆,同比+8.2%,环比+32.5%;较19年11月同比+53.2%。图7:2015-2021长城汽车月度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3)吉利汽车:12月销量15.9万辆,同比+3.0%,环比+16.9%;较19年11月同比+22.1%。图8:2015-2021吉利汽车月度总销量及增速(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