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园现状分析
1、公园使用者情况。使用者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公园周边居民
步行来园,主要以晨练晚练活动为主,要求随意性、方便性,园内停留时间短而每周次数固定。活动范围在公园区域的周边地带。
(2)北京其它区域居民
乘交通工具有备而来,常以组或家庭为单位,活动范围向公园纵深发展,停留时间长,使用较多的公园设施。
(3)北京高尔夫外地游客
乘交通工具而至,活动范围为园内的主要景点,需要纪念品的服务。
(4)节日、庆典等游园活动以及避难
人流蜂拥而至。由于公园面积巨大,周围人口稠密,自然形成人流汇集中心。
2、公园周边环境
(1)朝阳公园是北京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280公顷面积,对环境的影响举足轻重,要以绿为主,严格控制建筑量率
公园东连西四环路200米宽的大绿带,西与农展馆绿地相对应,南近红领巾公园绿地。
(2)朝阳公园是绿奥运的一部分
公园中留有沙滩排球预留地,是奥运会比赛期间重要一环,届时将有24对国际选手角逐奖牌。
(3)朝阳公园是展现国际大都市的窗口
北京以古都而著名,其中重要的成分是古代园林;而北京现代园林面积接近古典园林的仅此一园。如果说古园林是古代文化的浓缩,那么朝阳公园有理由成为现代化成就的窗口。
特别是朝阳公园近临机场高速路、使馆区、CBD,具有国际影响力,设计应着眼于国际水准。
3、公园自身状况
(1)水面
公园南北存有大量水面,形成于早期烧砖、烧盆取土的窑坑。水体形式以大水面为主。南部水岸人工味浓重,特别是亮马河灌渠,以纯粹的水利设施形象经过公园。公园北部存有自然质朴的水岸,柳苇丛生、钓者云集。
(2)公园南部、西部建筑密集各不相属
1)半岛区建筑密集,由公园其它位置观看,几乎是一片地产开发区,毫无园林氛围。
这一区域水面与城市干道最近,可以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由于其位置正对金台路,成为人流自然汇集的区域,现状常出现与公园大门混淆的问题。
2)郡王府面积巨大,其前、后花园都精美细致,但自成一体孤悬于公园之外,没有与公园景观相衔接。
3)公园大门区至游乐园,缺少绿量。特别是以静赏为主的世纪广场——欧式花园,与喧闹的游乐区混为一体,缺少足够厚度的绿隔相离带;欧式花园风格不到位。
4)公园西界餐馆建筑密集,割断了公园与城市的景观联系,餐馆后面成为储藏区,既影响公园景观,又浪费景观资源。
5)公园西南区,酒楼建筑阻挡园内景观。
6)“欧洲花园”中心会馆,突兀于公园腹地,周围缺少植物遮挡,成为引人看、却不许进的禁区。
7)公园中区北区正以高尔夫球场式的人工绿地形式,蚕食原有的乡土天然景观。
(3)与城市的关系
1)公园东部及东南部,绿地与城市景观相融合。而西部、西南部建筑将公园绿景观遮挡割裂。
2)交通
公园东面为东四环路,少居民区;南面为朝阳南路以及金台路、北面为亮马桥路,是人、车流的集中来向,西面为朝阳公园路,人流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
3)北京东部尚无大型集会广场。
4)亮马河与平房灌渠(亮马河灌渠)流经本园。
(4)历史
朝阳公园区域历史上为麦田农地,以及烧砖烧盆取土后形成的水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今天的公园及周边的商业居住区,区域内原有的村子变成了今天的地名:
1)公园东北为大、小亮马桥村
原亮马河上有大小两个石拱桥,因清朝皇帝东巡祭陵,经此地歇马晾鞍,故称亮马桥。河及村庄因此得名。
2)公园西北为麦店村,现称麦子店。
3)公园东为水锥村,因过去这一带农户利用水锥脱粒而得名。
4)公园中部为枣子营,以产甜枣而著名,胜过北京东郊另一产枣地姚家园。园内仍有残留的老枣树。
5)公园周边尚有其它村落,苇坑村、芳草地、甜水井村。地名带有浓郁的乡土田园气息。
二、创意与理念
1、建立生态型园林景观,突出“水景”与“野趣”
(1)萦绕迂回的水系
北京是缺水城市,水景尤为珍贵,近水亲水成为人们的渴望。
从北京其它各公园现状分析:城区7个水景公园,水面形状大多以“聚”水为主,形成大水面。从线型来分析:同样面积的水体,“线状”水体比“聚”水有更多的人—水接触点。因此本方案采用“线状”的格局安排全园水系。依现状低地将溪水贯穿全园沟通成网,最大限度发挥水景资源价值。另外水景的反复出现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加深游人对公园水景的印象。
(2)体现生态之美的水岸
“水岸”的处理是体现“野趣”风格的重要元素。北京其它各公园水岸处理大都人工化十足,缺少天然生态之美。本公园现状遗留的乡土水景,天然质朴予以保留、发扬。同时避免即高尔夫球场式水岸的出现——另一种人工化水岸。
(3)专用于生态景观的洲岛
湖中岛洲多为生态型,禁止游人登岛以保持生态的天然风貌。如:野鸭洲、朝阳岛——葵花鸟岛、芦苇荡。
(4)生态型植物景观
园中辟有北京乡土植物区、野草园等等。植物选择不以美学为唯一标准,而以植物品种的多样性、适应性为基准。
2.强调人性化设计,让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天地。
(1)嵌入式的城市公共空间
北京各大公园与城市的关系分为:深藏型,以围墙围合园景,如颐和园;透视型,景观可透过围栏展示在行人的面前;嵌入型,城市公共空间嵌入公园绿地,可以充分满足视觉要求。
本方案采用嵌入式布局,在南部湖滨半岛安置市民广场——朝阳广场,市民可随意进入欣赏园景,在公园西部也安置类似的公共空间,使市民使用更为方便。
(2)开放的草地,近人的水岸
很难想象一个国际水准公园的草地,游人不许入内,在本方案中草地全部为开放型。水岸设计为近水以满足游人的需求。
(3)创造便捷的入园方式
如何让市民轻松享用园林环境,而不至于引起繁琐,快捷进出公园是关键。
方案采用如下手法:
●合理的地下停车场的位置,并直接由车场进入园区。
●停车场与轻轨站口的整合衔接。
●园内设置可供游人租用的自行车。
●公共交通港湾停靠。
(4)各类游乐项目的齐全,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公园主体为户外娱乐活动,水街为餐饮娱乐、与地下停车场相连接的地下空间为室内娱乐活动。
3、深厚的文化内涵
(1) 园南门入口后辟为“你好”广场,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的生态理念。
(2)园北部安置“水锥村”、“亮马庄”景区,再现中国传统的生态居住环境。
(3)用生态技术,创造朝阳塔,表现生态的成果。
(4)在景观命名中,用中国造园手法将景名以植物及动物命名,如醉枫桥,藕香桥,雁影桥…野鸭洲等等。
4、将不同性质的园林元素,整合为公园的整体景观。
由于公园开发多年,投资巨大。如果全部拆除旧有设施重建,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如何将园中的原有构筑物转为公园中的新景观,是本方案的重要考虑。
(1)国际花园区
本方案通过一条斜向的国际友谊林荫大道,将原“世纪广场”的欧式花园与郡王府花园融为一区,并增加其他风格园林,丰满“国际园林”的主题。
(2)食肆水街
将公园西界的餐饮街辟为水街,引入园景成为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
(3)地上地下的整合
地下停车场与娱乐项目的结合,同时与地上的轻轨站口融合成为一体。
(4)公园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整合交融
三、功能布局
全园分为三大部分:
●生态景观区:公园北部以起伏的山形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保持现状中的“野趣”水体、片林,并以“野趣”为基准建设新景区。
●城市园林区:公园南部以建成区域,景观特点为人工化、规则化。
●景观过渡区:公园中部区域,以密林为主,作为南北两区的景观隔离与转换。
四、景区划分组织及重要景观节点
1、生态景观区 共分为6个景区:
1-1水碓湖景区
公园北部大湖仍保持原湖名称:“水碓湖”。湖中安置4组洲岛,2条峡谷、多处水湾。
(1)燕鸣墩——生态观测营地
为湖中最大的岛屿,岛东南辟马蹄湾人工湿地,遍植沼生植物,设木栈道、栈桥。林中设树屋、人工鸟巢。遍植浆果植物,以便招鸟,并设生态观测木台。
岛南岸设水下生物观测厅,供人观察水下生物的活动状况。
(2)朝阳岛——葵花鸟岛
岛上骨干树种选用浆果类,除此之外,遍植葵花以及苏叶等鸟食植物,岛禁止上人,作为鸟类栖息地,同时岛名点明“朝阳公园”含义。
(3)野鸭洲
水碓湖北岸现有片林一处,挖溪流一脉使林地成为水中孤岛,上养鸭鹅等水禽,名“野鸭洲”。
(4)苇荡迷津
设数组芦苇岛屿,将湖东水面分割成港汊交纵错的水上迷宫。提供趣味性划船环境。
(5)蝌蚪湾·听蛙庐·蜻蜓滩
沿湖北岸设多处生物的观赏点。
(6)黄叶谷·青杨峡
自亮马河进入水碓湖航道,设岩石峡谷,上植银杏以加大船上人的仰视角,造成危岩感及刺激氛围。
从水碓湖进入水街的航道,设另一处峡谷——“青杨峡”,产生一收一放的空间变化。
1-2 水碓村
野鸭洲对面岸上,地形堆为山坳。背山面水辟田园景区一处,名“水碓村”,作为对本地历史的延续。
水碓村景区以展示中国传统生态居住环境为主题。村落以土坯房、黄泥短墙、篱笆墙、葫芦架、瓜棚等组成,聚会广场为黄土加麦糠反复碾压而成的场院,上面放置粮仓、石碾等农具,村旁辟有观赏性麦田。园路在这里变为田埂小径,径旁种植蓖麻等农业园艺品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