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节国内银行保险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再看国内。国内银行保险的发展首先我们看看它发展的历史。

  在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96年以前这种代理保费不多,而且一般统归到团险。

  第二阶段是起步阶段,9699年以前,银保双方签订代理协议,但是真正的合作还没有完全开始,仅仅是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发展阶段,从2000年开始至今。随着中国金融新世纪保险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加,保险公司和银行建立了一种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深层次的合作,保险公司开发出了适合银行销售新型类的分红型的产品。包括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等等,特别适合银行柜台销售的。

  2000年的时候,平安在上海推出的千喜红,然后接下来各家公司就和千喜红的产品几乎同值同类的产品就相继推出来了,比如新华的红双喜,太平洋的红利来,这种和平安的千喜红相类似的产品,随着产品的推出代理保险就获得迅猛发展,保费迅猛增加。
20006月,工行和中国人寿签署了全面地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实现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和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间的联盟。他们这种联盟是强大的策略联盟的形式,中国工商银行是五百强企业,具有庞大的网络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悠久的国资品牌,以及良好的信誉和不可替代服务方式,这样一种最大的实力最雄厚的商业银行,和中国人寿有共同特征,而中国人寿也是国内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也是五百强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人寿在去年121718号,成功在纽约和香港上市,成功募集到了35个亿的资本金,募集资本金以后增强了他的实力,到去年底偿付能力已经达到3.95倍,也就是说保费是客户的钱,是保险公司的负债,保险公司若干年以后要连本带息的偿还,如果是一千个亿的负债保费,那么到去年年底就有3950个亿的有限资产保证偿还债务。

  所以中国人寿上市以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客户,他的实力增强,偿付能力增强,同时他的资产是良质资产,没有一分钱的不良资产,他在资产管理上面也非常透明。
那么在资产管理透明、良质资产的同时,他上市成功就会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机制,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改革和改制,激活内部的机制,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它的后势看好,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有前卫的营销机制,有特有的企业文化,以及多年进行营销的成功经验,以及热销的产品。

  所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人寿强强联合,打造中国引导市场的航空母舰。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银行保险业迅猛发展,全国保险保费是388.42亿,占人身险总保费的17.08%,而到2003年的时候,银保的保费收入占人身险总保费的26%,在同比增长时98.07%,列各销售渠道之首,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银行和保险公司还联合开发出了具有银行和保险功能的产品,比如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寿联合就开发出了金穗国寿卡,它就具有理财和保障功能,而且在我国是银行卡中首创绿通道的功能。
第一点是松散的广泛合作,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最大的五家寿险公司都签订了代理协议,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是一对一简单的形式,呈现出一种交叉的特点,是一贷多这样交叉的特点,合作的范围也逐渐拓宽,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就是银行代理销售各类银行保险产品,包括柜台销售,有的地方已经有直邮销售、、网上销售、理财柜银销,我们银行信贷人员对团体客户的营销,以及利用银行数据库的营销,将客户进行细分,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进行不同产品,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有针对性的销售。

  第二大类就是银行代收保费和保费预期的利息以及相关的费用。

  第三是代理支付割保险金和相关的项目代付赔款、代出保单。

  第四是保单制押贷款,现在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都有一条,客户急需钱可以用保单的现金做制押,向银行柜台申请免担保,用保单现金价值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客户每一份保单后面付的现金价值表上价值的70%向客户贷款,现金价值是什么?每一份保单累计责任准备金扣除一笔解约费用以后就是它的现金价值,客户可以贷到多少呢?限价的70%,保单的制押贷款。

  第五就是小额信贷保险,要求小额信贷者购买定期的死亡保险,保额和贷款额相同。
第三个方面我国银保发展的现状,就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银保真正的发展是2000年,平安的千喜红推出,各大公司相继同值同类的产品在银行柜台销售,真正的起步发展是在2000年。2000年现在仅有三年多时间,所以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换句话说,存在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今后发展过程中如何来规避它。

  我认为存在各类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核心的原因还是分业经营这样一种法律特质。分业经营这样一种法律特质割断了银保之间资本的纽带,二者之间不利于深层次的合作,必然带来一些问题。
我想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就是短期化,双方合作的短期化,因为是分业经营,银行和保险没有深层次的资本纽带的关系,这种短期化在于什么呢?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一到两年的合同,一两年完了以后银行还是否代保险公司卖,还代哪一家保险公司卖,保险公司心里没有底,所以保险公司在银行的柜台卖的是什么产品?那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以趸交产品为主,一次性缴费,保费收回来我给你相应的手续费,如果你明年不代我卖,那么我们就没有其他的业务下去,如果银行现在呼吁柜台上把所有复杂的产品放在银行的柜台卖,保险公司也有顾虑,我十年期、二十年期的业务都放在银行柜台卖,银行将来一两年以后不与我合作了,你给我代的期缴业务我把前期手续费给你,以后还有九年的续期保费,甚至十九年的续期保费我保险公司能否收回来,所以保险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也在考虑。

  因此迟迟在银行柜台上是否推出长期性的期缴业务,以及复杂的业务都受到影响。那么必然这种短期化影响保险公司保费的稳健性,同时保险公司考虑在销售的过程中所以就主要是单一的一种趸交的,一种带有分红性质的投资简单的产品放在银行的柜台卖。
产品单一而且具有统治性,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平安的千喜红、新华的红双喜、泰康的千里马这种单一的产品必然导致各家公司的产品没有特,银行代哪一家公司卖,那就看哪一家公司给的手续费高,我就代哪一家
公司卖,而保险公司要抢占银行有限的渠道,所以保险公司之间也在竞争,强占这个渠道手续高,保险公司的精力不是放在怎样开发产品上,而是放在去抢渠道,高额的手续费竞争,这样的话,手续费的高额竞争,就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本来在按国际惯例,银行销售的保险商品经算的时候成本比较低,也就是说价格相对便宜,让度一部分给客户。客户在银行买保险成本低、价格便宜,这是客户买银保产品的一个优势,可是高额手续费的竞争最终的结果就会导致保险公司手续费竞争影响享有的基层公司,所有的手续费都给还不够,甚至还要用营销的手续费全搭进去还不够,甚至还要用营销的手续费来贴,银行才愿意做。因为各家保险公司之间抢这个渠道,都给的手续费高,你给的多,我比你更高,抢的渠道,高额的公司没有多少利益,甚至还要贴着本来做这项业务,就没有积极性。

  这么好的一个渠道,没有积极性就不想做。但是上面考核你又必须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来做这项业务,主观上是没有积极性的。所以基层公司怎么说,保险公司怎么说银保合作,银保合作,银行代我买保险,银行把肉吃了,把汤喝了,骨头都不给我们留。所以基层公司没有积极性,而且如果最终手续费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可能会动摇保险公司精算的基础。因为最终高额的手续费,它承受不了羊毛会出在羊身上会加价,加到保费上。所以,去年在10月份全国银保专家研讨会上,人民大学的教授张海潮就提出来,保险公司和银行的高层应该坐下来冷静和理性地谈关于手续费的竞争。 看今天我们的保险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在陕西通业工会同意监管,手续费超过2.5%就统一监管。高额的手续费导致这种竞争,最好的渠道,在西方国家称为第一主渠道,由于竞争可能将被破坏掉。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培训滞后。一个方面在银行,银行在观念上,在一段时期内还是处于一种短期的一种合作,所以银行自身在发展前期并没有意识到这块业务的重要性。所以,在培训上没有建立自己的培训队伍,而保险公司这方面,保险公司始终都是在考虑,银行迟早要进入保险业,银行迟早要办保险。所以,我在培训过程中,如果我把银行都教会了,银行将来一下把我踹掉。所以,保险公司也有顾虑,银行也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所以,培训滞后、培训资源没有充分地利用,就影响到了银保合作的一种快捷的迅速或者是深层次的发展。我想这些原因我们当然归根结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根结底我认为还是一种分业经营这样的一种法律特质带来的这些问题。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这是初级阶段是必然的,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必将获得妥善的解决。接下来再看看它的发展方向,第三个层面。

  在国内随着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益共享的机制下,双方会更加紧密地合作,包括资本渗透、文化交流和产品融合。双方将从目前的代理型走向战略合作型。因为随着入世,我们的金融业的国门将全面开放,外资的金融机构将蜂拥而入,它们是一个金融控股集团、金融财团,也就是说它们是抱得很紧的,是用拳头打进来的。在一个金融集团下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这样的一种金融,混业金融的模式打进来。而我国的法
律模式是分业经营,我们对应人家拳头是单一的指头,单一的银行、单一的保险、单一的证券、单一的信托,我们用一个指头打不过人家拳头,所以将来银保合作一定是在国门完全开放之前是一种紧密的合作。

  一种紧密合作的前提就是中国的分业经营的法律必将掀开,中国的法律一定将允许混业经营,那么才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走向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型。这种合作的模式,我们认为是一种西方国家的第四种模式,就是金融控股集团。这种模式是在一个金融控股公司,这个控股公司下,所经营的各类经营业务是由不同的子公司来经营,也就是说一个控股金融公司下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大家看到在银行和保险公司是在一个亲老子下的亲生儿子,他们来具体办理各种业务,这样的一种混业经营的模式。因为随着经营混业经营世界这样一种大的趋势,所以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将混业经营。而且在现实的经济中,这种混业经营已经出现端倪。
我们看到光大集团。光大集团不仅仅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它还跟加拿大永民人寿保险公司,合资组建了光大永民人寿保险公司,而且在上市的光大控股、光大国际、香港建设的公司,还持有19%的申银外国的股份。

  我们再看中国的银行,它在香港有中银国际、港澳中银集团、中银人寿和中英财产保险公司,以及信托公
司、资产管理公司和房地产公司。中银财产保证有限公司已经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我们再看迂回多元化的这种经营模式,工行在海外的旗舰供应亚洲,以曲线进军保险业的进军方式,与中银国际强强联合。2002年已经入股了不太平洋保险。农业银行已经在香港收购了一家财产保险公司,建设银行在香港收购了一家保险公司,而交通银行在香港已经成立了一家保险公司。最终深层次的融合,尽管目前的法律是分业经营,其实已经在曲折地迂回地以一种生存合作。随着我们入世国门的全面开放,中国的金融业必将会面临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
第四方面,国内银保合作的前景广阔空间无限,银行应该积极从增长较快的个人金融资产中获得应有的商业利益,我把它叫做第一桶金。为什么叫第一桶金呢?我记得是在2002年十六大召开之前,我们在新华社特邀国家统计局的副局长邱晓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显著性的跨越做了十大点评。邱晓华的十大点评中的第一点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全球排在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第一名。经济高速发展,具有发展人寿保险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而老百姓生活十大变迁。这十大变迁的第一大变迁就是鼓起来的钱袋子,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老百姓手中有钱。
老百姓的钱在增加,银行怎么样从增加老百姓的金融资产中获得应有的商业利益?第一桶金呢?我们的专家强调,入世以后中外银行的较量是从中间业务开始,我们看大屏幕这样一个图表。这是世界国家,主要国家97年个人金融服务产品的构成情况。黄的方块代表各类寿险,深蓝的放快代表各类投资,紫的方块代表银行存看。

  97年的英国,英国老百姓的家庭收入扣除日常支出以后的余额,53%交到保险公司,24%用于各类投资,23%交到银行。美国人最敢冒风险,46%用于投资,39%交到保险公司,15%放到银行。英国和美国人的选择大家看到了,国外人们对于保险是非常认可,保险有一句话叫做买足保险,享受人生

  外国人对保险的意义和功用有深刻的认识。什么叫保险?他们把保险比喻为父亲的一双手、母亲的爱、雨中的一把伞,雪中的一盆碳、是汽车上的第五个轮胎,轮船上的救生圈,是乙肝疫苗,宁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的生活必需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他叫做人人必买保险。如果在国外没有买保险寸步难行,在国外什么都可以保险。钢琴师的双手可以保险,足球明星的脚可以保险,演员的五官可以保险,音乐家和教师的嗓子可以保险,小到一颗牙都可以保险,生活必需品。买足表现可以享受人生。因为保险已经足了,养老的时候有足够的养老金,生病的时候有足够的医疗费,子女上学有足够的教育金,所以没有忧虑,没有恐惧,心
情更愉快,身体更健康,自然他的身体就好。所以叫做买足保险享受人生。
我们再看第五个柱状图是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数据是99年的数据,99年中国老百姓,他们的家庭收入扣除日常支出以后的余额怎样买汽车保险80%放到银行,17%用于各类投资,仅有3%交到保险公司。中国老百姓最认可的是银行。老百姓为什么会主动拿到钱第一件事情首先就放在银行,最认可银行?那是我们银行苦心经营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建国初期老百姓的钱不一定主动放银行,他宁愿放在箱子底下,放到抽屉后边,甚至放在瓦罐里,埋在树下边,都不愿意放在银行,老百姓由不愿意放银行到主动放银行,这是银行苦心经营几十年打造出来的品牌,老百姓相信它。老百姓的钱80%放到银行,仅有3%交到保险公司。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将与世界发达国家趋同,也就是说80%的钱放到银行是不正常的,应该分流一部分。我们看看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保监会主席在200379号全国的保险工作座谈会上,吴主席指出,根据中央银行所做的居民储蓄动机问卷调查,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中,以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为动机的比例达到了44.5%,而且这一比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吴主席说上述动机的储蓄是长期资金,老百姓不是三年五年十年一定要拿出来用,是他需要的时候,将来老了的时候用,他病
了的时候用,孩子上学的时候用,他下岗的时候用,所以这是一笔长期资金。长期资金在发达国家通常是用于买保险,而不是存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