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84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21)申请号 CN201310059111.5
(22)申请日 2013.02.25
(71)申请人 上舜照明(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东路158号692室
(72)发明人 孙建宁 罗宁 张瑞西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纪昌
(51)Int.CI
      F21V3/04
      F21V5/08
      F21Y101/02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及其制造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罩,是一种灯具配件,主要用在LED球泡灯、LED筒灯等领域。包括有灯罩本体,灯罩本体内壁上有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的第一涂层由胶水和第一颗粒混合物固化后制得;所述的第二涂层由胶水和第二颗粒的混合物固化后制得;所述的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是能够透光的颗粒;所述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作为整体,厚度从靠近灯罩顶部向灯罩开口端逐渐由厚变薄。制造方法包括:将胶水分别与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混合均匀,再先后涂于灯罩内壁上,固化后即可。该灯罩与传统灯罩相比,在灯罩的弧形端也就是光源的光直接照射到的位置增加了涂层,使得在该位置的出光率降低,散射率升高。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包括有灯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灯罩本体(1)内壁涂有第一涂层(3)和第二涂层(4);所述的第一涂层(3)由胶水和第一颗粒的混合物固化后制得;所述的第二涂层(4)由胶水和第二颗粒的混合物固化后制得;所述的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是能够透光的颗粒;所述的第一涂层(3)和第二涂层(4)作为整体,厚度从靠近灯罩本体(1)的顶部(5)向灯罩开口端(6)由厚变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涂层(3)上全部覆盖有第二涂层(4)。       
飞利浦汽车照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涂层(3)上部分覆盖有第二涂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是二氧化硅颗粒、玻璃颗粒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1~1000微米;所述的第二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10~20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涂层(3)和第二涂层(4)作为整体在灯罩的顶部(5)的厚度范围是2~5mm,在开口端(6)的厚度范围是0.1~1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颗粒的平均粒径不小于第一颗粒的平均粒径。       
8.一种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胶水、第一颗粒混合均匀,作为混合物I;让灯罩开口向下,将混合物I喷于灯罩本体的顶部,使混合物I向灯罩内壁流下,将混合物I固化;       
S2:将胶水、第二颗粒混合均匀,作为混合物II;让灯罩开口向上,将混合物II喷于灯罩中的第一涂层上,再将混合物II固化,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在将混合物I喷于灯罩顶部处后,使灯罩绕中心轴旋转,转速是30~300转/分;所述的步骤S2中,在将混合物I喷于第一涂层上,使灯罩绕中心轴旋转,转速是6~600转/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照明均匀性的LED灯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物I中第一颗粒的质量浓度范围是15%~40%;所述的混合物II中第二颗粒的质量浓度范围是15%~40%。       
说  明  书
<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罩,是一种灯具配件,主要用在LED球泡灯、LED筒灯等领域。   
   
背景技术   
LED球泡灯、筒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快速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目前的LED球泡灯、筒灯的主要组件都基本类似,包括灯头、散热器、驱动电源、光源和灯罩等几部分,由于LED光源的方向性较强问题,目前为获得更加均匀发光的LED球泡灯、筒灯,人们广泛使用了磨砂玻璃、添加扩散剂的PC或者PMMA、或者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含有以二氧化硅为代表的扩散剂,以实现光在灯罩内的充分混合,减少光在其直射方向的出光量,然而由于上述这些方法所制造出来的灯罩产品整体上扩散效果是相同的,透光率也是相同的,所以最终依然存在下面的问题:在光源直射方向上,灯罩最亮,也就是出光最多,在光源的边缘虽然由于散射的作用有一些光透过,但是出光量依然很少,造成在这些方向上亮度较低,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以LED球泡灯为代表的LED光源产品空间发光角较小的重要原因。   
如图1,现有LED球泡灯制造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灯罩,这种灯罩一般是由玻璃、PC、PMMA等材料制成,它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能,例如,由某些玻璃制成的灯罩透光率可达99%,由PC或者PMMA制成的灯罩也可以达到90%以上,这种灯罩对然透光率高,直接提高了LED灯具的光效,但是带来了另一个严重问题——眩光,由于LED光源的方向性较强的特性,在使用时,采用上述灯罩制成的LED灯具仅在一定角度(一般在40°左右)内发光,在这一定角度内眩光非常明显,对人眼视觉会产生一定的伤害,而在上述的角度之外,由于光照不足,又造成了暗区现象,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发了如图2所示的一种灯罩,人们选择将二氧化硅颗粒和胶混合在一起涂覆在玻璃灯罩内壁,形成一层均匀的磨砂薄膜,或
者在PC或者PMMA粒子中掺入一定的扩散剂,然后再制成带有散射效果的灯罩,上述几种经过灯罩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光在灯罩内的散射,使光在发射出灯罩时变得均匀,但是仍未解决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玻璃灯罩内涂覆涂层时,涂层较薄且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在灯罩的弧形顶部较薄,越靠近开口部越厚,这就使得在制造成灯具以后,在面对光源发光的方向也就是灯罩的弧形顶部透光率最高,亮度最高,而其他部分透光率低,亮度也较低,对于掺入了扩散粒子的PC和PMMA制成的灯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空间发光不均匀也就是眩光和暗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