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上旬刊XDYX
一、引言
近年来,国有企业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出,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专篇对数字化发展做出系统布局,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排头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理应在数字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使命担当。
根据数字化发展演进规律和数据要素作用发挥的层级,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由低到高可分为规范级、场景级、领域级、平台级、生态级五个发展阶段,数据显示,部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或中级阶段,24.3%的国企达到领域级,0.9%达到平台级。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转型价值目标不清晰、价值效益不易显现、现有数字化模式难以响应日益不确定的发展要求、数据要素驱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管理机制优化变革不够系统、全员数字思维和能力存在差距、数字化转型技术供给和服务生态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识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探究国有企业的变革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呈井喷式出现,研究内容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过程机制、发展趋势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
素和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因此其任务体系及方法路径也不同于其他企业。而现有文献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机制与路径的研究较少。金晓燕和任广乾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创新力不足、经营效率较低、资源配置水平不高等挑战。戚聿东等认为,国有企业数字化变革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变革路径尚未明晰,提出国家使命嵌入国有企业数字化的变革路径。焦豪认为,当前有关国有企业进行数字化战略变革的模式划分视角相对单一、转型路径与保障机制尚未明晰,提出“双碳”目标下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四种模式与路径。张哲等认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指导作用较为有限,构建了适用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术融入—组织管理变革”双元融合机制模型。总的来看,关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持续跟踪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以揭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与路径。
基于此,本文依照“关键要素—实践路径—转型成效”的逻辑思路,归纳总结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旨在为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变革提供有效的方法路径设计。
三、研究设计
(一)多案例研究法及其适用性
文章选择多案例研究法,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实践路径与转型成效,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属于“How”与“Why”的问题,而案例研究法适合深度分析并解答实践过程与机制问题。第二,多案例研究法能够为揭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机制提供“复制逻辑”支撑,并且为探究国有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轮”驱动模式探究
吴朦朦 王 坚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3)
摘 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进入加速期。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发展,本文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实践路径与转型成效,提出“五轮”驱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变革,通过构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理论模型,研究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机制与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五轮”驱动模式;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开放课题:“十四五”时期江苏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模式选择研究(编号:JSSCL2021B009);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十四五”时期江苏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编号:2022SJYB2273);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数字经济与产业优化升级——基于南京各区域重点园区产
业发展现状实证研究(编号:2021SJA2294)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921/jki.1009-2994.2023-12-0103-035
——基于65家国有企业典型案例分析
103
现代营销上旬刊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模式提供“扩展逻辑”支撑。鉴于此,本文选择多案例研究法,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要素与转型路径。
(二)案例选择
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公布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大典型案例,共有65家国有企业入选。本研究以65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涉及石油化工、电力电网、交通运输、商贸服务、制造、建筑、军工等多个行业,能较大程度呈现当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内容,且具备一定的典型性、特性与示范性。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基于“关键要素—实践路径—转型成效”的研究逻辑,本研究对65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采用统一的撰写格式,遵循扎根理论对案例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分析,探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素、路径与成效,构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体系。65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实践的要素识别如表1所示。
表1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实践的要素识别
要素战略
能力技术管理业务
案例企业65家典型案例企业
中国电建、中国石化、中国航发、国机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铁、中国三峡、
国家电网、中国中车、中国建筑、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煤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电科、中国宝武、南方电网、南航集团、航天科技、上海建工、兵器装备、兰州兰石、珠海创投、安徽海螺、黑龙江交通投资、四川川能智网、云南建设投资、重庆农商银行、厦门海翼、郑州煤矿机械、航空工业、淮北矿业、安徽江淮汽车、河南投资、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国电建、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国机集团、中交集团、中国石油、中国航发、中国铁物、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信科、中国大唐、国机集团、航天科技、国投、河南投资、陕西省铁路、重庆农商银行、兵器装备、四川川能智网、安徽海螺、南航集团中国电建、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五矿、中国商飞、南航集团、东航集团、中国华电、中国铁物、中国航发、中国建筑、中国中车、江苏汇鸿、厦门海翼、上海建工、中国船舶、中国石油、航天科技、陕西铁路、中国太平洋保险65家典型案例企业
数量65家
35家
21家
20家
65家
四、研究发现
(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五轮”驱动模式基于对我国65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战略、能力、技术、管理与业务是构成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关键要素,并据此设计了包含五大关键要素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即“五轮”驱动实践模式,从发展战略重塑、新型能力构建、技术优化升级、管理体系变革、业务创新转型五个维度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变革,具体实施内容如图1所示。
1.战略转型——发展战略重塑。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由“静”到“动”,由封闭价值体系的静态竞争战略向共创共享开放价值生态的动态竞合战略转变,从价值主张维度提高竞争合作优势,重塑业务场景,构建价值模式。
2.能力转型——新型能力构建。新型能力由“刚”到“柔”,由刚性固化传统能力体系向可柔性调用的数字能力体系转变,构建与价值创造载体、过程、对象、主体、驱动要素、合作伙伴等相关的新型能力,系统提升产品创新、生产与运营管控、用户服务、员工赋能、数据开发、生态合作等数字能力。
3.技术转型——解决方案升级。解决方案由“技”到“数”,由以技术要素为主的解决方案向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转变,通过数据、技术、流程、组织四要素互动创新和协同优化,推动数字能力不断提升。
4.管理转型——治理体系变革。管理体系由“层级”到“扁平”,由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管控向开放式的动态柔性治理转变,统筹推进数字化治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方式变革和组织文化创新。
5.业务转型——业务创新转型。业务转型由“分工”到“生态”,由基于技术专业化分工的垂直业务体系向需求牵引能力赋能的开放式业务生态转变,有效推进业务数字化、业务集成融合、业务模式创新与数字业务培育。
(二)“五轮”驱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基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轮”驱动模式,以中国电建、中国石化、南航集团为例,详细阐述三家国有企业在战略、能力、技术、管理、业务五大要素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路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五轮”驱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驱动要素
战略
能力
技术
定位举措新型能力列举数据要素中国电建
构建面向数字时代的新电建“3521”战略、“3523”蓝图、“十四五”推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工程全产业链一体化服
务能力,如全过程工程
咨询服务、工程金融服
务、主动化专业化维
护等“项目—企业—集团”三层架构的生产运营大数据平台中国石化
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一基两化三新”产业格局、“1154”战略等、“432”工程集团一体化管控能力、板块创新创效能力、专业化统筹管理能力、新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等数据治理从项目级走向集团级、数据湖、“三级数据资源中心”
南航集团
组建世界一流航空运输
企业
“三网”“四化”建设等
围绕航空安全、客户服务、
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综合
管理等关键领域搭建12个
能力中心
数据中台已覆盖16个数据
域超过130个系统的数据
图1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五轮”驱动模式
104
现代营销上旬刊XDYX
管理
业务
转型
成效举例
技术要素组织
文化
组织机构管理方式数字
治理
业务数字化集成融合模式创新运行效率服务质量绿发展以BIM 为核心的基础数字技术平台、基于CIM 的基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一把手谈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百问百答”、典型方案推广等“去机关化”、新“三定”、制定权利责任清单和授权放权清单数字化制度体系、总部
辅助决策主数据目录体系、以BIM 为核心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等匹配数字化专项资金投入、建立信息化人才三个层次的梯队资源数字化业务、流域数字化业务、工程数字化业务、城市数字化业务等以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融合资源数字规划支撑国际市场精准营销,建立合作共赢生态打造“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实现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智慧治理体系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智慧水务、智慧流域应用于北京、武汉、深圳等多个流域治理智慧
能源、智慧砂石应用于浙江、福建、安徽、河南等能源开发与绿砂石项目“数据(D )+平台(P )+应用(A )”模式、打造“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 数字化领导力、跨部门合作打破“组织孤岛”、培育全员数字化意识数据治理委员会、数据专家组、BC 团队等域长负责制、业务与协同机制、数字化管控与治理制度等
项目管理平台化、数据治理企业化、平台资源共享化等集团管控(如智能营运等)、板块专有业务(如
智能油气田等)、专业
化业务(如一体化物
流等)跨部门协同整合,打破业务信息壁垒,全价值链优化新业态和新模式(如电子商务、共享服务等)业务需求和变化快速响应,效率提高50%以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30%—80%改进用户体验,工业
APP 轻量化;消除“信
息孤岛”,构建共享
体系数据治理赋能绿能源变革,打造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能源化工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朵云+一个数据中心+两个中台+N 个基于IT 新架构的前端应用”的新一代IT
架构把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愿景转变为员工主动创新的自觉行动科技信息与流程管理部、人
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
一把手负责制、机队规划、
航线网络、成本核算、航油
管理等方面开展数字化
管理
“南航e 家”办公平台;“云T”数字化人才培养项目、“航油e云”区块链里程积分、场内车辆实时跟踪、智能辅助机务维修等应用;智能工厂、智慧货站等综合解决方案
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客
太平洋汽车模型运向现代服务集成商转型
南航生态圈平台、旅客出行
全流程供应链体系
统一的运行指挥信息平台不断提高运行效率,航班正常率连续五年在国内主要
航空公司中名列前茅“南航e 行”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覆盖300多项服务点
首创“绿飞行”机上按需用餐服务;国内首家自主开发航油大数据管理系统的
航企
五、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一)研究结论
1.本文基于65家国有企业的典型实践,依照“关键要素—实践路径—转型成效”的逻辑思路,归纳总结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指出战略、能力、技术、管理、业务五大要素是构成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内容,并据此构建“五轮”驱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模型,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2.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轮”驱动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转战略、转能力、转技术、转管理、转业务五项内容。第一,战略转型方面,重塑发展战略。从价值主张维度提高竞争合作优势,重塑业务场景,构建价值模式。第二,能力转型方面,构建新型能力。系统提升产品创新、生产与运营管控、
用户服务、员工赋能、数据开发、生态合作等数字能力。第三,技术转型方面,升级解决方案。数据、技术、流程、组织四要素互动创新和协同优化,推动数字能力的持续运行和不断改进。第四,管理转型方面,改革治理体系。统筹推进
数字化治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方式变革和组织文化创新。第五,业务转型方面,加快业务创新转型。有效推进业务数字化、业务集成融合、业务模式创新与数字业务培育。
(二)实践启示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要把握战略、能力、技术、管理、业务等关键要素构建任务体系,从工业时代引领者转变为数字时代领航者,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未来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建议如下:第一,优化产业体系,实现量质齐飞。部委横向联动,强化顶层设计;央地纵向贯通,协同行动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深化产学研用。第二,夯实产业基础,筑牢动能底座。大力支持数字新基建与创新应用,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撑保障。第三,强化科技创新,形成数字内核。挖掘综合应用场景,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研制推广集成解决方案。第四,加速人才培育,激发转型活力。在国家层面制定数字人才标准,推进数字人才培养认证体系建设,深化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完善数字人才激励机制。第五,构建数字生态,赋能数字资源。联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生态体系建设,促进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倪克金,刘修岩.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成长: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J].经济管理,2021,43(12):79-97.
[2]肖土盛,吴雨珊,亓文韬.数字化的翅膀能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企业创新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22,44(05):41-62.
[3]张哲,阳镇,陈劲,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重模式比较——来自50个国有企业案例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6):1-11.
[4]金晓燕,任广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州学刊,2022(05):15-22.
[5]戚聿东,杜博,温馨.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使命嵌入与模式选择——基于3家中央企业数字化典型实践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11):137-158+10.
[6]焦豪.“双碳”目标下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模式、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3):10-22.
[7]许晖,王亚君,单宇.“化繁为简”:跨文化情境下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团队如何管控冲突?[J].管理世界,2020,36(09):128-140+185+141.
作者简介:
吴朦朦(1995—),女,汉族,安徽省宣城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数字化转型、双碳经济;
王 坚(1991—),男,汉族,江苏省宿迁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105
发布评论